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现从科技管理向创新治理转变探析

2019-10-21 10:26曹亚斌
科学与信息化 2019年2期
关键词:科技管理

曹亚斌

摘 要 创新治理是国家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上海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科技管理;治理理念;创新治理

引言

科技资源的配置主要以政府的集中管理和计划配置为主。这种集中优势科技资源进行管理和配置的模式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产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成果,推动了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

1 我国从科技管理向创新治理转变的原因

传统的科技管理已不能适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把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传统的科技管理由于部门职能的限制,未能建立起科技与经济和产业活动的有效对接,科技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传统的科技管理主要由科技管理部门负责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研发环节,而创新需要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产业贸易、知识产权等相关部门的广泛参与。只有集成各有关方面的创新资源,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政策协调,才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1]。

传统的科技管理不能适应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体制的要求。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体制要求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传统的科技管理强调自上而下的管理过程,对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重视不够,对如何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满足企业和产业需求考虑不多,因此,不能适应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体制的要求。

传统的科技管理缺少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传统的科技管理把工作重心放在科技计划和项目实施上,对作为科技创新关键的人才因素重视不够。在科技计划和项目实施重又常常过分强调国家目标和国家需求,没有充分考虑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其科研人员的需求,科研人员往往是被动地参与到创新过程中,影响了个人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2 加快实现从科技管理向创新治理转变的对策建议

2.1 建立权威的创新治理机构

当前,我国的科技管理职能比较分散,且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不适应。建议成立国家创新委员会,加强对全国科技创新活动和跨行政区域创新活动的统一组织协调,抓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组织实施。科技部作为国家创新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上,并监督其实施;同时要优化科技资源布局,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创新人才等[2]。

2.2 提升创新主体的治理能力

创新治理的核心理念是民主协商和多元治理,要提升创新治理能力需要提升各创新主体的治理能力,明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和金融机构在创新治理体系中的职责和作用,政府要转变科技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途径和模式,形成创新治理的发展模式。发挥政府的统筹和公共平台的建设与服务保障的作用,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更好发挥政府推进创新的作用。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创新政策评估督查与绩效评价,形成职责明晰、积极作为、协調有力、长效管用的创新治理体系。企业要从创新配角向主角转换,争取更多的科技资源支持和良好的创新环境,学研机构要加强自身的知识创新能力、基础研究能力、战略创新能力以及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金融和中介机构要做好协调员和服务员,润滑和催化政产学研用之间的合作,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之间的咬合,做好桥梁和纽带作用。

2.3 政府全方位支持与方向性引领

政府是城市和区域发展中的能动性要素,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创新环境的维护者和创新氛围的塑造者。政府的积极参与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是创新的直接投入者、创新发展蓝图的规划制定者、创新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在三螺旋模型中,政府是拥有优先特权的核心主体,对城市外部环境、内部要素和产业研发活动本身都能产生重大影响,不仅主导着产业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为两者牵线搭桥,同时还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协调引导。因此,它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治理和发展中扮演着宏观管理者和利益平衡者的角色。

2.4 培育多元化的治理主体

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领域配置科技资源的主导作用和在市场竞争领域配置科技资源的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科技活动的管理,大力培育社会中间组织。一是鼓励成立专业性的行业协会,规范行业发展,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促进产业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把一些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委托联盟组织实施。三是鼓励设立民间创新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民间科研机构,降低准入门槛,给予优惠措施,引导民间社会资本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四是发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中介组织,提高其专业化服务能力和信誉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全过程的服务[3]。

3 结束语

从科技管理向创新治理的转变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从科技管理向创新治理的转变需要政府和社会转变科技管理理念,以治理理念和系统论的视角分析和研究创新治理体系的构建和创新治理能力的提升;从科技管理向创新治理的转变需要从治理主体的内部驱动和外部驱动协同推进,构建多层级,包括国家创新治理体系、区域创新治理体系、国家区域协同治理体系,多中心、多主体,民主协商的治理体系,加强各类创新主体的培育,完善政府的协调保障统筹等治理职能,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治理格局。

参考文献

[1] 王焕祥,段学民.公共科技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06):108-113.

[2] 张来武.科技创新的宏观管理:从公共管理走向公共治理[J].中国软科学,2012,(6):1-5.

[3] 杨继明,冯俊文.从创新治理视角看我国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走向[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3):99-103.

猜你喜欢
科技管理
论高校科技管理队伍建设
科技管理中科技评估作用的研究与认识
小议精细化管理及其在水电厂科技管理中的应用
有效运用科技管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的途径探讨
浅析引进共建创新载体管理在我国科技管理工作中的机制研究
论信息化在科技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针对加强企业科技管理工作的探究
关于加强科技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建议
基层央行科技工作集中化和标准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