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9-10-18 01:11广东省东莞市桥头医院523538陈秀容陈清丽莫沛仪练小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3期
关键词:供应物品消毒

广东省东莞市桥头医院(523538)陈秀容 陈清丽 莫沛仪 练小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2018年4月参与供应室管理工作的医护人员12名,根据实施管理方法不同时间段进行对比;女性工作人员有12例,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7.5±15.5)岁,包括护理人员2例、专职消毒人员9例、护工1例。

1.2 方法 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前均行常规管理,包括对格式的日常清洁、整理、消毒、安全与素质管理等方面[1]。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则包括以下方面:①安全评估。对当前消毒供应室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与评估,包括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工作态度消极、规章制度不完善、操作方式不准确等因素,这都是影响工作质量的直接因素。另一方面,在对回收药用物品的处理上,检查机制不够严格,导致容易发生感染;而消毒设备没有及时更新,使得消毒效果不佳,且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也会使得工作质量降低。②安全管理。首先明确责任,对当前消毒供应室中的工作范畴与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来划分其工作责任,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同时明确护士长的管理责任,制定全面的管理责任目标,并提高自身监督与管理意识,对消毒供应室中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并提出管理目标与计划。其次加强专业培训,组织所有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并由高年资人员对低年资人员进行一对多的讲解与探讨,从而提高其专业技能;同时建立起日常工作表,对其中的工作内容做到标准化进行,继而提高工作质量。最后建立管理小组,以护士长为领导建立专业管理小组,并对组内成员定期进行常规抽查,并根据其结果来安排工作,确保工作安排合理化,提高工作质量。③完善操作流程。建立起完善的医用物品消毒、发放流程,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依照规章制度进行,包括对回收物品的处理、不同物品的分类、物品清洗、打包等环节,均要做好卫生管理,并佩戴相关的防护设备,减少感染发生;同时加强对工作效率的检查与标识警示,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附表 两组患者经护理管理前后质量评分(±s)

附表 两组患者经护理管理前后质量评分(±s)

(n) 护理质量评分 物品供应质量评分时间 例数实施前 12 83.2±2.1 86.5±1.4实施后 12 94.5±2.4 97.1±0.5 t 18.750 37.730 P 0.000 0.000

1.3 评判标准 观察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前后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自拟考核表,对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分值越高,则护理质量越高)、物品供应质量(随机抽取40份样品进行质检,对其取放时间、补充时间与完整率等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值越高则物品供应质量越高)与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在对无菌物品消毒与医疗用品回收上出现的失误)的发生[2]。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用SPSS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x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前后质量评分比较消毒供应室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后,其护理质量与医用物品供应质量对比实施前明显提高,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 在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之前,消毒供应室不良事件发生8例(28.6%),自实施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2例(7.1%)。对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后可得知,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后,消毒供应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减少,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消毒供应室自实施安全护理管理模式后,对比未实施前,其护理工作质量,包括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风险意识、安全识别能力及服务态度等大大提高,且在对医用物品的供应质量上,也有了明显提升;这也进一步降低了消毒供应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提高工作人员防范意识及其消毒供应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对医疗服务水平的满意度。因此将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应用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与护理管理质量,并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这对于改进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有着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供应物品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称物品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