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医院内部控制的探究

2019-09-10 11:29曹莹莹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7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医院信息化

摘要: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重视并优化公立医院的内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在内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对医院的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同时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公立医院应该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内部控制方法,提高医院内部控制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医院:内部控制:探究

一、信息化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简述

(一)公立医院简述

我国的公立医院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性质属于事业单位,履行社会医疗卫生服务职能,并且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范畴,加强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对于发挥政府拨款资金的利用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便于接受国家审计部门的监督。Y公立医院建立1936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二)事业单位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的意义

有利于合理配置醫疗卫生资源。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其经费有限,如果不能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就会影响公立医院的正常医疗工作,通过加强内控控制,可以保障其医院医疗工作的经济性,通过对公立医院各科室医疗资源需求情况进行合理化配置,可以避免资源滥用现象,减少不必要医疗成本的投入,能够实现医疗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加强内控,可以对公立医院各项工作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公立医院内控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及时纠正并找到改进的措施。

二、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中常见问题探析

(一)内部控制认知不足

公立医院对于内控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了内控的执行效率。当前部分公立医院在内部管理上存在主观臆断的特点,不重视采用科学的内控管理方法,这使得医院的决策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容易导致经营成本增加。部分医院虽然提出要加强内部控制,但是缺乏系统的内控体系,使得公立医院的内控工作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落实不足。公立医院的工作人员内控意识不强,片面地认为内控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无关,因此在内控管理中配合度也相对不高。

(二)医院信息系统兼容性不足

在信息化背景下,医院也在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化系统提升医疗工作效率,部分医院虽然引入了信息化系统,但是各科室之间的信息系统兼容性不强,科室之间信息孤立,这使得公立医院科室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不足,难以统筹兼顾,协调各部门。信息不能共享,增加了信息统计的难度,使得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难以保质保量。

(三)内控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审计信息化水平不高

公立医院经营所需经费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公立医院的经费相对有限,而加强信息化内控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公立医院资金支持有限,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能实现全面的信息化,信息化水平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立医院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公立医院的审计信息化水平不高,审计监督是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当前部分医院不重视审计监督的信息化建设,这使得审计监督的效率难以提升。

三、信息化背景下公立医院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全员科学内控意识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在于缺乏实施内控的环境,这是由于公立医院人员内控意识不足引起的,加强内部控制,公立医院应重视对医院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的培养。公立医院内控意识的培养应分为两部分:其一,重视对医院管理层内控意识的培养,管理层在医院的内控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管理层应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对内控知识的认识,同时要能够根据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内控实施方案;其二,要重视对医院基层工作人员内控意识的培养,可以加强在医院的内控宣传工作,使医院工作人员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这是确保内控工作有效执行的关键。

(二)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会计信息在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能够规范医院资金的运转。因此在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中,应重视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为了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公立医院应重视完善会计制度,通过会计制度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同时要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岗位设置,确保专业能力与岗位工作职责匹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人员的作用。公立医院应重视对会计数据信息的核查,对于会计原始数据要做好处理与保管,确保医院的每一笔财务信息都有证可查。

(三)重视专业化内控人才的培养

在信息化背景下,公立医院加强内部控制,应重视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专业的内控人才,这是提升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必要保障。公立医院应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工作,培训要以公立医院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内控理论知识为指导,应加强对内控人员信息化系统操作能力的培训,提升计算机操作能力,这是采用信息化设备加强内控的关键,如HIS系统,该系统是一种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中又包含多个子系统,分别为PASS系统、电子病历、区域医疗系统、移动护理系统、临床路径系统等,公立医院应引入该信息化系统,并培养医院工作人员应用该系统的能力,只有提升内控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医院内控工作的效率。

(四)重视公立医院审计信息系统建设

审计监督是公立医院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公立医院应重视构建内部审计的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设备提升审计监督的效率。公立医院应设立独立的审计监督部门,由专人负责医院的审计监督工作,通过采用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医院各部门财务数据的动态监督,各部门在将财务数据上传至信息系统以后,不能随意进行修改,可以针对信息系统每个模块设定权限,通过这种方法确保公立医院财务数据的准确性,避免财务数据混乱,增加审计监督的难度。

(五)利用信息化来进行内部控制

通过信息化系统来加强医院的内部控制。例如,建立财务一体化业务系统、医院内控一体化管理系统( HRP)及银行主机直联系统等,将这些系统集成起来,建立医院的信息化内控管理系统。医院财务一体化业务系统主要包括医院财务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电子单据报销一体化管理系统、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医院运营监管平台( BI)、人事工资系统、绩效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银医对账管理系统、现金管理主机直联交易支付管理系统等。医院内控一体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政府采购管理系统、医院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和医院合同管理系统。银行主机直联系统主要包括统一数据管理、主机直联管理平台、财务对账管理等。通过这些系统的建立,整合医院已有信息资源,融合财务流、业务流等信息,解决了信息化孤岛问题,实现了医院数据的共享,增强了对人、财、物各项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将流程嵌入信息系统中,利用信息化进行流程把控,使内部控制环环相扣,并将各个部门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医院的内控范围。

四、结束语

公立医院履行社会公共医疗服务职能,在信息化背景下,加强内部控制能够提升其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无生产性收入,医疗服务活动所需经费部分由国家财政支出。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能够进一步对公立医院财政拨款进行管控,实现财政资金利用率最大化,同时有利于国家审计单位对公立医院进行监管。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公立医院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立医院需要优化内部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信息化时代是公立医院发展的契机,公立医院可以通过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机制改革,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学宁.信息化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4):97-98.

[2]史颖佳.对信息化管理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6):228.

[3]何美红.信息化背景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17(9):251.

作者简介:

曹莹莹,龙岩人民医院,福建龙岩。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医院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