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线电监管技术设施标准化工作现状

2019-10-21 10:26杨骁
科学与信息化 2019年2期
关键词:无线电标准化

杨骁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无线电技术发展越来越好。现阶段,国家信息化发展,在无线电领域也迎来了新挑战,基于实际,从实践分析,不对融合互联网平台,重视发展,是提高无线电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下面通过简要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于无线电的高效监管水平。

关键词 无线电;监管技术;标准化

引言

无线电频谱是国家的战略性稀缺资源。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加快实施,下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车联网、工业控制系统等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无线电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经济社会对无线电频率的需求不断增加,频谱资源日益紧张,电磁环境日趋复杂,对无线电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线电监管技术设施作为无线电管理工作主要的技术工具,在无线电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 实施“互联网+无线电”管理的必要性

为保证无线电管理的质量,保证增强无线电产业管理的水平,我國引进了“互联网无线电”的新型管理概念。其与传统的无线电管理模式存在截然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全新的管理方式,进行简政放权,通过互联网的便利性,增加无线电产业的应变能力。应当从管理人员开始,逐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新型思想认识,将传统的管理职能转变为服务型职能,增加全面统一的工作管理概念,创新无线电产业的现行管理模式。当前,有经验的工作管理人员对互联网技能掌握并不熟练,对工作的进展难实现收放自如,以此必须要予以重视,通过专业的培养教育,实现管理网络化。根据时代的变迁,信息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来看,无线电必将改变电信的发展模式,朝向微功率化、高频段趋势、宽代形式的方向前进。对此无线电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完善,实现对当代需求的满足[1]。

2 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总体情况

我国从“九五”至“十二五”期间,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设施建设力度有目共睹、成效显著。截至“十二五”末,我国逐步建成、升级、完善了31个省(区、市)联网运行的全国无线电管理信息网,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查询;建成短波监测网和卫星监测网,实现了C/Ku频段静止轨道卫星东经10度至东经180度的监测覆盖;建成覆盖全国63%县级以上城市的VHF/UHF固定监测站2522个,配有移动监测车1106辆、可搬移和便携式设备6731台(套),形成了固定与移动相结合的无线电监测网络,基本满足重要区域20-3000MHz频段的监测需要;部分省(区、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建成较为完善的无线电设备检测实验室,基本具备了对在用无线电设备发射特性检测的能力。这些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在重大活动、重要地域、重要时期、重要业务、重要频段的无线电安全保障以及无线电干扰查处、日常无线电监测和维护电波秩序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支撑[2]。

3 当前无线电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无线电管理过程中“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在无线电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信息采集、发布缺乏统一原则、缺乏统一标准、缺乏具体指标及口径的问题。这一方面降低了无线电的管理质量,同时也严重制约了政府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能力。而很多无线电公司中,也同样缺乏信息共享能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最终造成了信息孤岛现象。受管理体制的因素影响,无线电管理中的数据来源一直比较混乱,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长时间以来,相关管理部门在对无线电监测管理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但是由于缺乏统一标准,数据内容与格式之间格式比较多样,因此数据源头便形成了应用壁垒,这加重了信息孤岛的严重性。另外,各信息管理部门之间缺乏统一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导致数据模型不统一,且信息发布机制建设比较落后,无线电信息在采集、回收、整理、反馈等多个环节存在消极化、形式化、极端化等问题[3]。

4 无线电监管技术设施标准工作建议

4.1 完善无线电监管技术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分支

当前无线电监管技术设施主要包括无线电监测网、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和无线电设备检测实验室,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应围绕这三方面展开。此外,考虑到军民融合、军民共用进程的不断深入,无线电监管技术设施测试验证工作的正式开展,超前做好相关设施建设的规划和标准预研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建议无线电监管技术设施建设标准体系以无线电监测网、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和无线电设备检测实验室为基础,额外考虑特殊应用需要,做好设施建设过程中的技术保障工作,打造一个覆盖无线电监管技术设施建设和维护的标准体系。在确立标准体系分支结构后,将现行标准梳理归类,确定无线电监管技术设施建设急需的标准,加快立项起草工作。开展标准体系的推广工作,让无线电管机构和设备制造企加深对标准体系的认识。

4.2 提高标准化意识推动行业团体标准化工作

建议加大标准化工作支持力度,提高产业扶持力度,以国内技术领先的企业为标准先行试点,以团体标准先发的形式,在运作成熟之后,转成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充分激发企业的标准化积极性。同时,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利用无线电协会等现有平台,充分发挥其作用,以市场自主选择的形式,供市场自愿选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支持专利融入团体标准,推动技术进步。激活社会组织、产业技术联盟和企业的活力,提升其主动参与标准起草的意愿,提供必要的支持,鼓励其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4.3 云计算促进高效无线电安全保障

在互联网模式中,云计算的应用主要是依据信息传递的基础,帮助互联网扩大服务模式,增加动态资源的存储,一般包括基础服务、平台服务、软件层次三个方面。通过使用云计算,可以保证无线网络技术的安全性。在无线电监管的职责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无线安全提供保障。传统的安全保障方法是用单独的保障设备进行监测,防止其他电磁的干扰,但是依赖于外界监测系统,不能保证全被设备都被放置在现场,难以实现监管的便捷性。因此使用云计算,可以有效保证远程监控,保证信息通路的安全畅通性,减少设备的使用数量和降低过多设备产生的不必要麻烦。也可实现检测无线电设备的畅通性,并且运用实验室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研判预处理。也可以通过云计算服务提升工作的精准性,增加工作能力的安全保证。此外,运用云计算可以打击非法活动,提示现场作业的能力。另外,运用云计算,可以使得工作人员管理监管更方便,检测过程更便捷,检测更具精准性、高效性。

5 结束语

总之,前无线电监管面临的环境正在发生日益深刻的变化,互联网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得无线电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而且增加了无线电的监管难度。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能够合理运用这些新的技术,也能够在无线电监管方面发挥更加高效的作用。标准规范体系分支的建立标志着无线电监管技术设施建设迈向新的阶段,在规范建设的同时,也将引导无线电监管技术设施产业更加规范,从而更加优质的服务于无线电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渊,陶洪波,张科,等."互联网+无线电"实现无线电高效监管[J].数字通信世界,2017,(2):41-43.

[2] 冯浩.海量无线电监测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及检索技术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6.

[3] 杨玲,邓欣.助推新型工业迈向制造强省湖南无线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扬帆起航[J].中国无线电,2016,(11):23-24.

猜你喜欢
无线电标准化
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下的业财融合
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流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新型无线电发射设备监测系统研究
无线电通信测向误差分析
浅析Frequentis VCS3020X 7.0系统在广州区域管制中心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