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2019-09-10 11:17农海环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7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思路原则

农海环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市场进行了深刻的改革,企业的战略目标更加的多元化。这就需要企业增强全面的预算管理、全方位提升预算管理的水平,这对于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及其原则,针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进行剖析,进而提出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原则:思路

一、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从一般层面上而言,是基于企业的发展方略,以预算的方式管控与考评企业内设有关职能组织的财务等各种资源。另外还要对实施过程加以监督,进而对企业的日常运营加以科学谋划和协调,从而协助企业管理工作者科学管控企业,以确保企业发展目标的如期达成。尽管全面预算的理念在中国已出现了一段时间,而且取得了部分成效,然而由于企业自身的独特性,再加之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方面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为此在实操过程中难免有一些问题。为此对于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准则和方式加以归纳,对于推动国内公司的发展有重大价值。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指的是依托预算这种方法配置、管理、考评企业内设职能组织的财务和财务之外的其他所有资源,以科学地谋划与实施企业日常的生产运营,达成预期运营目标。其是一种囊括所有职员、所有流程、所有层面的预算管理活动,是一种科学的管理举措,经过实施预算,企业能够掌握发展计划的进展情况,有利于管控支出,且估测现金流和未来收益。他的最终目的和意义是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给单位制定的具体的战略目标和方向,通过规范的预算方法合理地利用资源,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实现最终的目的。它是协调各部门的手段也能有效地控制日常的经济活动,是业绩考核的重要标准;参照预算结果,在全面预算的情况下,企业高层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有效地制定计划避风险的发生,企业也可以全方位地把控单位的经济流动,能有效地预计下一年度的发展方向,制定未来的发展计划,让全面管理的作用最大化。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保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

企业要时刻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要不断地进行预算方法的改进和优化,确保预算模式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方面的需求。另外,要大力加强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使其逐渐形成科学、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二)保持长期发展的基本原则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要以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作为根本和依据,通过对企业所具有的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来使得企业效益能够实现最大化。要对企业相关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情况、业务情况、资金情况以及信息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规划以及整合,保持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

(三)保持全面性的基本原则

全面预算管理属于动态的过程,所以想要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实施就要从预算编制、预算分析以及执行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合理安排,形成全面的预算管理流程。在编制内容方面,除了要实现财务预算以及资本性收支预算外,还要实施其他方面的预算,包括:投资预算、筹资预算、业务预算以及现金流量预算等等,从而实现全面的预算管理。

(四)保持科学性的基本原则

企业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确保各个方面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包括: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管理流程、管理目标等等。

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分析

为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建设企业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然而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大多停留在编制抑或浅层面的分析阶段。目前,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認识不充分

尽管全面预算管理已经实施了较长一段时期,然而全面预算的含义、所包含的实际内容,很多企业的职工并不知悉,企业的业务部门对其的认知也比较浅显,企业的管理工作者对其的了解也不深入,提起全面预算管理很多员工认为和自己的联系有限,应该是财务单位在年末要上报的一些表格与报告,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也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其本身所具有的管理效能,并没有有效发挥出来,也没有被企业管理者所重视,许多管理均停留在形式层面,未有效落实。

(二)重编制、轻执行

预算执行产生概率较高的问题之一是只停留在形式层面,停留在口号与标语上,分析其成因,大多是监督力度薄弱。“重视编制、轻视执行”已是当前预算管理工作中具有的严重问题,往往财会人员编制完预算之后便觉得万事大吉,并不重视以后的具体执行,而生产经营人员对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则自行解决,并不第一时间和财会人员交流,致使最后真正的实行结果和预算偏差逐渐增大。然其并不知晓,预算管理执行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与关键,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预算管理的真正效果。

(三)预算执行状况剖析不深入

在对预算落实情况进行探析时,仅仅将预算指标与落实情况进行比较,体现在书面上的数值的差别并不被重视与分析,实质上,深入、全面的探析和梳理这种差异,才能找出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成因,才能够在将来出现同样问题的时候有比较科学的应对举措。发现问题然后进行处理,这样才可以基于当前存在的问题来预防将来同样错误的产生。假如只知道结果并不探究成因,全面预算管理必定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五、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解决措施

(一)明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预期目标

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旨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保证企业发展目标可以完全达成。企业缺乏比较明晰的目标便会导致太过重视短期效益而不注重长远目标的达成,为此企业必定要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明确基础目标。具体到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便是有明确的生产目标,在企业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便是把企业总体发展方略当做根据与主导,全面剖析现实状况,明晰发展战略,进而编制科学的预算,从而提高企业物质收益,保证企业发展经营目标的达成。

(二)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必须要保证全面参与,另外要确保重心突出

首先,预算编制要全面。应当把企业的所有生产运营活动都划人到预算编制中,包含财会层面、资金层面、效益层面、业务层面等,进而构成比较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

其次,参与人员要全面。应保证企业每个职能组织和员工均可以参与到预算管控中,要科学掌控预算编制准则,另外应依据预算管控的有关规范开展工作,经过企业全部职工的一同奋斗达成预计目标。

再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必须保证全流程参与,另外应确保重心突出。企业应当将成本预算作为中心,在实施预算管理时要加强成本层面的管控。应当在各年度开始时进行成本目标分摊,而且在年底时实施考评,保证成本资金得以高效运用,进而对成本的耗费和监控体系加以健全。

(三)要确保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一,要确保预算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预算管理的方法以及内容进行优化完善,增强企业的成本预算,利用业务预算以及财务预算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来形成全面的预算体系。

第二,建立起科学的预算指标体系。要形成完整的、能够体现企业运营情况的指标体系,例如产品单位成本、安全生产指标、销售利润率以及资产负债等等。

第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在企业的具体工作过程中要以企业的实际效益作为核心,对考核体系进行优化升级,对于全面预算目标实施细分,设置关键业绩的具体考核指标,确保不同环节能够清晰明确地执行。另外,要将员工的薪酬情况和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挂钩,要按照设定的预算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奖惩,从而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能够有效实现整体目标。

(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要具有可行性以及灵活性

首先,要编制预算时必须要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和前提,应加强编制环节管控。企业应依照本身所呈现出的特征、企业的运作方式、经营战略、职工的现实状况来确定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比如对生产企业而言,比较大额的支出包含人力、水电费、材料费等。成本管控对于企业而言是主要工作,为此在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时必须要格外注重成本的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每种业务都要确定恰当的预算目标,各业务组织应依照市场的实际状况确定比较科学的预算数额,避免产生预算绝对化的状况,进而可以构成与现实情况相一致的预算编制体系。

其次,要实行动态的预算管控。对于企业的日常运营而言,伴随商品经济的持续深入,企业所面对的市场产生了较大的改变,此便要求预算管理可以做出相应调整。为此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应提升灵活水平,不可运用编制成型的预算来制约日常生产运营活动,而应当提高适应水平,让企业可以参照市场的变动状况加以科学调节,进而保证企业发展目标的顺利达成。

六、结束语

全面的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最为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以及思路,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益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和思路[J].现代电力,2004(6):15-17.

[2]王海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和思路漫谈[J].中国市场.2015(40):18-19.

[3]李伟,徐红,全面预算管理在降低企业成本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经济,2009(1):68-69.

[4]何丽蓉.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讨[J].交通财会,2009(4):29-30.

[5]李秀芳.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思想、强化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交通财会.2006(8):68-69.

作者简介:

農海环,广西农业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管理思路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我的思路我做主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