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的体会

2019-09-26 12:38庄旭东王志锋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利用知识点高中物理

庄旭东 王志锋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具有内容丰富、界面生动等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信息技术和高中物理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展示物理知识、引导物理思维等方面的作用,必然能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的总体目标

信息技术和高中物理教学相融合,就是将信息技术的一系列内容和载体,包括互联网信息资源、互联网终端设备等,作为高中物理教学的辅助工具。在融合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总体目标,并围绕总体目标有的放矢地开展相关的创新实践活动。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的具体目标应涵盖以下三点: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较于传统教材,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丰富、界面生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相较于纸质信息,信息技术能够呈现更为丰富多样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并且给学生提供一些新的知识内容。第三,强化学生的物理思维。由于信息技术界面较为灵活,也比较容易对学生形成印象植入,所以教师要善于通过信息技术强化学生的物理思维,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推导能力。

二、信息技术和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的对策

1.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对高中生来说,物理学习最大的难点是物理学科中的抽象描述,以及如何灵活运用一系列的计算公式。简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学难点就是学生对相关知识概念的理性认识,如果物理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就能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直观的特点,加强课本中相关知识点对学生的植入。同时,由于多媒体技术比较容易从互联网上直接获取,能够为教师节省一定的备课时间,让教师有更多时间来实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如在教学平抛运动时,教师可以从网上寻找相关抛物运动的动画,或者借助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平抛运动的过程。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交流模式,加强学生之间的讨论,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

2.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加强理解

由于高中物理问题涉及的知识点环环相扣,并且需要以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推导能力为基础,所以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才能够提高自己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界面,灵活地组合线条、图形、画面等,将一些比较抽象化、概念化的内容转化为直观、生动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概念之间的联系,或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如在教学有关电源、电阻等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展开物理教学。这一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电压表(0-3V)和电流表(0-0.6A)的基本读数方法,从而延伸到其他的读数方法,并灵活运用到其他的题目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呈现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且一步一步地展示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电路的短路、斷路,或者是电压表没有读数、跳到指针最大值的各种情况。这样一来,原本比较抽象和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就能够一目了然。

3.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场景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展示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还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但是在物理教学中,很多实验无法在课堂上完成,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实验过程,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如在教学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车辆在道路上的匀加速情境,或者自由落体的匀加速情境,而这些实验在课堂上是无法有效开展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给物理教学创新带来了较大的启发。因此,物理教师应围绕信息技术和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融合的目标,不断探究和实践,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利用知识点高中物理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画与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