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分层设计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

2019-09-12 01:19王明
考试周刊 2019年60期
关键词:分层设计道德与法治初中

摘 要:因材施教,对中学的教育教学有非常大的助力,特别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实施因材施教的分层设计教学能够激发各个层次的学生提高学习动力,促进学困生的参与,增强学困生的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说,分层学习是高效的教学方式,在中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大力推广。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分层设计

因材施教,对中学的教育教学有非常大的助力,特别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实施因材施教的分层设计教学能够激发各个层次的学生提高学习动力,促进学困生的参与,增强学困生的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说,分层学习是高效的教学方式,在中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大力推广。本人任教初中道德与法治,在教学中不断应用、实践、探究、积累,对分层设计教学在中学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有着自己的感悟,在推进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分层编组学生设计

分层编组时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具体、充分详实的了解,要对任教的每个学生他们的智力高低,现有的知识、发展潜能、心理素养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都进行彻底了解,有助于我们的分层,在对学生的调查分析,得出数据后,我把自己任教的初一年级一班60个学生分成ABCDE五个小组,在分组时要特别注意那些学困生的分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发现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非常强。教师在设计编组分层时必须要讲究方式方法,分层要隐性,不能够大肆宣扬,否则会出现不好的效果,还没有进行教学就可能会遭遇失败。因为有可能伤害一部分的学生,后面的教学还可能进行得了吗?我将12名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编入A组;将能稍好一些的12名学生编到B组;将12名基础较好的学生编入C组;把12名成绩较好的学生编入D组,剩下各个方面都不错的学生编入E组。学生编组情况可以进行微调,不固定,根据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发展变化再进行调整变化的。这是我的一种学生编组的做法,学生平时总认为A是最好的,跟平时作业评定一样是第一的,是一种骄傲,所以用这种方法帮助学困生提高自尊心与自豪感,为我们的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 层次设计目标要精准

全班学生分组后,教师要研究教学内容,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精准发力,设计适合使用的教学层次目标,以适合编组后的各个层次学生使用。我们任教道德与法治,应该清醒地认识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制定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要紧跟政策,导向性要正确的、鲜明的。

教师要设计出多层次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肯定会耗费教师非常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我们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我们的教学成效肯定会不错。我们至少要让A、B两类学生把最基础的知识掌握好;让C、D两类学生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要求略高一些;对于E类学生则要求最高,必须勤于学习,还要有探究精神,掌握各种实践能力。为了成绩,我们教师付出努力,而且是长期的、细腻的,不图回报的。为了让我们的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能动地调整设定的教学目标,与时俱进。

三、 教学内容设计要有层次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水平,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好教学内容的区分,哪部分内容属于基本要求,哪部分内容是属较高能力要求,教师要全面掌握,对不同层次的知识点的把握要求要体现高低层次,让不同层次学生都学有所成,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不但教授知识,还要承担着学生道德素养的塑造,我们要把学生教育成一个能力出众,道德高尚的人才。

四、 层次设计有团队合作性

把全班学生分层分组,就必然会进行合作探究,团队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有适度开展,根据划分小组的活动需求,我们把60名学生划分成ABCDE五个小组。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精心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层次的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又能够取得成效的“探究点”,这样才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合作学习小组活动取得高效的成果!教师设计不同的合作探究小组教学目标要非常注意几个方面:(1)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而且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积极的参与;(2)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探究的氛围要活跃起来;(3)课堂要把控在教师手里,适时排疑解惑,巧妙推动讨论,维持好课堂纪律。

五、 作业设置要有层次设计

教学中不能没有作业,布置作业要有层次性,要体现实效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不过有一些教师却没有去重视。作业的设置也得要有层次性,与各个层次学生都能适应,难易根據层次能力分组设置,要能体现我们的教学目标,作业要有实效性,能体现能力水平的。

教师设计课内外作业要依据国家制定的考试大纲进行,类型也应要依据考试题型。准备提高能力探究的作业给E类学生,让他们享受创新的乐趣;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既能打好基础,又能有所提高的作业给C、D类学生;而相对简单基础作业就给A、B两类学生应就可以了。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 评价制度要有层次性

评价制度也要有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有效的评价,能够让ABCDE五类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都可以获得激励,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不同层次的成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这样的评价制度意义才会大,才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否则简单评价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是做做样子罢了。因人而异,对学生的评价要分层次标准要求,评价要多元化,必须是有益的,是积极的、健康的。对学生评价要整体评价,全盘考虑,不能仅凭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考虑其他因素。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究,ABCDE这五类学生人数产生了不少变化,不少学生转换效果不错,成绩有很大的变化和进步。

总之,因材施教,分层设计,正视差异,挖掘学生潜能,让我们的学生都能获得长足的进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

王明,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正兴学校。

猜你喜欢
分层设计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教学分层设计与反思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