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随想

2019-09-28 02:46李欣
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乡间记忆里思绪

李欣

淅淅沥沥的雨幕里,我站在乡间小路上,思绪如清冷的风游走在田野。

行走在洞庭之滨,没有姹紫嫣红的灿烂,也未见过粉墙黛瓦的典雅,目之所及皆是朴素的青黄色。可我却愿意在此做一个普通的行人,在山林和田野、屋舍和篱墙里,在一半懂得一半糊涂的呢喃里,从生意盎然的春走到如今天地寂寥的冬,将每一株未曾相识的草木记得清楚,再看着这朴实无华的色彩,孕育着庄稼人的淳朴与希望。

雨下得稠密了些,敲打着我的心緒。乡间的老房子多为木制,有些早已因久无人住而显得颓败不堪,然而这一座座的矮屋当真令人惊奇,越歪、越老,却好像越成风骨,越显姿态。瓦缝参差,苔痕恣意,白墙斑驳……湿漉漉的雨晕低了一切景物的饱和度,让古典的画意与现实完美契合起来,淋漓尽致地拓在我的脑海里。

冷雨里有行人离去,也总有游子归来。此刻的雨便像细密的针脚,将对故园的眷恋编织成羁绊,一缕缕牵引着我们回到了记忆深处的庭院。除去穿梭的人影,四周都是睡着的模样,鸡鸭在檐下抖落了一身的水渍,猫儿踡在炉边打着盹儿,平日间或可闻的虫鸣也归于沉寂。屋里开始生火烧饭,噼啪作响的火光映红了屋内四壁。迷蒙的天地间,似乎只有这一间小小的屋子,温暖而充实。

后院秋收后,已无丛生的庄稼遮掩,显得格外空旷,可记忆里纵深的房间,如今看来也不过是可以容身。鸟儿亦不复翻飞的轻盈,只从一树上扑着到另一树上栖着,惊落一树雨珠。唯有在那雾似的微雨里,笑闹追逐的邻家孩子,像极了每个人心里,那个自己童年的样子。

傍晚时分,潮湿的空气里不见夕阳,只有些暮色,在天边微微泛黄。一季的忙碌真正消停下来,沉淀成了村民们口中平实的谈资。晚归的鸡鸭结伴从堤岸鱼贯而下,像是跃动的诗句,一行行铺展开来。

夜幕渐沉,檐下那只白炽灯泡随着细碎的脚步声明灭几下,终于亮起,成了飞虫明媚的梦。万籁俱寂的夜里,虽偶有几声突兀的犬吠,却总扰不了人们自然平静的安眠。窗外隐隐有流水哗哗作响,昼夜不息奔向远方,就像那一株株树木,日日夜夜向上攀长。只是树木纵然最终繁茂成荫,根却始终植于同一方土地,就如我们虽经过许多的人和事,却只有故乡这样一个卑微朴素的起点。

人都已睡去了,村庄却醒着。它在岁月的灯火中伫立着,静待着一遍遍的磨洗与褪色。人们常在高谈阔论间遗忘了纯净的往事,常用现实数据的利刃截断细腻的回忆,而这一番流浪的尽头,仍有那一座座等候的村庄在现代文明的鲸吞里,固执地亮着归路上的粲粲星火。

一觉醒来,缱绻的万物还似昨日,却实是崭新的一天了。唯一不变的是桌上弥漫的烟火气融入外面的晨雾里,而后袅袅,不知化成了哪处闲散仙人的云烟。

肖尧留言

本文主要叙写了作者在乡村的所见所感,行走在乡间,捕捉到的那些平常的景致,再用稍加修饰的语言,将其表现出来:村庄的景色并不特殊,但因为作者在其中寻到了纯粹的情感与记忆,从而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与色彩。作者在自己的所见中,展现出的,正是乡村独有的质朴与闲适。而这引起了作者的隐忧:当人们投身于现代文明中时,我们又将从何处再寻得往事与回忆呢?由此,作者所描述的村庄便不止于美景,它是一段经历的承载者,是我们经行过千山万水后,心中不变的归处。

创作感悟:

我曾阅读过许多写故乡的文章,却总缺乏一种切身的感悟,而如今当自己想要提笔赞美一番记忆中的乡村时,早已备好的繁复辞藻也尽失色彩,因为记忆里的乡村真的是无甚特别之处的。它既无江南水乡的典雅,亦无北方古宅的厚重,如此我觉得倒不如简简单单描绘出自己的所见所感好了。初时脑海中不过是些浅浅的意象:老屋、炉灶、庭院、暮色……这些寻常的景致,我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遍。而后随记忆溯源寻找,思绪游走处的画面逐渐涌上了笔尖,整篇文章就是这样纯粹由思绪牵引着行进的,没有什么刻意要渲染的,我想,我的情绪,也是蕴于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之间的。每一座乡村都承载着一份眷恋,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记忆里的村庄同我所见的一样:草木繁茂,矮屋错落,偶尔会下一场迷蒙的雨。白天我行走在这样的乡野间,夜晚内心泛上一种强烈的不舍。睡梦中的村庄无比安静,但我总觉得在这自然与平静中,村庄正经历着改变与消逝,而终有一天,一些记忆我将无法追寻,所以这种在乡村中的体验愈显珍贵。我想引起一种共鸣:故乡从不是因为美而让人记忆深刻,而是因为不曾忘却,它才永远鲜活。

(李 欣)

猜你喜欢
乡间记忆里思绪
思绪
秋雨的思绪
风吹皱了思绪
乡间小路
无 题(1)
大都市
记忆里的旧光阴
等腰直角三角形让我思绪飞扬
乡村音乐家
乡间(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