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绿地景观特色研究

2019-10-21 18:19闫静
度假旅游 2019年1期
关键词:绿地城区用地

闫静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绿地在城市中的作用日趋重要。绿地是现代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如果一个城市的绿地总量适宜,布局合理,能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紧密结合,真正形成一个完善的绿地系统,那么这个城市的绿地系统将在城市生态的建设和维护以及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城市的其他系统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绿地;景观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1-0190-02

1渑池绿地现状

渑池目前建成区面积20.88 平方公里,人口13 万人。截止到2016年底,渑池县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36%,绿地率32%,现状公园绿地119.86 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22 平方米,相关指标已经满足省级园林县城的创建要求。在公园绿地当中,综合性公园一处:韶园,位于城区西北方向,目前三期工程正在进行,总面积约29.5 公顷。游园、广场包含渑池生态园、怡园、仰韶广场、平板桥广场、中花坛游园和会盟台公园等以及多处街旁绿地。生产绿地约36.2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73%,难以满足城市绿地建设中是益增长的用苗需求,应在规划中有所增加;防护绿地以北侧高速公路防护绿地和工业卫生防护绿地等为主。

2各类绿地现状

2.1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具有公众开放性质,主要功能以休憩为主,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具备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包括各类公园和街旁绿地。渑池县建成区现有各类大小公园绿地23 处,包括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五大类。公园绿地的多少及质量的优劣,是衡量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渑池县公园绿地规划以各类公园和街旁绿地相结合,以点、线、面结合的形式构成有机的公园绿地网络。特别是沿冲沟地形的垂直绿地营建和沿道路布置的带状绿地与面状的各个公园共同组织成互相连接、互为补充、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

2.2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指为城市绿化提供种子、花草、苗木和其他园林产品而设置的苗圃、花圃、草圃等用地,是城市绿化所需要的植物材料的生产基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目前渑池现状的生产绿地面积约36.2 公顷,位于城区南侧烈士陵园周边及韶峰路南段,约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73%,难以满足城市绿地建设中日益增长的用苗需求,在规划中应当有所增加。

2.3防护绿地

防护绿地是出于对卫生、隔离、安全的要求,针对自然灾害以及城市公害设置的具有防护功能性质的绿地。是为了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而设的防护林。是城市园林绿地的一种形式,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土地平衡用地范围之内的,城区部分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护绿地作为一种带状绿地,在宏观生态途径上具有其他点状、块状绿地无法比拟的优势。防护绿地总面积为144.06 公顷,占建成区总面积的6.9%。渑池县现状的防护绿地主要有道路防护绿地、工业卫生防护绿地。渑池县规划防护绿地主要有沿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及省道两侧的道路防护绿地,城市周边的工业卫生防护绿地,河渠防护绿地及高压线下的高压走廊防护绿地等。

(1)道路防护绿地

鐵路、公路旁的防护林带可以保护路基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为防水土流失,铁路、公路两侧应规划建设营造一定宽度的林带。目前北侧连霍高速公路两旁有防护绿地,城区通往周边乡镇的交通干道,两侧也有绿化,带状防护基本形成,但绿量不足,局部存在绿带中断情况,无法很好地削弱道路污染对两侧城市用地的再次污染。

(2)工业卫生防护绿地

工矿企业是城市的主要污染源,尤其一些散发粉尘,有毒气体,金属粉尘的行业,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破坏城市生态系统,而工业卫生的防护林地则可以减少工矿企业污染,对保护城市环境有重要作用。渑池中心城区目前工业防护类绿地主要集中在电厂和酒厂周边。

2.4附属绿地

附属绿地主要是指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化用地。附属绿地是城市绿地中的专用绿地,广泛地存在于城市各类用地中,分布广,比重大,是城市绿化的基础之一。可以认为它们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面”。由于其分布广,它们的质量和实施情况直接影响着城市普遍绿化的水平。据统计,渑池县建成区附属绿地面积393.10 公顷。

1)居住附属绿地

新建居住小区绿地率需要达到30%以上,植物种类丰富,配置合理,组团绿化设计精致,开辟有专门的健身活动场地,绿化管理也要比较到位。渑池县居住区附属绿地质量参差不齐,一般大型居住区内植物基底良好。还有部分旧城区居住区本身缺乏规划,没有面积大的集中绿地,仅宅间有小型的绿化带,配置形式简单,景观效果单一,设计缺乏变化。

2)公共设施附属绿地

渑池县行政办公用地的绿化状况良好,单位绿化的整体水平较高,商业金融用地全县各处均有分布,绿化方式较为简单。医疗卫生单位绿化情况较为一般,学校绿化整体较好,绿化面积大,绿地覆盖率高。

