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9-09-10 04:24刘涛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3期
关键词:质量评价供给侧应用型本科

摘要: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客观条件的限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在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基础上,总结出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实践平台、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问题。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供给侧”;创新创业;质量评价

一、引言

“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供给侧”改革对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高校教育的角度来看,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在保质保量地完成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还需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有质量的创新创业的实践机会,这也符合“供给侧”改革的理念。作为创新创业的孵化基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适应社会经济需求,转换教育教学供需模式,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这也是时代发展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的新要求。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思维、意识和技能等综合素质,使受教育者具备创业能力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创新性、创造性和实践性,其本质是实用教育,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一个综合分教育体系,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素养等多个要素。

在发达国家,高校非常重视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并且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发展战略目标紧密地关联起来。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虽然积极创造条件,整合资源,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大学生创造优越的创业条件,但是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仍然遇到了诸多问题。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培养优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其重要任务。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向大学生普及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以及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让他们具备更多的创新创业技能,适应新时代的改革发展需要。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关乎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教育的成败,以创新为要素,以教育为目标,为国家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的现状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薄弱,發展缓慢

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是由专科升级本科而来,本科办学历史不长。相比老牌本科院校,无论是硬件条件、师资队伍、还是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内涵软件上,都不具优势。因此,相比老牌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起步晚,基础薄弱,受到资金、政策、师资等方面的制约,发展缓慢。

(二)开设课程的积极性高,但课程单一与专业脱节

虽然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积极性高,但是开设的正式创业课程较少,普遍只开设了《创业基础》公关必修课,2个学分,32个课时,而且一般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来开展,即使有的高校开设了其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也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不具有普遍性。这些课程主要都是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考试以完成创业计划书来考核。这样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单一,随意性较大,缺乏实践,更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联系起来,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提升,很难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缺乏创业创新教育师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不仅数量上不足,质量上更是难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其实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能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最好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企业经历。而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或创业实践要求的教师少之又少,而且多为学院派的教师,虽然拥有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都普遍缺乏创业实践和企业工作的经历,对于创业的学生提供的实践帮助非常有限。这样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根本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指导服务的需要。

(四)创新创业政策制度不够完善,专项配套资金不足

政府出台了众多的政策用于引导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政策制度来指导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开展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上的缺位,又受限于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创新创业专项资金,或者有专项资金也是难以支撑创业项目最终市场化、企业化。缺乏配套资金支撑的项目,在创业实践中难以顺利开展,严重制约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在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实践平台、质量评价体系上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观念认识不到位

思想认识与教育观念上的偏差,是目前推动创业创新教育的首要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到位。不仅很多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不了解,而且一些高校领导和教师也对此一知半解,认为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思想观念上的认识直接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得不到重视,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运行不畅。培养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部门不统一,导致找不到提供的指导和服务的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创业团队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多处在自我摸索的状态。2.培养机制不健全,缺乏产学研,导致实现科技成果难以向生产力的转化。3.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难以吸引社会资源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难以建立校企、校地、校政协同育人机制,导致社会资源的投入不足,吸纳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三)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缺位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由于重视度不够,造成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专业教学大纲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课程教授多以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模式单一、死板,难以引导学生成功将知识内化为生产力。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缺位,难以打通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无法实施多学科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增加能力素质和实验实践教学的创新创业课程更是困难,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ua待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四)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建设不足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目前大多数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都没有受到过专门的创业教育培训.缺乏在企业实践中的锻炼.自身所掌握的创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又比较有限,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引进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校外的优秀人士担任指导教师又难以持续,当务之急提高在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多鼓励青年教师赴行业企业实地考察,吸纳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开展新教学教法尝试才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急需的工作。

(五)缺乏校政企合作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实践性,学生需要置身于创新创业实践中才能获得创业体验。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高校整合社会资源有限,难以搭建学校、政府和企业合作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政府虽然出台政策激励大学生创业,给予政策和税收上的优惠,都是往往信息交流不对称,大学生难以全面了解政策,得到優惠和帮助。同样企业虽然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但是学生很难真实感受到企业文化氛围,面对真实的市场,真正提高实践能力。学校、政府和企业需要转变观念,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搭建一个校政企合作实践平台,全面推动创新创业,多方共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六)缺少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供给侧”改革战略背景下,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与评价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改变目前主要以考试为主的传统考核方式,根据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按照创新创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改变目前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灵活多变。

五、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存在诸多问题,目前中国高校发展也不均衡,但是在一些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大部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只有转变观念、健全培养机制、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师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搭建校政企实践平台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才能发展壮大自身,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贵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6(21).

[2]王桂花.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9).

[3]刘智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困境与路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8(11).

[4]胡垂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8).

[5]胡海燕.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2016(25).

作者简介:

刘涛,武汉商学院,湖北武汉。

本文是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2017025)“‘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考——以武汉商学院为例”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质量评价供给侧应用型本科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BP神经网络在软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