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办幼儿园编制外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社会支持策略

2019-09-26 12:38韩晓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职业认同

韩晓

摘要: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关系到他们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肯定程度,这既是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以社会支持为着力点,探究了提升公办幼儿园编制外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策略。

关键词:公办幼儿园   编制外幼儿教师   职业认同   社会支持策略

一、加大财政性经费投入力度

公办幼儿园应遵守国际上通用的教师资源分配公平原则,即资源分配均等、财政中立,做到基本均等地向城乡公办幼儿园进行财政投入。

依据在编幼儿教师人数对公办幼儿园进行教育经费投放时,应考虑到各公办幼儿园中编制外幼儿教师的人数和比例,再结合本地区、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尤其要对农村公办幼儿园适当倾斜,按照“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按照規定配备编制外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总而言之,公办幼儿园应通过财政拨款、专项补助等方式,解决公办幼儿园编制外幼儿教师工资待遇的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

二、正确认识,合理期望

首先,编制外幼儿教师要在家长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专业性。无论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编制外幼儿教师都要表现出专业化的一面,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其中,让家长认识到幼儿教师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其次,幼儿园可以组织编制外幼儿教师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并借助网络、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让公众认识到编制外幼儿教师会干什么,要干什么,能干什么,看到他们在工作中的付出,认可他们的价值。同时,公办幼儿园还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宣传,让公众了解学前教育的价值,以及幼儿在这一阶段应该受到的教育,培养科学的育儿观和教育观。如公办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进课堂、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幼儿教师,亲身体验幼儿教师的工作,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感受幼儿教师的辛苦和付出。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公办幼儿园可提高整个社会,尤其是幼儿家长对编制外幼儿教师的认可程度。

三、建立编制外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保障体系

1.核算编制,扩充在编幼儿教师人数

公办幼儿园应充分落实《山东省公办幼儿园标准》,结合各园大、中、小各班的实际幼儿人数核算教师编制,不仅要定期核算,还要注重实效性,确保编制不出现空缺。同时对于增加的编制,公办幼儿园可以通过事业编制招考面向全社会进行招录,使编制外的幼儿教师看到光明的未来,也可以通过事业编制招考面向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编制外幼儿教师,促使他们产生工作的动力。

2.健全公办幼儿园编制外幼儿教师的管理办法

公办幼儿园应重视编制外幼儿教师,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实施办法或者保障意见,明确规定公办幼儿园编制外幼儿教师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岗位设置和经费保障等,做到有章可循。同时,公办幼儿园应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使公办幼儿园编制外幼儿教师的工资与其劳动量相匹配,制定并落实编制外幼儿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并按照一定比例逐年提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缩小他们与在编幼儿教师的工资差距,或者将编制外幼儿教师的工资和保险按照一定的比例列入财政预算,将编制外幼儿教师纳入社保体系中。另外,要加大对农村公办幼儿园编制外幼儿教师的工资倾斜力度,缩小城乡公办幼儿园编制外幼儿教师之间的工资差距。

四、加大对农村公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地方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具、幼儿读物等。”有了资金保证,农村公办幼儿园才能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才能在硬件上不落后于城市公办幼儿园,这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然后,农村公办幼儿园再进行软件的建设,打造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教师队伍,专门针对农村公办幼儿园的在编和编制外教师进行培训,或者在培训时给予农村公办幼儿园更多的名额,扩大其教师的培训广度。最后,通过下乡支教、送教的形式,让城市公办幼儿园的教师走进农村公办幼儿园,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引领,通过轮岗的形式,打破区域的限制,让城乡公办幼儿园的编制外教师流动起来,相互帮扶,相互发展,进而提升农村公办幼儿园编制外教师的专业水平。

猜你喜欢
职业认同
我国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90后医学生职业认同浅析
90后医学生职业认同浅析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黑龙江省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认知现状调查
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与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科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中的作用
基于心理社会模型的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