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创新战略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研究脉络梳理与研究框架构建

2019-09-24 06:58赵玥李烨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资源能力

赵玥 李烨

摘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成为当前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企业如何保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成为业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基于自然资源基础观指出绿色创新战略的实施有助于企业实现双赢发展。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从不同视角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演进脉络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基于资源与能力视角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了进行系统的归纳,剖析了现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研究框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绿色创新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资源;能力

本文将基于资源与能力视角着手探讨企业绿色创新战略与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从企业内生角度出发探究企业绿色发展的脉络,整合现有研究所存在的难点进一步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望以此文为契机,丰富相关理论研究,有效指导我国企业通过绿色创新战略的实施进而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

一、 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脉络梳理

Chamberlin(1939)首次提出“竞争优势”这一概念,自此,各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对可持续竞争优势展开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现有关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多数是基于竞争优势外生论和竞争优势内源论两个视角展开探讨,二者之间呈现递进关系,后者的出现既是对前者研究的缺失进行一定的补充,也是对前者的拓展。下面将对基于上述两个视角的竞争优势的研究脉络进行梳理和探讨。

1. 基于竞争优势外生论的研究。自Porter(1985)对企业竞争优势展开详细探讨始,竞争优势就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其中,以Porter的产业分析理论为代表的研究者们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应源于企业外部,各学者纷纷围绕此主题探讨外部环境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Chandler(1962)、Ansoff(1965)等学者强调了外部环境因素对于企业行为的重要性,指出企业行为应随外部环境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才有助于企业持续获取竞争优势。Hymer(1960)在垄断优势理论中认为市场、组织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垄断优势。同时,Porter(1980)等学者着眼于产业组织视角发现随着产业结构复杂性的增強,产业内企业竞争程度亦会随之增强。进一步,Porter通过“五力”模型详细研究了在企业制定战略及建立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与市场细分在其中的影响,研究指出外部市场环境与产业结构影响着企业会否建立竞争优势,而企业若是想要竞争优势得以持续就需要增强对市场和产业动态发展的了解和反应力。此外,Hofer和Schendel(1978)指出企业还需对已有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才可以获得优于竞争对手的市场地位建立竞争优势。

2. 基于竞争优势内源论的视角。19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由于同一行业产业结构特征界限逐渐模糊,导致企业之间的差异已经难以单一使用传统战略定位理论来解释,竞争优势外生论遭到了业界及学术界的质疑。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将目光转移至企业内部,关注企业内资源与能力的作用,资源、能力理论顺势而起。

(1)以资源基础观理论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企业构建和维系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企业内部资源的异质性,资源的异质性决定着企业的差异化,这样的差异化决定着企业能拥有怎样的竞争优势以及竞争优势能否持久,他们视能力为企业资源的一种。资源与能力的异质性资源组合是企业占领市场领先地位的基础(Wernerfelt,1984;Barney,1991;Penrose,1995;Wang & Ahmed,2007)。

(2)但是Eisenhardt和Martin(2000)、Priem和Bueler(2001)等学者认为单纯关注资源而忽略其演化过程是难以持续获取竞争优势的,企业需要提升用好资源的能力才能使资源效用最大化,因此以能力基础观为代表的部分学者们主要探讨企业如何整合内外部能力以帮助企业构建并维系可持续竞争优势。能力基础观更加关注于如何培育和发展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相关能力,强调整合内外部能力所形成企业特有的能力体系。

(3)随着外部竞争的不断加剧,Teece(1994)等学者基于资源基础观与能力基础观的启发开始关注应对外部环境复杂性的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在前者的基础上提出动态能力观,动态能力观强调根据环境变换而调整企业内外部资源配置方式能力进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这样可以更具说服力地解释现实中企业竞争优势持续性问题。

(4)随着地球资源的日渐枯竭,人们开始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发展的体系中。企业的发展不能背离大趋势,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应当思考如何才能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发展。以自然资源基础观为代表的学者们指出绿色创新战略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者的共同推进,将环境问题纳入企业战略设计有助于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Hart,1995;Dyllick & Hockerts,2002;张小军,2012)。

综上所述,学界对竞争优势的研究视角已逐渐从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竞争优势外生论转型企业内部因素的竞争优势内源论。但是,已有研究很少将环境问题纳入企业发展分析框架,强调企业发展应注重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源于生态环境的挑战更能激发企业注重资源与能力的培养。且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企业独特的资源,企业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实施战略的重要保障,绿色创新战略的实施过程具有风险性,资源与能力的有效运用和整合能够改善运营效率和效果,关注与绿色创新相关的资源与能力的投资更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在环境规制愈发严厉的今天,深入探讨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基础上的持续竞争优势建立问题是势在必行的。

二、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绿色创新战略与可持续竞争优势

1.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绿色创新战略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研究脉络梳理。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日渐关注,在此背景下,环境法律法规也日趋严格,人们环境保护氛围逐渐浓厚,当代企业必须直面如何平衡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达到双赢发展这一重大挑战。梳理现有企业环境战略的文献发现,众多学者指出绿色创新战略有助于企业建立持续竞争优势,进而“双赢”发展(Hart,1995;Porter & van der Linde,1995;Shrivastava,1995;Russo & Fouts,1997;Sharma & Vredenburg,1998),他们强调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企业更具社会责任意识,更易于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建立良好的声誉,且这类企业更具效率性、创新性和竞争性。基于自然资源基础指出,环境战略因其特殊性,需要得到资源与能力的助力,才能建立起可持续竞争优势,强调了环境战略与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的紧密联系,资源与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企业持续获取竞争优势。下面本研究将从资源与能力视角对绿色创新战略与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脉络进行梳理。

