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相关思考

2019-10-20 03:25刘楠
辽宁经济 2019年6期
关键词: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管理

刘楠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针对煤矿企业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展开深入研究,先提出了煤矿企业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然后重点总结了几点发展建议,如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加强设备管理工作、加强成本管理、加强仓储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等,旨在通过加强煤矿企业管理,不断增加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可行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煤矿企业 管理 经济效益

现阶段,国际国内的煤炭形势对煤矿企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煤炭价格下降幅度比较快,市场的萎缩状态较为显著,进一步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局势,煤矿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面临严峻的经营压力。基于此,煤矿企业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据较高的地位,必须要不断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大内部管理力度,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管理水平,确保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将企业各项所需成本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为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创造有利条件,为煤矿企业赢取更多的竞争优势,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一、煤矿企业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1.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现阶段,在采暖季煤矿企业需要投入的人力比较多,这在煤炭开采工作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但在矿工数量有限的影响下,极易出现生产停滞现象,若煤矿企业过于注重矿工的招收,一定程度上会使企业用工成本的大幅度增加,甚至导致生产效率停滞不前。因此,煤矿企业要将相应的工作流程制作出来,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力度,实现对企业人力成本的有效控制,不断提高煤炭开采流程的优化程度,从而在整体上为企业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2.有利于有效控制煤矿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煤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投入的资金比较多,这在煤炭开采和行政管理等方面支出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如果煤矿企业销售收入不改变,可以对成本支出规模进行控制,确保煤矿企业经营利润的稳步提升。因此,煤矿企业应加强成本预算管理制度的构建,实现对成本费用支出水平的有效控制,尤其是在生产车间这方面。借助成本预算考核和差异化分析等将各个车间和员工的成本预算管理意识提升上来,进而满足企业成本费用的节约化需求。

3.有利于不断提高煤矿企业资金配置的合理性。煤矿企业管理层,要对相关管理模块进行应用,如人力资源、固定资产以及成本预算等,全面监督和管理企业。煤矿企业要对当年预计的煤炭销售量进行深入分析,对各项成本费用支出规模进行合理化控制,各个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要结合预算管理目标,对调剂资金使用进行合理化控制,确保资金使用效率的稳步提升,并不断提高煤矿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

二、煤矿企业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建议

1.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企业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有效分配和控制企业各种资源,为组织和协调企业各项生产活动创造一定的便利性,更好地完成生产经营目标。在煤矿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企业内部预算控制,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另外,还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对各个生产车间成本费用支出水平进行控制,防止各个部门浪费不必要的资金,在各个部门沟通和交流的带动下,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一是煤矿企业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财务管理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并明确各项收支预算指标,集中整合企业经营目标、预算管理目标等。二是提升预算指标的可行性。财务部门既要注重预算指标的制定,也要深入分析和对比好预算执行结果,找出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并结合成本差异分析结果,不断对预算指标数据进行修订和完善。

2.加强设备管理工作。对于煤矿企业维修人员来说,树立预防性维修意识至关重要。其中,要对设备故障进行有效检测和分析,不断提高普修计划的合理性,更好地完善设备保养工作,充分掌握设备优化状态,将普修计划执行到位。在企业设备管理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的作用比较显著,在设备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对在线检测和点检技术等,不断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和共享性,得益于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可以充分掌握设备运行状态,为管理人员管理和维护设备提供一定的便利性。此外,还要不断完善在线检测系统的技术标准,整合各种设备管理资源,统一数据库的格式,确保良性循坏系统的形成,不断提高设备检测和维护的一体化水平。

3.加强成本管理。现阶段,市场竞争局势愈演愈烈,煤矿企业要将传统成本管理思想摒弃掉,树立长远化的成本管理思想。另外,还要基于战略性视角加强构建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将企业成本支出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在煤矿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要想降低企业成本,就必须要注重提升运输效率,借助优化运输效率不断提高配车量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企业运输次数降至最低,给予装载效率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企业员T和管理人员也要树立成本控制意识,确保人员履行好自己的权责义务,实现企业生产成本的顺利降低。

4.加强仓储管理。一是要加强材料保管制度的构建。煤礦企业管理者要加大保管制度的执行力度,引导企业各个部门严格执行材料保管相关制度,确保材料使用效率的稳步提升。二是要安排专人加强材料的盘点。对于盘点结果,要确保企业管理者所熟知,如果保管部门和使用部门在人为因素下,导致材料缺失现象的出现,要追责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三是要加强构建材料领用、报废审批制度。保管人员要填写相应的领料单,并获取部门领导的审批和同意,防止在材料领用中出现随意性行为。

5.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煤矿企业要加强构建定编定岗定员制度实施对人员的管理,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实现对员工工资的科学化分配,以免影响到员工切身利益。将相关指标和员工工资收入结合在一起,如安全、出勤以及质量等,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兴趣,同时将企业生产成本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确保生产效率的稳步提升。加强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可以对企业人员工资总额进行控制,不断优化煤矿井上、井下工作,合理制定直接和辅助生产环节的比例,将人员过多或不足等现象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深入分析各个岗位的员工专业技能需求,不断提高员工分配的合理性。此外,还要对生产进度进行深入分析,合理优化工作面作业,为企业生产效率创造提升的条件,并进一步提高煤矿生产工作的规范程度,实现对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6.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煤矿企业在选择绩效考评方法过程中,必须要与合理性要求相符合,深入分析全面预算管理的完成情况,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结合煤矿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额收入以及总利润额度等,而且还要对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控制好预算数据和实际数据之间的差异性,确保预算准确性的稳步提升。一般来说,相关项目的特殊性比较显著,尤其是对改造技术的专项费用、环境保护费用等,因此在考评过程中要对这些费用进行深入分析和考查。另外,要想提升员工奖惩的科学性,就必须还要加强构建考核体系和薪酬制度,遵循公平性和公正性等原则,将目标战略落实到位,以此来评价预期的生产经营业绩。

三、结束语

总之,煤矿企业要想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要注重加强内部管理,这是毋庸置疑的。由本文可以了解到,煤矿企业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两者共同作用于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管理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研究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