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理论下网络打赏现象分析

2019-10-21 17:51张达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行动者场域布尔

张达

摘要:国内的网络打赏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消费文化。本文对我国网络打赏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梳理,并利用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进行分析,发现网络打赏场域是在资本的博弈与惯习的支配作用下运行的,把握好这两个因素与场域的关系,将有助于网络打赏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场域;网络打赏

一、场域理论

(一)场域理论的起源

布尔迪厄,是“场域”理论的提出者,布尔迪厄的思想融合了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渗透范围广、错综复杂而又内涵丰富。普遍认为,场域理论是他核心思想的最集中体现,在其社会学思想体系中占有显要的位置。

为了化解主客观二元概念的对立,布尔迪厄提出了“场域”这一社会学概念。他认为场域是一种客观的关系系统,而在场域里活动的人是有知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两者并不是简单地“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不断变化的动态关系。[1]

(二)场域理论定义及其特征

布尔迪厄曾这样定义场域:“在有着客观关系的位置间所形成的一个网络或一种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2]布尔迪厄的这一场域概念并不等同于物理学的空间领域,而是有着内含力量、有生气、有潜力的关系场。他通过研究文化场域、政治场域、宗教场域、美学场域等多个类型的场域,发现每个场域都具有特定的价值观和调控原则。

场域的特点在于,首先场域是一个充满斗争性的空间,每个位置的行动者会在利益诉求的驱使下会不断地进行斗争。其次,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任何一个场域,在达到其相对自主性之前,都经历了摆脱外部因素干扰的过程。最后,它是一个由客观关系构成的系统。这种客观关系独立于个体的意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转移的。

二、网络打赏的兴起及其发展过程

(一)以起点中文为代表的原创文学网站

打赏与网络的第一次邂逅出现在国内原创文学门户网站——起点中文网。2009年起点中文网首推网络打赏模式,即读者可以通过购买起点中文网提供的起点币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打赏。

作者通过打赏所获得的收入将与网站进行分成。依靠这种打赏模式,不少网络作家收入颇丰,作家梦入神机和唐家三少甚至先后获得了单笔100万元的巨额打赏。

(二)以游戏直播为代表的直播平台

最初的直播是依托某些视频网站、社交平台建立起来的,并没有从中独立的分化出来。而在2010年之后,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直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并搭乘移动互联网与智能设备的快车,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自2013年起,国内涌现出一大批游戏直播平台,如斗鱼TV、战旗TV、YY直播、风云直播等。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中国泛娱乐直播平台发展盘点报告》显示,2016年国内泛娱乐直播市场规模达208.3亿元,同比增长180.1%,预计未来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元。[3]

(三)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自诞生以来,发展迅速。公众号的功能也在不断地探索升级,从原创保护到底部打赏,对微信优质内容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微信打赏的举措大大净化了微信生态、再次激发了读者对原创内容的付费意识。

微博平台,同样为用户开通了打赏通道。自媒体作者通过后台设置,将带有“赏”字的长微博发布在自己的微博平台上,其粉丝就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对作者进行打赏。

三、网络打赏场域特征分析

(一)资本的博弈

任何一个场域的运行变化,都离不开资本的推动作用。这种资本作为某一特定场域中的有效资源,涵括了累积的既有劳动和利润再生产的潜在能力。布尔迪厄把资本分为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类型。

网络打赏场域中资本的博弈,更多的隐匿在以打赏者为代表的受众群体。资本,是网络打赏场域话语权的决定性因素,打赏的多少就代表着拥有特权的多少、等级的高低。资本是延伸到活跃在场域中行动者的“标志性”力量,这也包括话语权、被关注度甚至是与主播等创作者的有效互动。

(二)惯习的支配

惯习,是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他看来,整个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场域构成的综合体。

在网络打赏场域,行动者的惯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行为方式。惯习,是由个体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性格特征等多重因素造就的可持续性的禀性特征,属于潜意识的行为习惯。惯习的支配作用,同样造成了处在同一位置行动者的“集体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状态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倾向,使个体之间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馈,从而做出相似的选择和实践。

四、结语

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我们研究网络打赏现象提供了重要的角度。网络打赏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资本与惯习是贯穿其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我们只有不断深入研究并有效利用场域、资本与惯习的内在关系,制定相应的规范措施,才能保证网络打赏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培.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研究综述[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 (06):137-138.

[2][法]布尔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0-48

[3]中国泛娱乐直播平台发展盘点报告[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7年第3期)[C],2017:37.

猜你喜欢
行动者场域布尔
布尔的秘密
我不能欺骗自己的良心
查无此人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反思社会学”,还是“反身社会学”
“老炮儿”:离轨者的自我放逐
基于“学习场域”的专业成长方式构建漫谈
狼狗布尔加
行动主义视野中的社会治理转型
政策问题建构:从追求共识到尊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