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

2019-09-26 12:38李遵孝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师应习作作文

李遵孝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让很多教师感到压力很大,也让很多学生产生了很多困扰,不仅打击了学生作文学习的积极性,还阻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由此看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语文作文教学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艰难,最终双方都得不到预期的好成绩。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作文教学步入“两难”境地

在教学过程中,“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仅严重脱离了生活的实际,还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导致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也有的教师指导过于具体,束缚了学生自由想象的思维,导致学生的写作趋于雷同、缺乏创新、想象力,使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2.作文写作教学过于模式化

小学语文作文是一个难点,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学上,还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小学生喜欢玩耍、好动,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作文。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常常采用固定模式,就会限制学生写作的思路。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场合中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也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所以教师应灵活对待作文題材,发挥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教师指导能力弱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不仅会模仿别人的作文,还会参考网上的写作。但是,很多写作模板不切合实际,教师要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努力消除学生的疑惑,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写进作文里。

三、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写好作文,就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写作文,觉得写作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一些伟大的文学作品,用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描写某些事物,知道想写什么但不知道如何描述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取他山之石,建自我之屋。当学生拿到作文题目感到无人可写、无事可记时,教师不妨提醒学生不要去想惊天动地的大事、建功立业的伟人,想想日记里的小事和普通人,他们也可以闪烁出不一样的光彩。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语文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生活中的真事写起,一草一木皆可成文,一事一人皆有意义,只要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可以写成一篇优秀的作文。如在教学《鲸》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鲸的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后,上课时教师可以抽选学生诵读、展示。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甄选资料的能力,又能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

3.鼓励学生阅读,扩大阅读量

古有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阅读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同时,教师要因材施教,推荐的阅读书籍不仅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特点,不能超过学生的理解范围,否则将事倍功半。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经典童话、古诗、故事书等,如《安徒生童话故事》《一千零一夜》,可《红楼梦》等文学作品虽然属于经典,却不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所以教师要谨慎选择。

四、结语

总之,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更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工程。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写出一篇篇真实优美的作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指导和训练,才有可能获得丰硕的成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师不断探究、不断改进、不断实践,定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稳玲.巧抓契机引导学生习作[J].课外语文,2014,(22).

[2]伏蓉.合理利用语文教材提高学生习作水平[J].甘肃教育,2014,(21).

[3]梁彩霞.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五法”[J].甘肃教育,2015,(19).

猜你喜欢
教师应习作作文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习作展示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