小学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合理运用探讨

2019-09-10 21:34李超
体育风尚 2019年3期
关键词:游戏设计合理运用体育游戏

李超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课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不仅仅是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与原则,还包括保持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的方法。利用小学生多动、爱玩的心理,变革传统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关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环节的设计,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本文首先阐述了开展小学体育游戏的意义,并分析了小学体育游戏的运用原则,最后为小学体育游戏设计提出了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游戏设计;体育游戏;合理运用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培养综合型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专家指出,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而体力活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源泉。体育游戏活动极具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设计体育游戏活动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课程资金投入不足、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足、缺乏运动器材等,导致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特别是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开展小学体育游戏的意义

第一,强身健体。小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锻炼肌肉组织,预防肥胖。第二,提高肢体的协调性。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时需要遵循游戏规则,部分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会思考如何利用游戏规则的漏洞获得胜利,调动手脚、完成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1]。第三,娱乐身心。目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加大,学习负担较重,小学生的天性難以被释放。开展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体育游戏中放松身心,缓解学习压力。第四,强化合作精神。不少体育活动是集体活动,需要团队成员通力合作才能获得胜利。小学生心智发育尚未成熟,通过体育游戏可以引导小学生对合作有初步的了解,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二、小学体育游戏的运用原则

趣味性原则。由于体育游戏自身的特点,符合小学生贪玩、多动的心理特征,所以体育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小学体育游戏时,教师应该创新游戏内容与形式,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同时,要考虑到竞争因素,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提升游戏的趣味性。针对性原则。由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差异性,因此小学体育游戏在运用过程中需要遵循针对性的原则,即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体育游戏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2]。在运用体育游戏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体育游戏本身的趣味性,该需要重视其与体育技能的融合,不能仅仅考虑到游戏环节,还应该考虑到体育游戏与体育技能培养的结合,使学生在愿意参与体育课程的同时,还提高了自身的体育技能水平。

三、小学体育游戏设计的建议

(一)合理选择体育器材

新课程改革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应该符合小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教学活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体育器材是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基础,因此,在设计小学体育游戏设计时,体育教师应该合理选择体育器材。体育器材必须度符合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要求,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例如在练习垒球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自制的沙包或者装水的矿泉水瓶练习。在培养学生团结写作能力时,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的塑料桶以及课前准备的气球,将2名学生划分为一小组,队员之间背靠背将其气球运往桶中,在规定时间内,运输数量多的小组获胜。通过这一游戏可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且体育游戏器材来自于学生身边,能够根据不同的游戏形式选择不同的素材。

(二)重视体育游戏的安全性

小学生活泼、多动,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使小学体育游戏活动的风险增加,因此在设计体育游戏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体育游戏的安全性,最大限度避免小学生在体育游戏中受伤。首先,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游戏规则以及注意事项,特别是安全事项,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其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体育能力适当删减一些游戏内容,提高游戏的安全性。同时,教师还应该谨慎选择游戏场所,对于大型集体体育游戏,教师应该选择草地等地面硬度较低的地点开展,降低学生摔倒出现损伤的可能性。

(三)合理安排游戏时间

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活动时间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体质、耐力等,如果游戏时间设计过长,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的感觉,成为学生的负担。游戏时间过短又难以吸引学生,难以提高体育课程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在游戏开始阶段会热情参与,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新鲜感会逐渐降低,参与游戏的热情慢慢消退,甚至拒绝参与游戏,不利于体育游戏顺利开展。

(四)丰富游戏表现形式

在设计与运用体育游戏时,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为依据,以激活课堂为宗旨,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游戏表现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索。1)歌舞表现形式。根据儿童爱跳喜新求乐,模仿能力强的特点,采用歌舞的表现形式来完成体育的基本动作的学习。例如:二年级立定跳远,其技能目标是学习两臂的摆动和膝关节弹性屈伸、上下肢协调配合并同时用力向上方跃起,改编一首《小青蛙找家》的歌曲,歌词改为“小青蛙呱呱呱,用力蹬地跳回家,屈膝摆臂,同时用力,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了家,呱”。教师首先按照立定跳远的技术要求教会学生跳这个舞,小朋友边跳边掌握动作要领,边唱边体会“屈膝摆臂,同时用力向前上方跳”,把这节课的重难点分节掌握。这种歌舞形式的教学手段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2)唱游表现型形式,最常见的是编顺口溜,按照技术动作方法结构或者游戏内容特点编写的,其优点是语言简洁,流畅顺口,动作基本要领听起来生动形象,记忆简单、易懂。如在“原地掷垒球”教学中,把投掷的技术动作编成儿歌“引球充分,身体满弓,支撑稳定,蹬地有力,挥臂快速,出手积极”。让学生比说边做动作,边做边领会要领,学生对所学的技术动作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和整体认识,有效的提高了教和学的质量,学生也在游戏中逐步提高身体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体育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肢体协调能力,减少了小学生消极对待体育课程教学的情况。在设计与运用体育游戏时,教师应该合理选择体育器材,合理安排游戏时间,重视体育游戏的安全性,向学生详细讲解游戏规则以及注意事项,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殷金新.小学体育游戏设计与合理应用的教学策略探析[J].速读旬刊,2017 (3):44-44.

[2]李辉.小学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合理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 (9):60-60.

猜你喜欢
游戏设计合理运用体育游戏
VR技术现况及其未来对游戏设计的影响
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教学设计探讨
浅析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游戏的合理应用
让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焕发生机
涉众型寻滋案中视听资料的运用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科学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分析小学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