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粮蛋白质水平日变化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019-09-12 09:07李玉鹏陈丽丽李海花安建勇陈龙宾
中国饲料 2019年15期
关键词:粗蛋白质尿素氮饲粮

李玉鹏,陈丽丽,李海花,安建勇,陈龙宾

(1.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天津300381;2.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300384)

生物钟是生命对地球光照以及温度等环境因子周期变化长期适应而演化的内在自主计时机制,依据生物钟理论,在动物营养学领域,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动态营养。研究表明动物机体在一天内不同时间的营养需求是不同的(吴信和印遇龙,2015)。早晚饲喂统一标准的饲粮会造成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的不充分和额外消耗,基于此,针对动态营养对机体机能的影响做了相关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饲粮中蛋白质、蛋氨酸、净能、有效赖氨酸等营养物质的日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动物机体本身存在的节律性营养需求,营养物质的动态供给可以达到精准饲喂、节约饲料、降低畜禽粪便中氮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效益的目的(Wu等,2017;Yi等,2017;Wu等,2016),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试验针对体重35~60 kg阶段育肥猪进行,研究饲粮蛋白水平日变化对其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为蛋白质的动态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设计 试验选用180头体型体况相似、健康状况良好、平均体重为(35.31±0.9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全天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早上饲喂低蛋白水平饲粮、晚上饲喂高蛋白水平饲粮,试验2组早上饲喂高蛋白水平饲粮、晚上饲喂低蛋白水平饲粮。试验期30 d。

1.2 饲粮组成 参照NRC(2012)设计生长猪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其中粗蛋白质水平为15.5%,在此基础上分别配制低蛋白水平(14.5%)和高蛋白水平(16.5%)的试验饲粮,3种饲粮的能量水平相同,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3 饲养管理 试验在天津大成前瞻生物科技研发有限公司猪场进行。每日分别于5:30和16:30喂料,所有猪只自由采食和饮水,其他饲养管理和免疫程序按商业推荐常规程序进行。育肥猪无不良反应后进入正试期。试验期内每日观察育肥猪的健康状况,出现腹泻或疾病及时治疗。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对育肥猪进行称重,记录每头猪的重量,并计算平均日增重。每天记录每个处理组的采食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根据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计算料重比。

试验第29天每组随机选取6头试验猪,空腹12 h,于次日早晨颈静脉采血10 mL,室温放置60 min,3000 r/min离心15 min后分离血清,于1.5 mL离心管中-20℃保存备用。

血清指标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血磷、血钙、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均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东芝-120)测定。1.5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用Excel 2007初步整理后,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Duncan氏法多重比较,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统计显著性水平为P<0.05。

2 结果

2.1 饲粮蛋白水平日变化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的平均日增重降低5.71%(P>0.05),试验2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43%(P>0.05)。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2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7.58%(P<0.05)。

2.2 饲粮蛋白水平日变化对育肥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除白蛋白外,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的血磷、血钙、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及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有降低趋势(P>0.05),葡萄糖浓度和总蛋白含量均有提高趋势(P>0.05),白蛋白含量提高17.86%(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的总蛋白含量、葡萄糖、血磷、甘油三酯浓度及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有降低趋势(P>0.05),白蛋白含量、血钙、尿素氮和总胆固醇浓度均有提高趋势(P>0.05)。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2组的血磷、葡萄糖浓度、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有降低趋势(P>0.05),血钙、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有提高趋势(P>0.05)。

表2 饲粮蛋白水平日变化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3 讨论

本试验中,试验组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较对照组显示出两种相反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提高、料重比降低;试验1组平均日增重组降低、料重比不变。Romon等(1993)研究表明在夜间动物消化器官机能下降,基础代谢相对较低,若晚上采食过多,易造成营养过剩,导致养分排放过多。本试验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试验2组早上饲喂高蛋白水平饲粮、晚上饲喂低蛋白水平饲粮符合猪机体的生理代谢节律,使饲粮提供的营养物质与猪一天内真实需要的营养相吻合,其动态饲喂方式能够提高猪的生长性能。谢春艳等(2014)研究结果显示,动态饲喂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粮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但对高-低粗蛋白质饲粮与低-高粗蛋白质饲粮哪种方式效果更显著没有准确论述,与本试验结果有所不同,可能与试验选用猪所处阶段不同有关系,本试验中育肥猪体重为35~60 kg,以长肌肉和骨骼为主,对蛋白质要求较高,所以猪生长性能对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变动较敏感。

猪血清生化指标反映了机体新陈代谢机能和组织细胞通透性(张光磊等,2017)。生物钟基因控制着整个机体的代谢水平(Marcheva等,2013),能够调节葡萄糖与脂类的平衡。血液葡萄糖是供应机体各组织器官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在一天内是动态变化的。本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血糖含量升高、试验2组血糖含量降低,这说明试验2组机体对糖原的消耗要高于对照组,而试验1组血糖分解供能受到抑制;总蛋白、白蛋白及尿素氮含量可准确地反映动物机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水平。本试验中,试验1组猪只蛋白质代谢较对照组低,试验2组猪只蛋白质代谢水平较对照组高。Wu等(2016)的研究显示,低-高粗蛋白质组总蛋白升高、尿素氮降低,而高-低粗蛋白质组总蛋白升高、尿素氮降低,本试验中早低晚高的饲喂模式与其试验结果一致,但早高晚低的饲喂模式与其试验结果相反。机体蛋白质代谢场所主要在肝脏,有研究表明,肝脏中的多种基因和蛋白质以生物节律方式进行表达(Peirson等,2006;Yoo等,2004,),同时参与肝脏特异性过程的一些基因,包括尿素、糖、酒精和胆酸盐限速步骤中也发现存在生物节律(Reddy等,2006),本试验饲粮中蛋白质水平的动态供给改变了育肥猪肝脏代谢过程中所需底物的浓度,当肝脏中代谢蛋白质的酶与底物浓度同步改变时,代谢过程才会同级放大,使蛋白质代谢水平提高;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反映机体脂肪代谢水平,有研究表明,参与胆固醇代谢的关键酶在昼夜周期中的夜间分泌量最高(Davidson等,2004),本试验中饲粮蛋白质动态供给对脂肪代谢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表3 饲粮蛋白水平日变化对育肥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 小结

本试验结果表明,早上饲喂高蛋白水平饲粮、晚上饲喂低蛋白水平饲粮可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并可对机体钙、磷和蛋白质代谢产生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粗蛋白质尿素氮饲粮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不同性别竹丝鸡育肥期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给青年鸡换料不能急
肉鸡饲粮中锰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饲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