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9-09-25 04:56姚碧琦雷国大谢秀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并发症糖尿病

姚碧琦 雷国大 谢秀梅

[摘要]目的 探讨体验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体验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依从性评分、疾病认知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MI、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依从性评分及疾病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验式健康教育方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体验式健康教育;并发症;疾病认知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7(c)-020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xperiential health education in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72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8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gave experiential health education. The body mass index (BMI),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postprandial two-hour blood glucose, fasting blood glucose, compliance score, disease cognitive score, and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BMI,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pliance scores and disease cognitive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xperienti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Diabetes; Experiential health education; Complications; Disease cognition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表现多为体重降低、多食、多尿及多饮等的临床常见全身性慢性疾病,该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质量有极大影响。为缓解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其血糖水平较为关键。相关研究显示体验式健康教育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1]。本研究选取17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体验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6例。观察组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39~66岁,平均(50.29±5.47)岁;病程4个月~16年,平均(5.45±1.07)年;文化程度:大专及本科以上者15例,高中或中专者32例,初中及以下者39例。对照组中,男48例,女38例;年龄41~67岁,平均(50.44±6.04)岁;病程5个月~18年,平均(5.61±1.18)年;文化程度:大专及本科以上者14例,高中或中专者34例,初中及以下者3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据临床病理学诊断,均符合糖尿病病况;②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试验者;②严重癫痫、意识障碍、沟通不畅或脑器质性疾病者。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定期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复诊检查,并对患者详细讲解糖尿病知识及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采用体验式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建立体验式健康护理方案:医护人员应将患者的血糖监测情况、下肢感觉、用药剂量、用药类型、膳食习惯、锻炼方法及以往糖尿病史等糖尿病病况详细记录并整理在案[2],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采用美国强生糖尿病学院的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具行“一对一”体验式健康教育护理[3],可为后续治疗提供一定帮助。②用药护理:降糖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两种,医护人员应嘱咐患者遵医嘱用药,并告知患者应用胰岛素前需将其置入冰箱,作正确储存处理等。③膳食指导:医护人员应依照患者体质量、年龄、性别及临床病况,针对性作出有效饮食方案,予以患者每日科学膳食摄入量,遵循多餐少食原则,控制总热量[4]。④心理护理: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疾病、工作压力、生活质量等因素,常会出现抑郁、紧张及焦躁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根据自身所学心理学知识及多年临床护理经验予以其有效心理疏导,并告知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5]。⑤并发症护理:医护人员应嘱咐患者谨慎处理小伤口及小水泡,选择软硬适中、通气良好、大小合适的鞋子,注意自身足部皮肤是否有伤口出现等[6]。同时应指导患者在日常运动过程中随身携带饼干或糖果等,可有效避免低血压。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依从性评分、疾病认知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其中依从性评分及疾病认知评分均采用本院自制调查表作为参考依据,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越高,疾病认知程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及血糖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MI、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MI、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MI、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3.49%)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依从性评分及疾病认知评分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依从性评分及疾病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群体多为中老年人的内分泌科常见代谢性疾病,以糖尿、慢性血糖上升为实验室检查特征,主要由外在环境因素与患者自身内在遗传因素互相作用形成[7],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足部病变、尿毒症、神经障碍、白内障、脑血栓及支气管炎等[8]。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条件与生活习惯逐渐发生了改变,加之人口老年化趋势明显,国内糖尿病病发率亦相应上调,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该病属终身性疾病[9],需终身控制、治疗,现阶段根治疗法尚无统一定论[10],早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较为关键。近年来,临床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多应用健康教育方法作相应的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水平,缓解患者的心理不良状态[11],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因此本研究采用美国强生糖尿病学院的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具行“一对一”体验式健康教育护理,通过使用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具的背心、沙袋的穿戴让患者体验心绞痛的胸闷、心前区压迫感及下肢血管缺血的感觉体验;通过使用教具中的手套、海绵垫、手掌固定装置让患者体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肢体感觉异常及轻触觉[12]、温度觉和疼痛觉的变化;通过使用教具中的眼镜让患者体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各个阶段的视力视野的变化情况[13]。让患者体验到糖尿病不同并发症的相关临床症状,认知到并发症的危害性[14],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并建立体验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记录档案。配合用药护理、膳食指导、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MI、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依从性评分及疾病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体验式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较常规健康教育方法的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体验式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认识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大幅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初喆,陈雪,马莉,等.分项学习健康教育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2):291-292.

[2]张云彩.糖尿病患者应用联动式健康教育联合居家自我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4):45-48.

[3]罗永萍,王晓欢,汪春燕,等.中医治未病理论在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并发症健康宣教中的应用[J].四川中医,2018,36(2):196-199.

[4]赵丽华,钱莉,王丽华,等.糖尿病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36-40.

[5]方英,贾悦,戴莉敏,等.对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回馈教学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7,24(24):50-54.

[6]郝艳青,诸益华,陈红,等.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24):2254-2257.

[7]王愛民,孙厦厦,叶洪江,等.基于健商理念的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11):841-843.

[8]孙金姗,李健,孔祥静.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9):848-851.

[9]曾奕华,敖冬梅,刘琴,等.分项学习健康教育在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注射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1):64-66.

[10]陆云峰.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治疗及健康宣教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9):1018-1019.

[11]毛露,张宁.体验式病人教育在糖尿病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5):1856-1858.

[12]张炎,金小龙,王信喆,等.电话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在出院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3):249-252.

[13]张蕾,刘军,严翠丽,等.体验式学习在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注射技能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6, 30(11):1362-1365.

[14]李琳,任道琼.视频教育在糖尿病病人注射胰岛素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7):893-895.

[15]邢冬婕,刘威,郭淑惠,等.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5):929-931.

(收稿日期:2019-01-16  本文编辑:闫  佩)

猜你喜欢
并发症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跟踪导练(一)(5)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Ending teen smoking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