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期成本定额管理研究

2019-09-10 04:24周月娇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3期
关键词:定额管理轨道交通成本控制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快速高效、能有效地缓解城市拥堵的运输服务优势,但也导致了其庞大的运营成本。本文针对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期成本定额管理来进行研究,在简要阐述定额管理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影响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成本定额管理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切实做好定额管理,对控制轨道交通企业的成本、保障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值得轨道交通企业高度重视。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营期;成本控制;定额管理

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之一的轨道交通,目的是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便利,具有公共服务等属性。合理开展定额管理,提升定额管理的规范性、系统性、针对性可大幅度提升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服务质量,对轨道交通企业实现“降本减耗”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对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期成本定额管理做了如下简要分析。

一、定额管理的作用

成本费用定额是衡量成本控制效果的标准,是企业编制预算、生產计划的基础依据,能为领导做出经营决策、企业进行绩效考核提供参考依据。定额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运营企业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标准,从而达到优化劳动成本,节约原材料,增强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目的。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期开展定额管理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定额管理有利于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与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定额管理是企业当前生产经营条件下的最优组成,通过定额管理有助于各项财务信息的整合,能为企业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定额管理也是目标成本控制的过程,通过定额管理有助于对经营成本费用的全方位开展,进而不断优化成本结构,也就能够最大程度提升企业事前成本控制水平,促进成本控制目标能顺利实现。

(二)定额管理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

企业实施定额管理之后,定额标准就必须要落实到企业各个部门之中,且还会用不同部门目标的执行情况作为业绩考核的依据,保证各部门间竞争的公平性,加强相互监督,有效地实现企业管理透明化。同对企业开展定额管理后,企业的各项决策都将变成指标,在定额管理的编制中展现出这些决策指标,通过对比定额管理的标准,找到企业自身存在的差距,不断改进发展中的不足,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定额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轨道交通企业实施定额管理有利于员工的岗位得到优化配置,通过结合企业的岗位需求,对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行科学的分析,制定相关的劳动定额管理,将各项工作有效的落实到不同员工身上,让不同部门的人员很好地掌握自身的职责。在发放薪酬时,根据定额量化的标准计算员工的实际薪资,这样就能促使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二、目前影响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期定额管理的因素

影响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成本的因素非常多.从实际运行的角度而言,目前影响运营成本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控制,定额管理意识不强

企业重运营、轻管理,不重视定额管理及成本控制,所有员工的定额管理理念不强,成本效益意识差,认为定额管理就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导致成本项目的基础数据收集不准确,定额编制不科学,进行定额管理困难重重。

(二)定额管理目标不明确合理,运营缺乏约束,导致运营企业资源浪费

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动力产品,动力产品的消耗量直接决定了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就目前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而言,动力产品的消耗缺乏统一规划,存在浪费过于严重的问题。

(三)定额管理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不严,定额管理流于形式

定额管理应涵盖定额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调整、监督、考评等一系列活动,不能仅停留在定额目标的编制、汇总与审批环节,还需要对定额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并通过考评等手段完成定额管理目标。

三、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期定额管理措施

(一)转变管理观念,树立全员参与的定额管理理念,建立定额组织管理机构

定额管理要求所有部门及各岗位的员工均应积极参与,因此,企业应首先转变管理观念,树立全员参与的定额管理理念,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为对各项运营成本深入开展全面系统的定额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定额管理组织机构,由部门经理统一领导,对各项成本进行合理的约束和控制,在保证轨道交通持续稳定运行的基础上,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换取最安全高效的运营质量。大量应用实例表明,轨道交通在运营中,通过不断完善运营成本单项定额,来实现对运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保证运营质量。

(二)完善交通规划,合理划分运营成本,构建合理的定额编制基础

完善交通规划,对运营网络进行划分,按照线路对重要成本项目签订合同,并编制预算明细。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生超预算情况,及时找到根源,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合理划分运营成本,对日常运营成本实行综合定额制度,根据历史数据制定综合定额标准。在制定运营成本经费定额时,需要以以前年度运营合同为基础,剔除无法比较的项目(例如储备人工工资等),按照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制定合理的运营成本综合定额。对人工成本、检修维护成本、物资消耗等进行年度计划和成本定额管理,并根据最新的数据,动态调整定额标准。在轨道交通运营能耗成本管理时,也需要根据各线路的运营管理责任进行合理划分,按照年度运营计划和能耗定额标准,核实运营单位年度用电考核标准,将其纳入合同管理中。

(三)构建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完善激励考核制度

人才是推动轨道交通企业进步的主要动力。定额管理的专业性与长期性,要求企业需有专业过硬的人员来从事该项工作,并对其进行实时跟踪。因此,企业要构建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在面向社会扩招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同时,还需要邀请专业培训人员定期对企业已有的专业员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使其了解最新的定额管理知识与案例,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轨道交通企业应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定额管理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将员工的实际所得薪资与定额管理的执行与成本控制状况相挂钩,提高员工的执行力,保证企业制定的定额管理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具体工作能落实到位。企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减少人员的流动性,还能提高人员和岗位的匹配程度,降低招聘费用;也能增加企业控制成本管理的经验,使员工能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成本管理、控制成本的潜能。

为保证轨道交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具体运营阶段,还需要解决物价增长上涨、标准提升、客流量波动大等问题,静态的定额管理方式,很难满足实际需求。PR须结合符合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定额管理需求的动态化、网络化、集约化的特点来调整定额标准,以便及时反映轨道交通运营成本的变化规律。大量实例和经验表明.通过完善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定额的措施,可进一步细化成本管理指标,从而把成本控制的相关要求,全面落实到轨道交通运营中来,为轨道交通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从而根本上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降本减耗”的成本控制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理论实践,研究了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期定额管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定额管理,可帮助轨道交通企业以最低的运营成本,提供最优质的运营服务质量,但定额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且系统的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同时入手,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徐永能.城市轨道交通维修消耗定额管理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7(11):19-22.

[2]王文菁,纪恺.浅谈轨道交通维修作业定额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7(2):103+257.

[3]董素霞.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定额管理实践与探索[J].当代会计,2018(1):59-60.

[4]李亮.以“定”制动降低运营成本—浅谈轨道交通行业物资消耗定额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9):80+249.

作者简介:

周月娇,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猜你喜欢
定额管理轨道交通成本控制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烟草企业预算定额管理建设的问题与改善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浅析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