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现代技能人才开启学生精彩人生

2019-09-19 02:03张杨莉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16期
关键词:上海市校企实训

张杨莉

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党总支书记、分管教学副校长

学校荣誉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上海市中职校师资培训基地(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

◆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海市职教先进集体

◆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

个人荣誉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监督组组长

◆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现代服务业专业教

学研究中心专业委员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专业教研组副组长

◆上海市教师礼仪市级培训项目、骨干教师市级培

训项目、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负责人

◆“上海市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第三批培养对象

◆上海市旅游名师培育工作室主持人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

◆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11年,前身为“圣约翰青年中学”(现华阳校区),2001年9月定名为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现为上海市长宁区唯一一所区属公办全日制职校。学校谨守“自强不息、厚德精业”的校训精神,坚持“让职业教育开启学生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树立“尊重差异,平等对待,用爱温暖,坚信发展”的中职学生观,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就业水平及质量,以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发展型技能人才为目标,主动创新,积极改革,为上海市及长宁区的产业升级服务。

学校占地面积约8万m2,拥有华阳、番禺、安龙、新渔等4个校区,形成“多校区、共发展”的格局。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基础条件,结合对现代服务产业链应用型人才需求状况的结构分析,围绕一条服务主线,逐步构建与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专业群体系,形成现代旅游服务、现代商贸服务、现代信息服务、现代交通服务等4个专业群,现有国际商务开放实训中心、旅游实务开放实训中心和汽修实训中心等。涵盖了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烹饪、会议系统、影视动画产品制作、旅游外语微格、旅游信息产品设计与制作、旅游实景拍摄等内容的实训室共计64个,配有影视动画产品制作综合实训系统、视景仿真导游综合实训系统、国际商务综合实训系统、现代物流综合实训系统等一大批与教学实训相适应的先进软硬件,培养了一批具有高级技工水准、才学兼备的优秀学生。

1 打造“厚德精业”的教师队伍

1.1 通过大赛及项目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从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与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和课堂教学等4个方面的改革入手,聚焦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变革,结合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海市中职教学法评优等活动,通过教师个人的自主学习、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教育教学研修活动,解决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与教学质量。

1.2 通过制度建设保障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以建设内涵建设为契机,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调研,完善了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章制度,有规划、有保障地切实做好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依据发展规划和教师发展现状,学校将每位教师纳入“三星九级”发展规划,“双师”化的清晰目标与“双轨”制的成长途径,为教师提升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指明了方向,让教师的成长有“规”可依,有“轨”可循。教师发展实施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促进了专业化发展。

1.3 通过优质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以“聚焦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品牌,建设高水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发展目标,着力于“聚焦专业发展,建立专业调整和发展机制”的重点发展项目,积极参与上海市职业教育各项改革发展项目,承担了上海市中职校师资3个基地4个项目的市级培训任务。

1.4 通过校企合作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与企业签约合作开展教师企业实践培训,让教师了解行业或企业先进技术、生产组织方式、生产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设置以及用人要求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面向的岗位在生产或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增进对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了解,并结合企业实践成果,改进专业教学。

上海市中职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心落户我校,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现代化的建设,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新动力,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学校共有上海市“双名工程”后备教师3人,全国大赛金牌教练4人。

2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2.1 SMILE服务素养培养的创新实践

学校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现代服务行业人才素养要求,提出了以SMILE(微笑)服务素养为内核,包含“Sociable、Mastered、International、Loyal、Elegant”(友善、专业、国际、诚信、优雅)的核心素养,构建了一个系统化的现代服务核心素养培养框架,形成了“认知→体验→强化→实践”的进阶式培养路径,构建了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开展多元校内外实践活动,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需求。

学校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线,围绕SMILE各要素组成内容建立针对性的综合素养评价方案,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加强综合实践能力检测,采用成果展示、作品展处、活动汇报、活动总结和第三方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在社会实践、服务技能、外语水平、品行量化和校园服务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

在学校相关教学团队的努力下开发了46门服务核心素养类校本课程,完成了15本校本教材、113个教学辅助微课和2篇研究报告。学校长期坚持以SMILE服务素养育人,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以此带动学生现代服务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

