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意义

2019-10-14 11:58董均坤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

董均坤

[摘   要]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性。文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家国情怀的概念,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四大重要意义:1.有助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有助于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有助于推动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4.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使中国成为世界一流的具有影响力的、有担当的以及负责任的国际领导大国。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培养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2-0076-02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家国情怀,那么什么是家国情怀呢?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意义是什么呢?

课程标准指出,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也指历史学科教学中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国情怀在当代具体包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

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意义是什么呢?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有助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代中国在宗法制的影响下形成了“家国同构”的政治局面,将家庭、家族与国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无数炎黄子孙逐渐形成了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人文关怀,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等,都体现出了家国情怀的境界。这种关怀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论述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也是家国情怀的具体追求,故今天高中历史教学中所提及的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和平崛起的今天,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围堵中国,企图分裂中国、遏制中国崛起的严峻形势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强调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既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有助于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二、有助于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家国情怀的内容之一就是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一情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面对列强侵华不断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际,不断激励近代中国先进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而奋斗。例如周恩来总理树立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目标;毛泽东同志提出“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周恩来在强大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推动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

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著名的科学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的钱学森,在强大的爱国心驱使之下毅然辞去美国高薪工作,回国为祖国奉献,成为“两弹一星”的开拓者,成为中国载人航天的奠基人,“中国导弹之父”,是我国科学发展的领头羊,国家的骄傲。在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饱满的热情、浓厚的家国情怀思想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前进。由此可见,家国情怀在近现代历史上对促进中华民族的独立,激励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故在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培养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有助于推动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

家国情怀是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出对高中历史课程所承载的培育和涵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和深切期望,是历史课程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家国情怀素养不仅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而且是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中的最高层级,是历史教育的根本旨归,在五大核心素养中居于核心地位。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围绕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开展诗词朗读、书法、演讲、作文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比赛,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贯彻中共十九大强调的“立德树人”目标,促进新时代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

四、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使中国成为世界一流的具有影响力的、有担当的以及负责任的国际领导大国

家国情怀不仅强调对自己的国家、民族要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也强调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正如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中共十九大更是宣示了中国愿同各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2017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决议呼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其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说:“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同有关各方多次深入交换意见。我高兴地看到,这一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欢迎和認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我希望,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

而实现这种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全人类的人文关怀,就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人才,这种人才哪里来?从我们今天的教育中来。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不断发展的21世纪,在中国已经和世界密切联系成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时代,只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强化家国情怀的思想意识,使学生具有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综上所述,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信念系统,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它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的培养。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21世纪时代发展的要求。

(责任编辑 柳   紫)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