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9-09-10 07:22卢晓洁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29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科学有效性

卢晓洁

摘要:本文分析了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现状,并针对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特点提出以下策略:①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精细策划教学活动;②抛出问题,打开探究大门;③合理安排探究活动,得出科学结论;④鼓励合作式探究,采用支架式教学,充分利用“长板”。通过这四个策略的实施,有效提高小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的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教学从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逐渐转变。虽然科学课程进行了改革,但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仍待提高。有效教学是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理想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特点简要概括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原则,方法意识和可持续发展三方面。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有些教师为了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讲的少了,学生的话多了;学生探究活动多了,教师机械灌输少了;教师鼓励的言语多了,批评的话少了……这为学生们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

二、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1)恰当进行课堂提问,启发积极思维。提问是引发学生思维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或已有知识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有效的提问是科学教学过程中的一门艺术。要做到有效地进行提问,首先设计的问题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另外问题的设计要难度要适宜。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要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水平的发展。其次,提出的问题最好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后,向学生提问,要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问题设计不明确了,学生无从下手,或者思考方向出错,天马行空生成许多无效回答,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2)合理运用方法,开展有效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是一个鲜活的动态过程。而教师如何遵循教学的规律、抓住学生、有效利用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对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造成明显影响。所谓“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小学生习惯模仿,印刻,洞察,推理,演绎等。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组织进行教学,最常见的科学教学方法有探究发现法,实验探索法,小组讨论法。①探究发现法:探究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②实验探索法:实验探索法是指教师提出命题或创设若干条件,学生围绕着教师的命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或者利用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开放性实验,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一般先由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命题,或者创设实验条件,包括若干实验提示,然后由学生分组开始实验探索。③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某一中心问题,在小组的群体中交流个人看法或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从中获得对该问题深入认识或进一步了解的一种方法。小组讨论法需要教师正确的分工和引导,不要让讨论變成“座谈会”。由于小组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所以比较适合在小学中、高年级使用。

(3)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而提出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器具和传送带。

在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还处在摸索和实践阶段,现在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存在各种问题,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更多的困惑和迷茫。但只要敢于面对困难,正视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便会不断提高。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各种各样,选择有效地方法才能使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真正的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科学有效性
小组讨论有效运用,凝聚素养精髓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