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应用

2019-09-12 01:19李强
考试周刊 2019年60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物理教学初中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对初中生学习物理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物理学科具备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小组合作探究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初中物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同学进行合作,同时应该合理划分小组,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物理知识。据此,本文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应用,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合作探究

一、 前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好合作探究教学法,能够在现实情况下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调动,从而提高初中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具体地说,物理这一学科具备一定的难度,每个学生对物理的适应能力也不尽相同。由于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异,所以一些学生在对物理进行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问题。而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则能够较好地改善、解决问题。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合理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对合作探究教学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小组成员的划分以及优化学习任务等问题,保证小组合作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顺利进行。

二、 合作探究教学法的意义

所谓合作探究教学法,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学生之间進行合作,共同学习知识并完成学习目标。适当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法能够让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活跃思维,锻炼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引申到物理学科,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分配小组,之后考察物理学科知识点,对表现好的同学以及优秀小组给予奖励,这样小组内部的成员都会积极地投入到合作当中,这样便可以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进行学习的热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 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应用

(一) 在分组过程中考虑多重因素

合理进行分组的目的是对学生学习的效率进行保证。如果小组学生数量的分配不均,或者对物理的掌握程度处于一个水平,那么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其进行合理分组。

分组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人数的控制,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其对小组成员的分配,要保持人数的合理性。因为人数如果较多,那么就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很多学生可能会被忽视,而一旦某小组的人数过少,那么也就无法达到小组合作探究的效果。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每个小组的学生数量应该保持在4~6人左右,这样的过程也就是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小组成员共同进步的过程。

除了人数的分配之外,教师还需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配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掌握基础等等,结合他们目前或近期的物理学习状态,对各个小组的组员进行相关调整,保持每个组内都有成绩好与成绩一般的学生,让他们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促进他们进行合作交流。如此分组能够让所有学生的认知思维都可以得到激活,更好地增强学习成绩一般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让成绩较好的学生起到带动的作用。如果能够保持小组内的互助氛围,那么也就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保证小组学习的积极性。

(二) 引入激励机制

物理一直是初中阶段教育中的重点学科之一,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对合作探究教学法进行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教师可以在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引入激励机制。首先对小组成员进行划分,其次开展组内竞赛,例如物理知识竞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于初中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都较多,教师很难在课堂上注意到每一个学生,导致一些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而在对小组进行划分之后,由每个小组的组长向老师告知同学的学习情况,就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教师也能够细致地了解每个同学的学习程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些物理学得一般的学生也会集中注意力参与到学习当中。

(三) 教师对物理学习任务进行优化

学习任务的优化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法的重点。在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如果学生对自身的学习任务不明确,或者教师目前布置的学习任务缺乏实际意义,那么即便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们也无法较好地完成课程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现实情况下合理优化学习任务。以教师设置小组为例,其需要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分别阐述自身对力学知识点、电学知识点的理解,之后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将研究结果告诉教师,这一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对力学知识点、电学知识点的思考。总而言之,合理优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任务,十分必要。

在对物理学习任务进行优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明确学生目前的物理学习情况,之后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引导他们了解学习任务,保证学习过程的顺利。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物理的教学目标要求,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任务,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目标的优化中,教师要体现基本的差异性,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一般的学生,都要对其进行关注。此外,教师还应该将学习过程进行设计,让学生在分组后可以共同对其钻研。

四、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异,所以一些学生在对物理进行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问题。而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则能够较好地改善、解决问题。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合理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田路珩,丁逊.探究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8(29):49-50.

[2]孙继刚.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8,7(8):98-99.

作者简介:

李强,山东省淄博市,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十一中学。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物理教学初中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