(1)基于资源视角的研究。资源的VRIN性质有助于企业构建持续性竞争优势(Barney,1991)。学者们从不同理论视角探究不同资源的影响作用。

Alchian和Demsetz(1972)基于知识创新的角度指出知识资源是企业最独特的资源,通过实施前瞻型环境战略有助于企业深入了解和挖掘这项独特资源,经合理配置后推动企业创新,有益于企业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Subramaniam和Youndt(2005)发现智力资本作为企业的关键资源要素,能够帮助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Talke(2006)等学者从企业创新行为出发发现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对企业创新有显著影响。

部分学者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阐明“关系”是镶嵌在社会网络中的企业赢取信任的关键内部资源,他们强调源于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会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创新,而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良性关系的积累更有益于持续竞争优势的建立(Bontis,1999;Johnson,1999;张钢、张小军,2013;和苏超,2016;潘楚林,2017)。

此外,Eiadat(2008)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认为管理者认知和行为等也是影响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因素之一。Lin 和Ho(2008)通过研究发现人力资源质量及组织激励亦会影响企业环境行为。Chen(2011),Leenders和Chandra(2013)等学者从企业氛围的角度着手认为企业环境伦理、环境文化及环境意识等因素会对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有积极推动作用,助力企业长远发展。

(2)基于能力视角的研究。随着外部竞争的日渐加剧,企业能力的培育并不再说单一而静止的,学界和业界更加关注于企业应对外部变化而不断调整内部的动态能力的培育,综合学者们的观点,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学习吸收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及变革创新能力均可视为动态能力的细化,强调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进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Teece(2007),Helfat和Peteraf(2009)等学者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指出由于环境战略的实施具有动态变化性,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将动态能力镶嵌于其中更有助于企业构建持续性竞争优势,而企业对于动态环境的洞察和快速反应也能帮助企业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其次,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很难保证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所获取的竞争优势是否能够维系,而注重动态能力培养的企业更能够占据优势资源赢得市场地位(Eisenhardt & Martin,2000)。Aragón-correa(2003)也指出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有利于动态能力的培养,帮助企业持续赢得竞争优势。此外,Sharma和Vredenburg(1998)也认为主动的环境战略能够加强企业培养沟通协调、组织学习及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

总而言之,企业在实施绿色创新战略的过程中,整合和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与能力,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资源整合能力(董保宝,2011;李先江,2014),战略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汲取新知识,并消化、吸收重新应用,能够提升学习吸收能力(LEVINSON,1996;黄晓杏,2015),通过经验的累积,企业不断调整自身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以保证战略的长效执行,推动企业能力质的提升,增强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潘楚林,2017),且外部环境的变化亦会促使企业时刻保持变革能力(潘楚林,2017),形成具有可持续性质的竞争力。

2.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绿色创新战略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研究框架构建。通过前文梳理,可以看出理论界一致认同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对企业构建持续性竞争优势积极作用。现有研究解释企业为什么实施绿色创新战略,强调了环境战略的重要性,但是却未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如何将"绿色"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其次,研究企业绿色创新战略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的理论视角非常多元化,如何有机地整合不同理论视角,形成理论创新是一个重大挑战。最后,当前研究忽略了绿色创新战略对可持续竞争优势影响机制中的边界条件,两者之间作用关系会受到内外部环境影响,忽视边界条件的研究会出现理论研究与现实操作不相符的情况,因此需以更全面的视角解析环境战略与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作用机理。依据上述分析,现构建企业绿色创新战略与可持续竞争优势整合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三、 未来研究展望

本文回顾了企业绿色创新战略与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梳理了各概念的发展脉络和概念内涵,并从资源与能力视角对两者关系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总结,本文认为,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考虑以下方向:

1. 深入研究企业绿色创新战略与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作用机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剖析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要素在两者关系之间所扮演的角色,这些要素是否能够解释企业环境战略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同时,在研究两者关系之时应考虑调节因素的作用,哪些调节因素会影响两者关系?这些调节因素影响的程度是怎样?均需要进行深入探讨。最后,由于关于企业绿色创新战略概念界定尚未一致,后续研究可以考虑研究某一特定维度的绿色创新战略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

2. 关注资源与能力的交互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社会竞争纵深加剧,环境动态性复杂性日渐严厉,当前背景下,仅从单一视角研究企业发展,明显存在片面和静态的问题,董保宝(2013)指出,静态的资源要经动态的整合发挥其使用效果才有助于企业构建竞争优势。因此,未来研究应关注资源与能力的交互作用在企业绿色创新战略与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影响,在同样的环境下,进一步分析哪些资源与能力的组合作用更有利于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实施。

3. 研究中国情境下企业环境战略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注重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号召中国企业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但是,由于环境战略实施所具有的风险性,使得大部分管理者认为“绿色”是不必要的投资,甚至会阻碍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如何提高中国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的信心成为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此外,当前研究使用的量表大多是基于外国情景所产的产物,置身于中国背景下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因此开发中国情景下的研究量表是势在必行的。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在中国转型情境下注重企业绿色创新战略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在重视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关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既符合国家宏观要求,也符合社会与企业层面的价值观。因此,研究中国企业环境战略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Barney,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2] Talke K, Salomo S, Mensel N.A Competence Based Model of Initiatives for Innovations[J].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6,15(4):373-384.

[3] 张钢,张小军.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绿色创新战略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7):47-56.

[4] 和苏超,黄旭,陈青.管理者环境认知能够提升企业绩效吗——前瞻型环境战略的中介作用与商业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16,19(6):49-57.

[5] 潘楚林.前瞻型環境战略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7.

[6] 董保宝,葛宝山,王侃.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机理与路径[J].管理世界,2011,(3):92-101.

猜你喜欢
资源能力
外卖房等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你处理困难的能力如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不会飞的鸟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