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骶韧带高位悬吊术治疗64例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10-18 01:03河南省确山县中医院463200刘亚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分度高位韧带

河南省确山县中医院(463200)刘亚丽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我院子宫脱垂患者64例,年龄31~48岁,平均(37.63±4.24)岁;孕次1~5次,平均(3.07±1.42)次;产次1~3次,平均(1.90±0.84)次;盆腔脏器脱垂定量检查(POP-Q)分度:Ⅳ度6例,Ⅲ度22例,Ⅱ度36例。

1.2 方法 患者均采取腹腔镜下子宫骶韧带高位悬吊术治疗:选取全麻、膀胱截石位,首先对伴有宫颈延长患者施行宫颈截除术,具体方法:以直角阴道窥具显露宫颈,并牵拉宫颈实施牵引,测定子宫腔深度及屈度,于宫颈内水平应用电刀截除部分宫颈,创面进行电凝止血;而后施行腹腔镜下子宫骶韧带高位悬吊术:腹腔镜放置于腹腔中后,先采取腹腔镜镜下宫骶韧带悬吊,在腹腔镜下探查盆腔有无粘连发生,牵拉骶韧带,充分显露两侧输尿管走行,将输尿管游离至骶骨岬约4cm位置,以1-0号可吸收缝线缝合两侧宫骶韧带附着位置下3cm,缝合至宫颈后方的骶韧带起始处,拉紧缝线并打结;对同侧输尿管走行与蠕动情况施行探查,对部分患者可同时以可吸收缝线缝合两侧宫颈韧带及直肠浆膜层,将子宫直肠陷凹封闭;对需修补阴道前后壁、阴道穹窿者采取修补术。

附表 比较本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各POP-Q分度指标点测定值(±s,cm,n=64)

附表 比较本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各POP-Q分度指标点测定值(±s,cm,n=64)

时间 Bp Ap C Ba Aa术前 -0.33±0.15 -0.35±0.13 2.62±0.19 2.79±0.72 1.62±0.37术后6个月 -2.68±0.29 -2.84±0.37 -5.76±0.81 -2.74±0.46 -2.86±0.57 t 57.581 50.794 80.578 51.779 52.740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3 观察指标 ①本组患者手术情况;②本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③术后采取6个月随访,统计本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Bp、Ap、C、Ba、Aa等各盆腔脏器脱垂定量检查(POP-Q)分度指标点测定值。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1.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8.6~82.4 min,平均为(63.76±13.41)min;术中出血量为36.2~89.4 ml,平均为(52.58±13.07)ml;住院时间为3.4~7.1 d,平均为(5.27±1.13)d。

2.2 并发症 本组患者出现性交痛1例,新发尿失禁1例,大腿与臀部疼痛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5%(4/64)。

2.3 各POP-Q分度指标点测定值 本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POP-Q分度的Bp、Ap、C、Ba、Aa等各指标点测量值均较术前下降(P<0.05)。见附表。

3 讨论

外科手术为子宫脱垂重要治疗方法,传统手术方式有曼氏手术、阴道后路悬吊带术、骶棘韧带固定术等。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进步,腹腔镜下子宫骶韧带高位悬吊术被逐渐引入子宫脱垂治疗中,显示出了恢复快、创伤轻等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3.76±13.41)min、术中出血量为(52.58±13.07)ml、住院时间为(5.27±1.13)d、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且术后6个月时POP-Q分度的Bp、Ap、C、Ba、Aa各指标点测量值均低于术前(P<0.05),与张青冬等[1]研究报道基本一致。说明采取腹腔镜下子宫骶韧带高位悬吊术治疗具有创伤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腹腔镜下子宫骶韧带高位悬吊术可应用患者自身筋膜、韧带组织为支持结构实施盆底重建手术,对子宫骶韧带施行有效固定,使子宫恢复正常解剖位置,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其能避免因网片造成的突出、暴露、侵蚀等问题,可保留子宫、保障患者性功能;同时,腹腔镜辅助下可对手术区域进行放大,视野较清晰,利于术中精准操作,减少血管及神经损伤,术中出血量少,且腹腔镜下人手不需进入腹腔,对腹腔脏器干扰少,创伤轻,利于加速患者术后恢复[2]。

综上所述,子宫脱垂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子宫骶韧带高位悬吊术治疗具有创伤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分度高位韧带
1~2月煤炭价格高位震荡 未来仍存较强支撑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高位算起更方便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牛肉价格居高位 挖潜提升自给力
短期内麦价或高位趋稳
周向定位旋转分度钻模设计
三齿盘定位分度工作台的设计研究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新型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啮合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