学校与上海交通学校、贸易学校、医药学校、奉贤中专等兄弟学校开展研讨活动,先后接待了宁波北仑职业高中、慈溪周巷职业高中、云南楚雄职业学校等来自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的参观与交流百余次,将我校在SMILE服务素养系列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经验进行推广,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2.2 推行多证制教学

学校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通过基础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通过专业课程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个性化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积极推行多证制教学,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我们把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考核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提高技能、多获证书”的积极性。

在顶岗实习方面,学校联合职教集团、区就业促进中心、上海创业力评鉴中心等单位,开展了职业指导和创新创业讲座,指导学生如何求职就业(找工作)、如何履职升职(做工作)和人工智能大环境下的职业思考等。安排学生到综合实力强且管理规范的企业实习,对学生专业技能、职业化素养训练双管齐下。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每年12月定期举办学校技能节活动,2018年,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共获得个人奖项4人次,团体奖项4个,在相关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奖项17个,其中个人14项,团体3项。

2.3 开展“职普融通”项目

自2017年3月起,学校分别与长宁区西郊中学、新世纪中学、延安初级中学等学校,签订了职普融通课程协议,针对不同学校类型,开设项目课程菜单。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校类型,共开设了智能楼宇、网络综合布线、物流仓储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演示文稿制作、图像处理、调酒、平面动画、茶艺、折花、餐饮礼仪等课程。

每年5月份,学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普教学生“走进职校”系列活动,让普教的学生能够更加了解职教,了解一些工作岗位以及相关的职业要求。同时,学校积极响应上海市教委组织的“职业体验日活动”,开展茶艺、西点烘焙、QQ头像制作、物流、机器人、彩铅等7个职业体验项目,参与人数达到2 000多人次。

2.4 实施“学分互认与转化”

学校不断探索中等职业教育与开放大学教育的课程衔接和学制转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开放大学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探索中职、大专课程有效衔接,打通学分转换或互认的渠道。充分考虑中高职教育目标的差异性及延续性,明确课程目标、课程框架,在部分课程教学实践中(主要针对考证科目以及实训课程),采用分层次分级教学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班,通过对学生“职业能力”高低的划分,达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无重复。

2.5 捕捉行业发展动向,优化培养模式

学校各专业坚持“素养为先,能力为本”的培养理念,准确定位需求,携手行业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饭店专业完善“4+X+1~2”分阶段螺旋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实行“旺进淡出”;国商专业完善“校企融通,公司模拟”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国际商务体验中心与合作企业,实现“4+1”工学交替;动漫专业创新“项目驱动、中心孵化”人才培养模式,携手企业共建动漫与游戏制作中心,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学”企业项目案例,“做”企业订单,“推”创意项目;汽修专业完善“校厂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校自有生产性实训基地——上海和平汽车修理厂,实现学校与企业空间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生产与实训一体化。

3 开展校企合作新局面

我校建立政、校、企三方联动机制,牵头组建长宁职教集团,参加了4个行业职教集团。积极开发紧密型深度合作企业,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完善运行制度,合作企业达71家,校外实习基地49个。进一步扩大“订单式”培养规模,订单班达14个,实现人才共育、课程共研、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和成果共享。

饭店专业与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等12家高星级饭店合作,建设集教学、实训、生产、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国商专业与百丽集团、新长宁集团、统一集团等企业签约,共建“国际商务体验中心”;动漫专业与天地软件等8家企业合作,共建动画拍摄、二维平面动画、三维平面动画、数字媒体、影视后期等工作室,打造“动漫人才孵化中心”;汽修专业与28家企业合作实施“教→产→学”一体的校企融合互动。

目前,学校各专业校企合作的企业数量较多,为了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制定,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需性,学校定期举办校企对话论坛,建立校企合作网络平台;推行校企师资“双向兼职,双重身份”,相互渗透,深度融合;丰富校企合作内涵,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持续拓展与行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企业合作,开办冠名班,逐年增加“订单式培养”的数量,提升其质量;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标准实施方案,制定课程设置与内容,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今后,我校将继续遵循职业教育的特点,发挥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功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育人模式,使学生的道德水平、职业技能有明显提升,拓展中等职业学校社会化教育职能,打造“质量高、品牌优、师资强、设备精、辐射广”的职业教育基地和技能风采展示基地。

猜你喜欢
上海市校企实训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上海市能源经济相关信息
——2022年1-6月
上海市能源经济相关信息
——2022年1-5月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