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探讨

2019-09-10 03:12卢壮凌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3期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创新策略企业管理

摘要:所谓企业信息化,就是在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管理,企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各项资源与数据进行整合利用,既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也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建设属于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中,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存在本质不同。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推动各个环节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本文首先阐述企业信息化及与企业管理创新,针对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对策,满足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一、企业信息化及与企业管理创新

(一)企业信息化

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对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企业领导者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及时提出精确且有效的数据信息,满足企业今后发展的需求,这就是所谓的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信息化,将人、信息技术、组织管理这三项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并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入开发与应用。运营活动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信息传递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企业借助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满足企业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企业管理创新

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谓管理,就是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其根本意义是为实现管理内容以及形式的改进与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赋予了更加深入的含义。所谓管理不仅是计划、指挥、监督生产经营活动,还需要协调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对各项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挖掘其潜在能力,为实现共同的目标相互协调与努力。

二、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违背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在发展的历程中,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以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作为基础,积极解决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是部分企业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盲目的开展管理创新,既不能起到较好的管理效果,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也相违背,影响企业今后的顺利发展。部分企业在开展管理创新的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社会环境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引进先进地管理模式之后,尚未树立创新意识,最终的管理创新能力大打折扣。这种所谓的创新措施,受益者知识少数当权者,对于员工的自身利益并没有执行作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也会因此削减.对企业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对管理模式与方法进行改进创新,并在管理创新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工作,依旧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企业管理者与工作人员并没有对创新管理进行正确定位,管理者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其工作习惯与管理观念难以发生重大改变,在开展管理创新工作时缺乏积极性,即便开展相关创新工作,工作方式相对表面化,企业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的需求。另外,员工在面对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受固定思维与习惯的影响,存在一定抵觸情绪。

(三)缺乏完善配套设施

企业在开展管理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对管理模式与管理方式进行创新,还应建立与其相配套的措施,例如企业文化、社会以及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等,保证相关创新措施取得最佳的运行效果。借助相关配套措施,顺利开展企业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能够起到约束与导引员工行为的作用,企业的稳定发展与企业文化有着必然关联。因此,在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员工的管理理念与员工的实际需求相统一,假如企业所采取的管理理念难以满足员工的需求,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依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员工的行为起到引导作用,实现企业组织目标,否则难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三、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管理的策略

(一)创新内部管理制度

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帮助各个部门之间有序开展各项活动。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发展的历程中,应考虑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制定全面可靠的管理制度。改变以往单一化的管理模式,企业在指定决策过程中还应征集员工的意见,通过了解员工的需求提高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在当前的大环境,应具备大胆创新意识,开展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模式。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管理理念与管理基础,优化各项资源配置,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满足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基础建设管理

基础管理是我国传统企业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对企业管理层次进行划分。第一,就是投资决策,这也是企业的最高决策,直接决定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及目标,明确企业想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第二,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在具体战略中应实施什么样的方案,着重强调管理目标、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理念。第三,就是基础管理,其中包含企业的各项基本业务。例如,在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中,从开始的原材料,到最终的销售环节,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衔接的,并存在许多控制问题。假如没有基础管理,其他决策则难以实现。因此,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相关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三)创新风险相互结合

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方式、管理手段进行创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生产劳动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秉承“利益驱动”原则探索企业管理的全新途径,将员工的风险和利益与管理创新相互结合,将其风险与利益相互联系,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激发员工主人翁精神,为企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探索与实施全新的管理方式。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各个领域当中得到广泛应用,便捷性、传播速度快等都是信息技术的特点。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应明确互联网的优势,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使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的战略性发展目标。另外,企业管理的实施与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有着必然关联,领导者与员工都应给予高度重视,满足企业今后长久稳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伯瑾.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延伸思考——以维特根(中国)机械有限公司为例[A].对接京津——廊坊优势与率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6.

[2]张帆.阐述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风险[A].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应用创新专业委员会科技创新研讨会2016年6月会议论文集[C].2016.

[3]杨烁.论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A].第三十届中国(天津)2016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

作者简介:

卢壮凌,浙江澳亚织造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东阳。

猜你喜欢
信息化技术创新策略企业管理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