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019-10-21 07:37黄芸芸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9期
关键词:读题气球审题

黄芸芸

摘要: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现状:

学生方面:①对于低年级学生,所学的汉字太少,文字理解能力欠缺。②大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对生活常识理解不够,不能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抽象出来,造成数学应用意识薄弱。

2.教师方面:1.由于低年级解决问题的类型较多,教师往往都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逐一上课讲解,给学生的知识是较零散的,没有系统性。2.在教学中,教师常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单一讲解,完成练习,而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时间太少。

那么,对于目前小学低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华罗庚先生曾提出,在数学表达上要“想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干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文字储备量有限,知识面窄,有个别学生连读和想都成问题,但数学又讲究语言的简练,严密,逻辑,科学性。学生必须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整的叙述问题,才能构建准确,清晰的数学概念。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刚开始接触用“加法”“减法”解决问题时,书上出现了小丑与气球这一主题图。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思考“我知道了什么”,“我可以提一个什么问题”,根据问题“我应该怎么计算”。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小丑左手有3个气球,右手有一个气球,最后把气球合在了一起,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后面一节学习减法时,让学生自己说“原来有4个气球,放走了1个,还剩几个?”通过对这两幅情境图的表述,学生很容易理解到加法表示把物品(数)合在一起,减法表示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这样做避免了学生因为不理解而凭感觉列算式,造成错误。在一年级上册的教学中,还有很多主题图,教师应鼓励学生会叙述,会提问,这样,孩子的语言能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二、注重联系生活情景,应用生活常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也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恩格斯曾说“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如一年级下册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的例7:“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教师应从实际问题引入,抓住关键词“正好”理解问题。让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讨。从而得出两种策略,一种是“尝试—调整”策略,一种是“有序罗列”策略。这样做,可以充分挖掘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注重借助画图来帮助分析问题

文字信息对于低年级学生较抽象,如果能够转化成图片信息,就很直观,形象。如一年级练习中遇到的排队问题,常见的有两种:①小明前面有7人,后面有8人,一共有几人?②排队时,从前面数,小明排第7,从后面数,小明排第8 ,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对于低年级学生,很多会直接用7+8来计算造成错误,而通过先画图的方式再进行列式就不会把小明漏掉。这样,避免了低年级学生由于不具备较高抽象能力而解决不了问题。

四、注重读题训练,学会审题

古时候有“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数学也需要读。通过读题,学生能迅速地找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所以,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接着是审题。低年级问题都较简单,学生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如“一共”“还剩”“原来”“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同样多”“最多最少”等,有了这些关键词,即使有些字不认识,解题都会容易很多。如一年级下册例5:“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通过读题,我们知道的信息有三个,再通过审题,发现“我们队踢进了4个”是和问题没有关系的,是多余条件。这样做的目的能让学生的思维非常清新。又如在二年级下册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遇到的有“租船,乘车,做衣服,装物品”等问题时,通过读题和审题,根据实际情况“+1”还是“去尾”。所以,训练学生读题,审题,让学生大脑有一个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过程,为以后高年级做复杂应用题提供重要引导作用。

五、注重提问能力的训练,培养解决问题的兴趣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提问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躍状态。在低年级教材中中不难发现,每个关于解决问题的单元前面都有一幅很大很丰富的主题图,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在上新课之前,先让学生了解这一幅图的情景,让学生自由发挥,提出一些问题,教师再选择其中有价值的问题,结合教材内容,再进行讲解。这样,使整个单元的联系更紧密,重点更突出,思路更清晰。同时,在这一阶段,要培养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能够促进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数学进行学习和探索。

六、注重检查验算,规范解题的书写格式

教学中,我们会常常常发现,个别孩子在完成算式后就认为解题完成了。一道题做的对不对,学生基本不会反思去检查,往往只解决了“怎样解答”的问题,而没有要去检验的习惯,即“为什么这样解答”。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时也容易忽略这一点。就是从已知量向未知量转化,这其实是一个重要的推理论证的过程。因此,一定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解题习惯。

总之,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是整个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习中对解决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思维方法掌握的如何,都将直接影响以后解决问题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卢建喜,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J]

[2]韩翠萍,小学应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猜你喜欢
读题气球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的读题能力和读题习惯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找气球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和读题习惯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气球
紧箍咒,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