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气检测法(HELITEST WING)在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机翼结构油箱干舱漏油中的应用探讨

2019-10-21 10:26蔡振
科学与信息化 2019年2期
关键词:漏油空客

蔡振

摘 要 根据XX航空公司A320机队历年来机翼结构油箱干舱漏油的排故措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合油箱修理检测的各种方法。并通过对HELITEST WING(油箱渗漏探测仪)在实际中产生的各种原因进行详细阐述,就如何减少油箱排故时间及提高排故成功率与各位同行分享。

关键词 氦气检测法;空客;A320;机翼干舱;漏油

前言

我公司引进亚洲第一架A320飞机B-23XX, 2008年开始油箱漏油故障呈明显上升趋势。

对于航空公司停场意味着效益的降低,机务工作者的工作本职之一就是“多出飞机、出好飞机”。而油箱漏油排故存在:工作环境恶劣,施工空间小,内部结构不确定,燃油渗漏路径难以分析,内漏点很难查找等特点,所以通常油箱修理工作需要较长的停场时间。航空煤油是石油产品之一,而且石油化工产品里面都含有硫化物,芳烃致癌,硫化物吸入多了会对人的记忆力和嗅觉有损害。在民航特殊工种及可提前退休工种里明确规定了“油箱修理工”。

1 漏油分析

泄漏包括可控泄漏和不可控泄漏两种。可控制的泄漏是指所有可控制的放油口的放油,如机翼根部放余油孔等。不可控的泄漏指密封舱结构的不密封造成的泄漏。影响机翼结构油箱密封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环状缝隙影响因素;平面间隙影响因素;加工与装配质量的影响[1]。

2 我公司遇到的漏油

(1)密封胶问题-涂胶表面不干净;密封胶配置不当及硫化时间、温度和湿度不符合要求;涂胶不当;密封材料老化引起泄漏;

(2)紧固件问题-紧固件松动:紧固件松动,密封膠有裂纹,会引起泄漏。

3 干舱外漏点检测

漏油对于航空公司而言绝大部分来源于航线检查,观察到干舱漏油孔有油迹。

理论上的检测方法有:滑石粉检测法;抽真空检测法;光学—目视检测;污染法;压力法;

我公司检测漏点的具体方法:

受一架飞机一年内多次出现重复一侧机翼漏油影响,我们结合一些数据认真进行了研究,发现90%的严重或者持续漏油机翼油量在6吨左右。以前漏点查找,干舱区域无法接近,都是直接倒油通风好后在干舱内通氦气,然后找内漏点,能检测到内漏点的概率在50%左右。增加了干舱内(油箱外)漏点查找这一程序后能检测到内漏点的概率在95%。先将燃油全部倒至漏油一侧机翼,开对应盖板,选手臂较长的员工,用指尖感觉油迹,这样可以将干舱内(油箱外)漏点缩小到一小片区域的5个紧固件内。

4 氦气检测法(HELITEST WING)的应用:

先将漏油孔、观察孔密封。接通电源,调整气压,待设备自检后,氦气断开的情况下做探头清零。调整设备为高灵敏度并供气,2分钟左右可以进入测试。测试10个紧固件区域,并将泄漏紧固件缩小至<2个紧固件。除胶后判断损伤类型,并依据SRM手册修复。

4.1 实际测试时注意事项

(1)如刚进入油箱口时探头报警,则重新检查各连接接头,是否未连接好氦气大量泄漏,通风约2分钟后可吹散氦气。

(2)报警时一种显示“吸入油或者探头堵住”

a.该情况为测试时探头吸入嘴压在胶上的一种正常显示,稍等2秒会消失。

b.吸入了角落上的燃油,观察探头枪下部白色圆塑料内有液体,该情况需更换2个白色滤芯。

(3)显示“XXXX LEAK”

紧固件泄漏,缓慢靠近泄漏紧固件则氦气浓度高,缓慢移远泄漏紧固件则氦气浓度降低。设备显示“LEAK”后要等待约10秒,待设备恢复,并且下面“=”号有变化后才开始测量。

(4)测试时如遇氦气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但未显示“LEAK”建议不除胶,而是直接在其表面涂胶的方法。

(5)测试整个干舱未显示“LEAK”,将探头放在“5个紧固件”区域,仔细测量,并观察该区域是否有缺陷。

(6)观察“5个紧固件”区域,如确实原因为该类型紧固件或者同排其他紧固件表面胶很薄“紧固件本体都露出来了”,应对该同类型及同排该紧固件全部做涂胶处理。

4.2 会导致多次重复漏油的原因:

(1)紧固件松动:目前我公司出现的干舱紧固件松动仅出现在机身一侧干舱侧壁版,该紧固件为机翼“STRINGER”接耳受力件,疲劳损伤导致。该损伤属于无论怎样除胶涂胶都无法修复的,需更换紧固件。

(2)紧固件露出本体,此类损伤以5年以内飞机居多,明显目视检查紧固件表面很薄一层胶。如排故时仅处理泄漏处密封胶,其他未处理易产生重复漏油。查询手册该涂胶方式应是厂家根据紧固件类型选择的“A.C.D”这一类型胶(SRM:51-76-12 FIG6)。

(3)理论与实践不能完全结合,永久性修理SRM:51-76-12给出的实际涂胶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种:ABCD和ACD。实践证明ACD这种涂胶方式极容易出现重复漏油,为避免漏油,修理时应根据实践选择ABCD而不是根据理论的紧固件类型来选择。

(4)胶固化时间,迫于航班压力,多数维修单位都不会等胶完全固化就加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有限的时间内来加速固化,

1)温度:①使用专用固化设备②使用热风空调。

2)空气流动的快慢:①使用大功率空调②通风口伸入油箱后尽量正对涂胶处。

3)合理选择耗材:SRM手册上具体修理时给出了耗材号,在最开始根据耗材号航材给出的件号为PR1422系列的胶, 在仔细研究SRM:51-76-00后发现可以选择PS890系列的胶,该胶固化时间最短,目前在成都低温并使用大空调不加热的情况下,涂抹最后一层胶后再持续通风12个小时就可加油测试。(该固化时间为本公司情况,其他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用航空局科技教育司.飞机结构维修指南[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209.

猜你喜欢
漏油空客
空客公布3月订单和交付情况
简析V2500漏油检查和放行标准
空客在新加坡开设新园区
空客计划推进A321XLR生产
长安福特投诉量不减漏油异响成“老大难”问题
无人机既能上天又能潜水
业内专家解读汽车漏油故障6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