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园校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10-21 06:44张益玉
视界观·上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监督机制管理机制

张益玉

摘    要:园校实践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校园实践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实践指导水平不高、基层研究意识不强,实践基地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主动实践意识不积极、问题意识不强等。通过建立和完善园校实践监督机制、管理机制、交流机制可以提高园校实践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园校实践;监督机制;管理机制

一、园校实践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1]园校实践是指幼儿园与高校之间协作、共建,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一种基本途径,园校实践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教育见习可以进一步培养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见习可以让学生尽早熟悉幼儿园一日活动,了解幼儿教师教学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育见习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不仅非常必要,而且越早进行效果越好。[2]

二、当前园校实践的现状

(一)园校实践制度化

通过调查发现,各学校都及时构建了“点面结合、分层推进、院园协作、理实一体”见实习新方案。[3]当前各学前教育专业都把园校实践作为教学制度明确写进了教育教学计划中,并且明确规定了具体学时,实践的学段,实践的时间安排,实践的具体内容。这些都体现了校园实践的制度化,为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制度的保障。以某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大一下学期,必须安排一天的保教见习活动;大二上学期,必须安排一周的保教见习活动;大三直接进行一学年的保教活动。这就为学生的上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园校实践深入化

1.扩大了合作园的规模数量

当前,为了保障学生的园校实践效果,各学前教育学院都注重于与地方各公办、民办幼儿园的合作,从而深入推进园校实践的实效性。以某高校学前学院为例,在近7年学前学院的发展中,该学院与所在市的100所公办、民办幼儿园建立了实践合作契约关系,让近100所幼儿园成为了自己的实践基地,为该学前学院的3000多名学生提供实习、见习的平台。校园实践基本慧及到每一个学生。

2.推动了山村幼儿园的发展

让学生走入基层,参与实践、参与保教工作,为实山村幼儿园带去了新的生命力、新的保教理念、保教方法以及当前学前教育的前沿教育思想。为相对落后、闭塞的山村幼儿教育发展带去了希望。也是2020年脱贫攻坚教育扶贫的重要任务之一,没有农村幼儿教育的崛起,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普及、教育公平。

3.加快了学前科研成果的转化

高校教师走入基层,一方可以把自己的科研帶入一线幼儿园,提高当地的学前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基层的教育问题着手,进行新问题的研究。进一步解决当前农村学前教育遇到的具体问题。从而形成让科研带动农村发展,让自己的科研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三)园校实践学生化

1.促进了学生社会性的完善

学生在学习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只有个体真正地参与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以后,才会对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的的关系有深刻地认识,从而让个体的社会性得到明显地提高。真正参与到社会建设中。个体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体现才算是真正的发展。

2.推进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在进入社会之前,大学生的生活都是在学校里度过,时间大约为18年左右。学校生活的漫长性,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他们无法知晓和检验自身的价值究竟在哪里?究竟有多大。而通过园校实践让学生,真正懂得了自身的价值,以及将来的努力方向,让学习的实效性得以充分地体现。

3.构建了学生正确的教师观

教师观的形成不是在课堂上,不是高校里,它更多地应该在幼儿园里。当学生与幼儿相处的时候,他们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教师。在幼儿园里,面对孩子的依恋行为;孩子的多动行为;孩子的攻击行为;孩子的抑郁表现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如何去应对,这时形成的教师观,才是真正的教师观。

三、当前园校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方面

1.监督机制不健全

虽然,很多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实践制度,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监督和执行力方面却不够严格。

2.统筹安排不灵活

在安排学生方面,教务部门本应该进行合理统筹、灵活安排,但是在安排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3.学生分组不科学

把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安排在一块儿,在具体地点实践中不能很好地配合好工作,甚至出现内部闹矛盾的事情发生。

(二)教师方面

1.基层意识不强

教师不能站在实践来自于基层的角度思考问题,也没能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来思考问题。

2.指导能力不足

部分教师不屑于去幼儿园有一个致命的软肋就是自身的实践能力不足,从而导致的实践指导能力不足。

3.实践知识不够

部分教师满足于自己在大学里的知识,对社会实践知识不重视,也不虚心学习,对保教实践知识显得十分地脆弱,他们的实践知识远远跟不上园校实践的需要。

(二)学生方面

1.主动做事不够

在见习中部分学生不能主动找事,被动于幼儿园的安排。由于自身学生角色的束缚,他们很难很快地融于幼儿园里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他们在学校里的胆怯、含羞、缺乏自信等在幼儿园里都有所体现。

2.问题意识不强

不知道去幼儿园见习什么,这几乎是很多学生的共同问题。她们在幼儿园找不到问题,提不出问题,她们不知道,自己去幼儿园的目的是什么,她们也不知道该向幼儿园里教师求得什么帮助,或者向见习带队老师获得什么保教方面的知识。

3.操作实践欠缺

很多学生到了幼儿园才发现部分操作性课自己根本就来不会,这主要集中体现于:儿歌弹唱、手工绘画、歌舞动作等。另外,在具体游戏的指导中,他们也是呈现出一知半解的水平。比如:体育游戏的设计、表演游戏的设计、角色游戏的设计等,她们比较的欠缺。

四、当前园校实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见习人数规模太大

见习人数太多,而实训基地比较少,当前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几乎是主打专业,在招生规模比较多,从现实上造成了实训基础的不足,尤其是离高校很近的幼儿园不多。以某高校的学前实训基地为例,虽然他们实训基地有100所,但真正能近距离为该学院学生提供实习的幼儿园却只有30所左右,因为还有更多的幼儿园是在距离较远的区县或乡下。

(二)教师去园时间太少

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经常去幼儿园,因为各高校教师的教学量比较大,日常工作比较多,

还有部分教师兼职行政工作,这就导致了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幼儿园。这为教师园校实践的效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近距离实践基地不够

近距离实训基地数量的不足,让学生的见习变得很艰难。他们往往是50人左右共同拥

有一所幼儿园,然后是7-8人在一个班级里见习,有的甚至是10人在一个班级里,这样实训的效果很不明显。而且也讓幼儿园的负担不小,幼儿一下子看到这么多陌生面孔也有不多的不适。

五、改进园校实践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实践监督机制

坚强监督机制是当前园校实践的主要问题,对部分教师的不负责行为进行问责制,同时,规定严肃认真地写好园校实践记录、园校实践报告,对不能认真完成以上两项任务的教师进行约谈制或者进行教学工作考核不合格处理。同时,在园校实践中,应该让学生对教师的实践指导进行评价或对教师的园校实践情况进行监督或打分。

(二)健全园校交流机制

加强实践基地与高校的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交流。当前,高校教师去幼儿园的时

不足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另外,还应该让幼儿园的教师来高校给学生上课,多与学生互动,把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多介绍给学生。尤其是幼儿的所思、所想、所做。还应该包括当前家长对幼儿的期待,社会对幼儿的要求等。

(三)构建实践灵活机制

灵魂实践机制是指可以在不同的学习时段安排学生去幼儿园,可以化整为零,让1000名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时段去幼儿园。当前都是集中安排在某一时段去幼儿园,这样学生太多,幼儿园压力太大,见习效果不明显。通过,灵魂机制让学生分期、分批地去,随机地去效果会更加地明显,学生的参与度也更高。

参考文献:

[1]陈永明.教师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廖红.从国外教师教育现状看我国教育实习模式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43 -45.

猜你喜欢
监督机制管理机制
浅谈35kV总降压变电站运行管理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广州花都某地村级财务公开问题研究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