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的桥

2019-10-21 09:57马鸣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诗云雕花碧波

马鸣

江南的桥依水而生,生来便是风景,是水乡不可或缺的元素。伫立在水乡江南的桥,古朴优雅,独具一格。陆放翁诗云:“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烟柳画桥,桥身掩映在柳枝间,隐约着难以言说的雅韵。一桥一柳,一桥一水,道不尽的风情,诉不完的缠绵。

《说文解字》注:“桥者,乔也。竖为高大乔木,横为桥,连通水之两岸。”杨柳拂堤,碧波轻泛,一架石拱桥仿若飞虹横跨水上,典雅的江南景致更添韵味。桥上的雕花式样繁多,有亭亭的花、娇啼的鸟、开屏的孔雀、端立的麒麟,还有凌空翱翔的飞龙、华美耀眼的凤凰……各式各样迷人眼球的雕花,不仅精美细致,栩栩如生,又与周围的景物紧密相融,浑然一体,点缀着清丽的水墨山色,生动和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水乡人家的生活围绕着桥展开,“小桥流水人家”似乎是江南最好的写照。江南的桥,犹如一泓新月,曲线柔和,虽不陡峭,但形制优美灵动。不只造型美觀,其中蕴藏的意境更美。四时之景不同,乐亦无穷。

春季江南多雨,诗云:“杏花春雨江南”。小桥下的流水缓淌着光阴的话语,呢喃着江南的杏花春雨。朦胧烟雨里,碎雨如同碎玉,消融在飘飞的衣袂上,不留痕迹。驻足江南的雨中看江南的桥,水汽氤氲下的桥越发灵秀,青色的桥板在积年累月的踩踏下变得十分光滑,孤独而清幽。人间四月,眉目成画,欢情不过这几许方寸之间。若有行人步履匆匆走在桥头,却无一丝惊慌之感,这是属于江南的桥独特的魅力。

夏日黄昏,细雨蒙蒙勾起荡漾不停的碧波,将精美的雕花投射其上,伴随着荷浪翻涌,莲蓬俏舞,粉墙黛瓦,水月乌篷,这样的景致,岂不美轮美奂?秋色斜阳,晚霞和着桥的倒影,在水中映照,温柔且鲜亮;冬雪素裹,桥身仿佛换上了一身白色的旗袍,在银色的世界里分外窈窕,赏心悦目。

踏上江南的桥,仿佛隐隐可见行走在雨巷里丁香一样的姑娘;隐隐可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一把油纸伞撑起一段美丽的故事,更撑起了独属江南的淡淡的忧伤和难掩的哀愁。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江南的桥,它是镶嵌在江南大地上的明珠,或婉约、或恢宏、或精巧、或粗野,多姿多态,淡泊而迷人,仿佛用古朴优雅的笔墨勾勒出的一幅水彩画。风雨变幻,时光曼妙,沧海桑田浸润过的那些桥石,默默承载着江南的过往,见证着江南千百年来的辉煌沉浮,诉说着独属江南的传奇故事,是岁月最珍贵的馈赠。

猜你喜欢
诗云雕花碧波
秋 景
树干雕花
On Edith Wharton’s Feminine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Images in The Age of Innocence
《IV诗云》
点绛唇·莲
碧波荡漾珊瑚海
浣花笺上月下柳
纸杯变身雕花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