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面预算管理在施工企业的应用

2019-09-10 11:17陈丽娜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7期
关键词: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策略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础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施工企业的发展拥有良好的前景與机遇,但是,我国的施工企业众多,且施工企业规模不一,各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这又为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施工企业应该积极地引进先进的管理观念与方法,不断提升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提高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与效率,增强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可以在施工企业的战略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引导施工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活动的事前预测与事中控制,对施工企业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施工企业应积极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但是,当前施工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存在认识不全面,导致施工企业在实际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施工企业根据具体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策略,积极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为施工企业的稳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施工企业: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策略

一、全面预算管理简述

企业可以通过预算配置企业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促使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全面预算是企业通过预算,对各部门、各单位所需的财务与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与控制,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促进企业既定目标的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包括经营预算、财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预算管理、战略管理、监控考核、资源配置等。其中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又包含诸多具体内容,经营预算涵盖生产、销售、采购、直接材料消耗、制造费用、直接人工、产品成本、管理费用等预算,财务预算涵盖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损益表等。

二、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全局性把握不足

施工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必须准确把握全局性与全面性,如果把握不准确,将无法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在战略目标指导下,全面分析预算影响因素,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方法。当前,施工企业在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时,对预算管理的全局性与全面性考虑不足,导致预算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脱节,而施工企业各部门又没有根据预算管理目标制定本部门的预算管理目标,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混乱无序,无法顺利开展。同时,在预算方案编制前,预算管理部门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影响因素与风险分析不足.没有将这些影响因素考虑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这就导致全面预算管理与实际情况脱节,无法在管理过程中具体实施。由于对各种不可控因素分析不足,施工企业的预算追加机制也不完善,一旦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追加预算,就无法顺利地开展工作。

(二)各部门协调不到位

施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作,积极参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中,但是,当前施工企业各部门都将工作重点放在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等管理工作上,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重视不足,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较强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也就不能积极地参与预算管理中来。同时,施工企业管理部门在预算方案的制定与具体预算的编制方面,也没有积极动员各部门积极交流沟通,为预算编制提供意见,导致预算方案与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不符合,这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落实。

(三)全面预算管理方式有待提升

当前,施工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采用的还是单一的固定预算的方式,财务部门按照年度编制预算方案,没有进一步按照季度、月度以及部门编制预算,即使对预算进行了进一步分解,也只是以分摊的方式进行,并没有与实际需求结合在一起,这不仅给预算执行增加了困难,而且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无法发挥积极作用。

三、施工企业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预算管理的全面性

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涉及的内容复杂多样,如果不能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从施工企业全局出发,开展预算管理,而是从局部出发进行预算管理,就会导致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脱节的问题出现。因此,施工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前,必须根据施工企业内外部情况与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确定施工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对影响预算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从企业战略全局出发,制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与规划,在该目标的指导下,积极地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施工企业在具体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可控的影响因素,比如施工现场与设计方案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施工过程中人工费用的变化、设备与建材的差异等,都会导致实际施工成本与预期成本出现差异。同时,自然灾害、地质环境等也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这也会增加施工成本,对预算管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预算管理中,施工企业必须对这些自然、人为等各种不可控因素进行全面考量,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对不可控因素应该留出相应的预算追加余地,使预算管理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二)加强部门协调合作

在全面预算方案编制的过程中,施工企业的各部门应该加强合作,尤其是财务部门应该积极地与采购部门、技术部门、安全部门、机械设备部门等加强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各部门对财务的支出情况以及预算需求,对各部门的情况进行预算论证,对影响预算的各种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在成本最小化原则的指导下,制定具体的预算目标。各部门根据预算目标,进一步对本部门的预算进行细化分解,各预算目标落实到具体工作岗位与工作人员,为预算执行提供有利条件。此外,施工企业还需要对预算追加申请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规定,确保预算追加申请必要且合理,在多方分析论证后,才能实施预算进行预算追加。

(三)丰富全面预算管理方式

施工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运用多种方式,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首先,在编制预算时,施工企业可以采用滚动预算、弹性预算、概率预算、零基预算等多种方式,将这些方法与最常用的固定预算方法结合起来,使预算编制更加合理,方便施工企业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落实预算管理方案,以施工企业应用弹性预算方法为例,为了避免预算管理过于僵化,在预算编制中需要设定一定的弹性空间,便于外部市场环境出现变化时,预算管理还可以顺利推进,但弹性预算空间不能过大,过大会造成资源浪费,这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相背离。因此,在设定弹性预算空间时应明确只有出现重大情况时,才可以对预算进行调整,同时,预算的调整需要经过严格审批。其次,施工企业还应该加强授权管理,由于施工企业的财务支出内容比较复杂多样,施工企业应该制定严格的授权审批流程,对财务支出进行严格的授权管控。在授权管控中可以使用台账定期核查的方法,规范财务支出授权流程,确保授权内容真实,财务支出流向合规。在执行监管方面,施工企业可以综合运用现场与非现场审计方法,对预算进行跟踪监控,并不定期地开展突击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以及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为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提供支持。最后,在信息化时代,施工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也应该积极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并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为具体预算调整提供信息支持,确保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及具体情况相一致。

四、结束语

施工企业在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将战略目标逐级分解、层层细化,使全面预算管理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各部门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应加强合作,促进施工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施工企业各项成本,促进施工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悟.论全面预算管理在公路施工企业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 13):48.

[2]郝义军.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控中的应用[J].中国商论.2018,771( 32):113 -114.

[3]孟凡超.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企业的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18,188(14):79+81.

作者简介:

陈丽娜,青海宏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青海西宁。

猜你喜欢
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策略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