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从图片中走来

2019-10-14 11:58丁维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历史图片历史与社会文化自信

丁维

[摘   要]历史图片中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挥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作用。文章从图片与课程、图片与课堂、图片与传统文化、图片与家国情怀四个方面对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历史图片;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2-0063-03

历史图片在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资源,它直观、生动、形象,可以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教学中如能恰如其分地利用历史图片,对于历史现象的描述、解释都大有裨益。但是在实际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历史图片往往被忽略,被当成历史插图欣赏,不加讲述。历史图片成了徒有其表的花架子,其对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功能未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本文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历史图片的教学进行探索。

一、小图片,大课程

悠久的中华文明给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文化瑰宝,如史书、文物、绘画、雕塑、照片等等。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获取,解读其中蕴含的丰富信息,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收历史信息,从而引发慎思,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历史图片类型繁杂,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历史与社会中的历史图片分类为书法、绘画、雕塑、篆刻、戏曲、名人画像、照片等等。

2013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教科书中国古代史部分的插图分类如下 :

“必须高度重视图片史料的功能及教材中图片的运用。我们不再使用‘插图的说法,而将图片资料作为历史的组成部分,以提升图片的功能;还要注意挖掘静态图片资源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注重对图片资料寻疑设问,培养观察、分析能力。”[1]教学中,历史图片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它本身是学习目标,不是教学的装饰品。

以历史图片为教学载体,借助历史信息,能帮助学生原汁原味地接触历史本来的面目。古丝绸之路上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林则徐抵御外敌的民族气节……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李大钊认为:“从情感方面来说,历史与诗歌有相通之处,如读史书读到古人危急存亡之秋,能够激昂慷慨,不论他是文人武人,慨然出来,拯民救国。我们的感情,都被他激发鼓动了,不由的感奋起来,把这种扶持国家民族危亡的大任放在自己肩头。” [2]

二、小图片,大课堂

《通治·图谱略》记载“左图右史”。在教学中运用历史图片,可以立体地展现出过去的辉煌与痛楚。历史图片的解读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看到了什么”,以时空为序获取相关的历史信息。第二步,为什么?分析“图片说明了什么”,将历史图片与文字结合起来,理解图片蕴涵的历史信息。第三步,怎么办?引发学生思考“想到了什么”,实现情感的升华,使学生由表及里探源中华文明。通过实践的探索,我们提出了“4+”课堂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的基本流程。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笔者尝试以 “4+”为模式,以“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方式,解读历史图片,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内化历史文化。“4+”模式将课堂分为四个环节:①初印象。从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一般包括作品的名称、作者、年代等等。学生初步接触图片,直观感受文化带来的视觉冲击。②深挖掘。在欣赏图片的基础上,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或研究方向。③慎辨析。围绕学生提出的困惑或研究方向,师生共同进行整理、归纳。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史料的分析、探讨,然后通过多种形式展现本组的研究成果。本环节看图片的关键是要抓住重点,即所谓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最后通过小组的自评、互评、集体评来提升学生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图片相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究,达到揭示历史本质和规律的效果。同时,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探究、项目承包等方式,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将思维和方法内化于心,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④谈感悟。通过历史图片的解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实现升华,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由此可见,历史图片可以用来承载教学,充分展现过去的辉煌与苦难,启迪时代的发展。

三、小图片,大桥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和根脉,是中华文明5000多年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在任何时期的历史和社会教学中都不容忽略。教材中的历史图片,正是连接抽象历史和具体现实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正确运用历史图片開展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触摸到神奇瑰丽的千年历史,感知丰满厚重的传统文化。

以《寻秦记——秦兵马俑》为例,教师可以以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52页“图3-10兵马俑”为载体解读秦帝国。我们没条件触摸历史文物,也不可能置身于真实的历史场景中,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走进历史时代,置身历史场景,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蒋勋关于艺术的解说为:“艺术是一个在物质中发现生命的过程。别具慧眼,就可以在一块石头中看到伟大的雕刻;别具慧耳,就可以在风动竹篁的声音中听到箫笛之美。物质的材料等待着艺术的心灵去点醒,去被赋尊贵的生命。”四小组立足秦兵马俑的图片,从不同角度解读历史事物,锻炼了学生的历史辩证、求证思维,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观。从欣赏到探究,一步步去剖析秦兵马俑,我们被它的美、它的雄壮所折服。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历史瑰宝,一朝醒来,震撼了全世界。通过这节课,我们探寻到了秦兵马俑的艺术之美、雄壮之美、细节之美、工艺之美,这就是历史之美、中华文化之美。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历史图片来印证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这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充分并合理利用历史图片。历史与社会课程面对的是初中的学生,这更需要教师将直观的历史图片与抽象的历史史料有机结合起来。尽管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增强文化自信的载体还有很多,但历史图片可以增强文化自信的功能不容否认。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只有把历史图片与其他资料有效地结合起来,选取适当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才能让历史图片发挥出最大的功能,充分激发出我们的文化自信。

四、小图片,大情怀

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认为:“所有用于研究、解说历史的图片都是历史图片。而任何图片,都可以从历史的解读去进行研究。图片与所有的文字、人物、事件一样,一经产生就已经成为历史,它的身上就已经直接或间接带有历史信息。”比如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49页图3-4“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律令”。在湖北云梦,有一个叫喜的秦朝基层官吏,他在竹简上一丝不苟地记录着他每天的工作,或许他并不清楚自己的这一举措会有什么历史价值。但在数千年后,随着考古发现,大量竹简的出土,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秦帝国崛起的珍贵历史资料,而且充分展现了先秦基层官吏“择一事,终一生,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平凡而伟大”的质朴情怀。正如《国家宝藏》中所述,正是因为他的勤奋,他的敬业精神,我们才有幸感受到这个时代的兴起和秦帝国的崛起。以这种方式对待自己工作的人,是伟大时代最生动的人,但也是最微小的脚注。这些历史图片带我们领略了千古传奇,并触动着学生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我们需要从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解读图片。只有充分利用图片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来了解、分析历史现象,才能体会到历史图片的价值,最终达到古为今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效果。

[   注   释   ]

[1]  李大钊.李大钊史学论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2]  黄牧航.中学历史教材图片设计的理论与实践[J].历史教学,2001(9):25-30.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历史图片历史与社会文化自信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
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