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9-09-10 11:17李敏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7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

摘要: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是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主体,在我国疾病预防,健康知识宣传,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在我国民生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颁布,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积极地完善与改进自身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事业单位整体质量。本文将针对卫生事业单位在完善与改进自身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展开讨论。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足与改进措施

一、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在我国的民生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积极实施内部控制是响应我国财政部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是满足国家以及社会对公共卫生事业单位要求的。积极完善自身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整体质量。

(一)提升公共卫生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水平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而提升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质量能在较大程度上优化事业单位内部结构,从而使国家所拨资金能够更加合理地使用,提升公共卫生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从而保证单位有足够的资金完善发展自身。

(二)提升管理阶层的管理效率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会对单位各个部门的发展情况进行更加细致的数据收集,同时也会对单位所实施政策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价。而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管理层可以通过更加仔细以及全面的数据分析,做出更加符合事业单位发展需求的决策,从而在提升事业单位管理层管理效率的同时提升事业单位整体质量。

(三)更好地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以下两个方面提升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第一,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会对单位各个部门资源使用情况有较深层次的数据收集,从而保证管理层可通过对资源的分配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第二,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在工作的过程中,内部控制可以对各个部门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保证管理层可以对各个部门实施监控与调剂,从而提升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性。

二、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积极地引入较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对单位进行管理,但单位财务人员在使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仅仅是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对传统的管理手段进行模拟,没有充分地发挥出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导致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质量较低,以及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单位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覆盖面不够全面,导致信息化管理技术无法对单位进行全面且细致的管理,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二)公共卫生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手段较为落后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的规模不一,而多数的单位财务人员在对单位资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仍是依靠傳统的资金管理手段对单位资金进行管理。传统资金管理手段现在存在两个较为严重的不足。第一,传统资金管理手段无法收集高质量的财务管理数据。传统资金管理手段依靠财务数据层层递交的模式对单位财务数据进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较难保证财务数据的质量。第二,传统财务数据管理模式在对单位进行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难以深入到单位发展的各个层面对资金进行管理,导致单位所收集数据的全面性较低。

(三)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不足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足主要与两个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关联。第一,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难以保证上下级之间得到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导致在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上下级之间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认知误差,从而影响到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效率。第二,实施监管不到位,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政策实施的整体进行监管,而没有深入到单位发展的各个层面,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

(四)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的非强制性

现如今,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的监督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第一,由公共卫生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对单位发展的整体情况进行监督,难以保证监督的细致度,从而影响监督体制所获取数据的质量。第二,由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各个部门自身进行自我监督,这种自我监督存在较多的随意性以及非强制性,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单位监督质量。

(五)公共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整体质量不高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质量是保证公共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的基础。而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由于管理层对其的不重视,造成其整体质量偏低,也难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与提升,从而造成公共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整体质量较低。加上新时期财务管理已经深入到事业单位管理层的决策中,公共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质量不足,就造成其难以融人管理层的决策中。

三、提升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一)提升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质量

提升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质量是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数据准确、精确、全面与及时的必要手段。而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在提升自身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单位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对单位发展过程中的财务数据进行有效管理。保证网上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完成信息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公布、信息反馈、信息修改等方面的任务,保证网上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对单位发展过程中的信息进行管理。在提升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采取一定手段提升单位财务数据收集质量,保证网上平台可以收集到质量更高的财务数据。

(二)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业财一体化建设

业财一体化建设是现如今财务管理中出现的一种较为新型的财务管理理念,它能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单位整体管理质量。单位进行业财一体化建设是满足单位发展需求以及社会要求的必要手段。单位在进行业财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手段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尽可能地融人事业单位业务管理中,保证财务管理能对业务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实现全面性的管理。为提升业财一体化管理质量,也可对其进行分层,不同层次财务由不同层级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三)提升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

财务信息透明化是保证单位财务人员财务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单位上下级之间能够进行跨级沟通的必要手段。信息传递准确性的提升有利于事业单位管理制度落实力度的提升。

(四)提升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监督力度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具有较强的随意性,难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需要单位通过增加审计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监督力度的方式提升部门对于监督的重视程度,从而从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综合性地提升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

(五)提高公共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整体质量

提高公共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整体质量需要从两个方面人手。第一,为单位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保证单位财务人员整体具有较高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质量。第二,提升单位管理层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提高其在单位管理过程中的参与度,从而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质量。

四、结束语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可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水平、管理层管理效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质量。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事业单位整体质量,保证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进行发展。不断地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进行改进完善,保证事业单位可以更好更平稳地在社会中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晓璇.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21):35-36.

[2]吴海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财会,2018,421(4):11-12.

[3]馮艳霞.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7).

作者简介:

李敏,融安县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广西柳州。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
交通运输行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基于我国国情的COSO报告应用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内部控制角度的利润操纵行为探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