3)工业附属绿地

渑池县总体几个大型企业内绿化好,如仰韶酒厂区内绿化面积大,局部开辟有小游园供职工休息,部分工厂绿化形式单一,规模小,有的工厂内仅有荒地。

4)市政设施绿地

市政设施绿化整体水平一般,部分单位位于环境较好的位置,普遍重视环境的建设,乔灌草结构稳定,景观效果较好。

5)其他附属绿地

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等用地内的绿化率低,部分单位对绿化不够重视。

2.5其他绿地

渑池县中心城区存在七大自然冲沟,其中小寨沟和玉皇庙沟已被规划建设为城市公园,是目前城区居民使用较多的绿地类型。而其他五条建设滞后,多为植被覆盖,虽紧临建设用地,但景观效果不佳,生态廊道功能尚未发挥。

3存在绿地问题总结

3.1空间分布——高效的生态格局尚未形成

现状城乡绿地多以孤立的块状形式存在,绿地间缺乏线性的绿带有机联系,整体未形成网络化、体系化的格局。综合效益不明显。中心城区北山南水格局体现不足,有山体而不见山色,有河流而未闻水声。楔形绿地不完善,未发挥连接贯通的作用,而公园绿地多以小型斑块为主,且分布不均,可达性与便利性都有待提高。

3.2级别配置——缺少区域级公园

中心城区的典型特征就是用地的冲沟割裂,城市用地呈原生的组团式,目前城区的综合性公园韶园和涧河公园均位于城区角落,对城区中心的辐射力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公园综合性功能的使用需求,影响本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感受。

3.3绿化品质——游憩设施品质有待提高

城区内冲沟是垂直绿化和亲水环境的重要载体,目前绿地建设效果不明显,滨水岸线设施较差,不能发挥带状绿地的生态效益。同时,城区公园特色化与精品度不够,渑池深厚文化未能得到体现,绿地内部植物配置形式随意,不能形成较好的城市景观,须进一步提高园林规划设计和施工养护的水平。

3.4交通廊道——道路生态体验不强

带状绿地是贯通城乡生态系统、连接公共空间的重要廊道,渑池县道路附属绿地与防护林带已形成一定规模,但种植模式单一,生活区与工业区间的防护绿地不足或不够连续。相关部分也在积极提升改造,直接影响市民及游客的切身感受。城市绿道设施也相对滞后,缺少整体联系性良好的慢行交通体验,有待结合公园、道路、滨水岸线相互联系。

4建议

4.1 摸清生态本底,突出资源优势

对全域生态本底进行研究,找到当前绿地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以及地方特色与优势,在营造城市绿色基础同时,注入渑池仰韶文化、酒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等,使地方资源得到发挥,创造精品化城市景观。

4.2 构建生态格局,保护重点要素

重点构建从城市到乡村的全域生态绿地系统(含水系湖泊湿地),并对县域、中心城区的绿地格局进行统一筹划。其中,县域层面注重山水资源引入与渑池文化凸显,而中心城区则要重点提升绿地品质与服务半径的优化处理,并与城建部门的协同,借助老旧小区改造,及时补充绿量。

4.3 量化发展目标,确定建设标准

以园林城市创建为目标,将核心指标量化至年度绿地建设任务中,做到目标清晰、进度科学,将城市绿地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建设目标相配套,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近期与远期的绿地项目安排,使城市绿地建设在城市发展的各阶段都具有相对合理性,满足市民游憩生活的需要。

4.4 落实重点项目,体现示范效应

确立近期实施的项目,包括公园绿地、生态防护体系、外围郊野公园、水系湖泊湿地示范点、老旧小区改造等,科学规划,严格落实绿线管理,建设各类绿地的精品样板,显著提升城市的整体风貌,为之后的城市绿化工作提供借鉴和经验。

5总结

渑池县生态基础相对较好,城市人文、水体资源丰富,綠地系统的规划要与渑池县自然特色以及建设宜居园林城市的发展目标相协调,遵循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并考虑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现状,使城市建设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绿地、景观与文化交相辉映。

参考文献:

[1]姜允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8.

[2]谢昕.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J].上海信息化,2012(1).

猜你喜欢
绿地城区用地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自然资源部:坚决防范临时用地“临时变永久”
走进绿地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开启尊贵旅程,乐享卓越人生绿地酒店嘉年华和2016绿地酒店品牌发布会
聚焦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我心中的那片绿地
谈许鸿飞的东莞市附城区虎英雕塑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