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单体环黄芪醇的制备方法*

2019-09-19 01:51楚治良王好锋王晓娜高春芳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甲苷双相收率

楚治良,王好锋,韩 静,王晓娜,龚 慧,高春芳

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是中药黄芪发挥药理活性的主要成分。研究表明,黄芪甲苷具有很好的保肝[1]、降血糖[2]、抗肿瘤[3]等生物活性。黄芪甲苷虽然有很好的生物活性,但由于它相对分子质量和空间位阻较大,使其脂溶性和水溶性均较低,所以不利于机体的吸收和制剂的开发[4]。有报道称,黄芪甲苷在机体内可以经肠道菌群降解为环黄芪醇后被吸收利用[5]。环黄芪醇是黄芪甲苷的苷元,在自然界主要存在于黄芪中,属于环菠萝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6](二者结构见图1)。由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使其相对黄芪甲苷而言具有更好的脂溶性,更容易透过细胞膜而被机体吸收[7]。目前研究表明,环黄芪醇可以提高端粒酶活性从而提高CD3和CD8 T细胞的增殖能力来抑制细胞的衰老[8],同时环黄芪醇展现出了它抗病毒的活性,因为T细胞增殖能力的加强,更有利于减少HIV病毒的产生[9]。

环黄芪醇在中药黄芪中含量很低,主要由黄芪甲苷制得。目前报道的方法主要有酶解法[10]、Smith降解法[11-13]、酸水解法[14,15]。 其中酶解法工艺简单,但对反应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并且酶的价格昂贵,不利于应用性推广。Smith降解法条件温和并且收率较高,但需要氧化→还原→水解→萃取→纯化五步完成[16],步骤繁琐,成本较高。直接酸水解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由于环黄芪醇在剧烈的酸性条件下极易转化为黄芪醇[13,17](结构见图 1),所以在剧烈的条件下,直接采用酸水解法,收率较低。笔者以黄芪甲苷为原料,采用温和的双相酸水解法制得环黄芪醇,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有机相溶剂、反应时间、水溶液中甲醇和盐酸的体积分数4个因素进行优化,以获得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成本低、收率较高的环黄芪醇制备方法,最终为环黄芪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资料。

图 1 环黄芪醇(cycloastragenol)、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和黄芪醇(Astragenol)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材料电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AB-265-S), 旋蒸仪 (德国 IKA 公司,RV10型),Waters E2695型高效液相 (Empower2色谱工作站,Waters 2424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黄芪甲苷(南京春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号:HQJG20170921,HPLC≥98%),环黄芪醇 (南京春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号:HHQC20170921,HPLC≥98%),苯(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分析纯),三氯甲烷(上海化学试剂公司,分析纯),甲苯(成都市金山化工试剂厂,分析纯),甲醇(洛阳昊华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盐酸(开封市芳晶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1.2 试验方法

1.2.1原理 苷类化合物,在盐酸或硫酸的稀醇溶液中,可以水解生成苷元。如果苷元不稳定,直接酸水解法会使苷元产生异构化、脱水等反应,最终得不到真正的苷元。黄芪甲苷在剧烈的酸性条件最终主要产物是黄芪醇,而不是苷元环黄芪醇[13,17]。 因此采用双相酸水解法,一相为酸水相,一相为与酸水不互溶的有机相,根据苷元环黄芪醇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而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即在酸水解过程中,稀盐酸可将黄芪甲苷水解为环黄芪醇,游离出来的环黄芪醇随即溶于有机溶剂,使环黄芪醇不被酸水相破坏,从而提高反应收率。

1.2.2方法 包括:(1)双相酸水解法。准确称量100 mg的黄芪甲苷置于5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0 ml含一定浓度的盐酸和甲醇的水溶液,160 ml的有机相溶剂。在室温条件下剧烈搅拌一定时间后静置,收集有机相,取适量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和酸水相,再加入等体积的三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清洗两次,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减压浓缩,得白色固体。残留物用甲醇溶解并定容到10 ml,测定环黄芪醇并计算收率。其中,当笔者将100 mg的黄芪甲苷置于5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0 ml含有18%盐酸的20%甲醇水溶液(v/v),然后再加入三氯甲烷160 ml,在室温条件下剧烈搅拌6 d时,环黄芪醇收率最高为46.27%。(2)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反应条件。在室温条件下,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双相酸水解的有机相(A)、甲醇浓度(B)、反应时间(C)和盐酸浓度(D) 4个因素进行优化。(3)色谱条件。色谱柱:XBridge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40∶60);流速:1.0 ml/min;柱温:30 ℃;漂移管温度:60 ℃;进样量:5~10 μl;氮气压力:25.0 psi;分析时间:16min。(4)标准曲线制备。精密称量环黄芪醇7.91 mg,加甲醇定容于10 ml容量瓶中,作为对照品溶液。 精密吸取对照溶液 3 μl、5 μl、10 μl、15 μl、20 μl依次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进样量的对数(X)为横坐标,以峰面积的对数(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5)供试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量浓缩后所得的环黄芪醇粗品10 mg,加甲醇定容于10 ml容量瓶中,即得。(6)收率计算。将双相酸水解法制备的样品用HPLC进行分析,依据标准曲线计算溶液中环黄芪醇的质量浓度,并计算收率(Z)。

2 结果

2.1 标准曲线环黄芪醇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1043X+4.8684(r=0.9999);环黄芪醇质量在 2.73~15.8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 双相酸水解条件的优化按照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表1),试验中所考察的四个因素对环黄芪醇收率影响的大小顺序是A>B>C>D,即有机相>甲醇体积分数>反应时间>盐酸体积分数;最佳的反应条件为A1B3C3D3,即在室温条件下,有机相为三氯甲烷、甲醇体积分数为20%、盐酸体积分数为18%、反应时间为6 d时,环黄芪醇收率最高。根据正交试验方差分析显示(表2),与因素B和C进行对比,因素A具有显著的影响(P=0.041)。

表 1 双相酸水解法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

表 2 双相酸水解的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3 讨论

在传统的直接酸水解法制备环黄芪醇过程中,由于环黄芪醇在剧烈的酸性条件下极易转化为黄芪醇,所以直接采用酸水解法制备环黄芪醇目标产物收率较低。该试验采用双相酸水解法,避免了环黄芪醇在剧烈酸性条件下裂解为黄芪醇的不良反应,有效保护了环黄芪醇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收率。

该反应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条件温和,可以有效地以黄芪甲苷为原料制备环黄芪醇,反应无需加热、回流,工艺简单,有利于环黄芪醇的生产。

该试验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双相酸水解制备环黄芪醇的方法做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相的种类对环黄芪醇的收率影响较大,最终确定在室温条件下,有机相为三氯甲烷、甲醇体积分数为20%、盐酸体积分数为18%、反应时间为6 d时,用黄芪甲苷制备环黄芪醇的效果最佳,但放大和工业化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甲苷双相收率
杀菌剂戊唑醇的合成工艺优化
一类具有奇异位势函数的双相问题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ACO装置原料反应条件优化
甲醇制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新型双相酶水解体系制备宝藿苷I
曲美他嗪联合黄芪甲苷对心力衰竭犬心肌细胞Ca2+水平的影响
不同配伍防己黄芪汤中黄芪甲苷含量变化
低温选择催化还原NO 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