斲琴──香港的国家级文化遗产

2019-10-23 18:00
荣誉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漆琴棋书画黏合剂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位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最崇尚的艺术。三千多年来,中国的文人弹琴、听琴、赏琴,更亲自造琴,给琴作款、取名、题字,珍藏传世。中国文人的造琴艺术,自古专称为“斲琴”,由琴人世代相传,技艺自晋代至今大致不变。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琴经历西方音乐思想的冲激,到文革期间更几近灭绝。读书人“左琴右书”的日子不再,钢琴成为年轻人认识的“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但在同一时间的西方世界,学者卻倒过来發现中国的琴艺术。1977年,伯牙的琴曲跟随巴赫、贝多芬的音乐,坐上美国航行者探测器,向外层空间表扬人类文化成就。2003年,中国的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二十世纪後半期,香港是琴文化一个最重要的传承地。当内地琴文化经历寒冬之际,浙派一脈的传统斲琴法在香港得以延续传承。琴人亲自斲琴的艺术文化,亦在香港率先全面复兴。2014年,香港的斲琴获国务院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斲琴9个步骤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列子式、伶官式、蕉叶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亚额式、钟离式(鹤鸣秋月琴)、剑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製的不同而有所区分。造一张古琴少则1年时间,多则逾10年,过程严谨且繁复,分为9个步骤。

1.寻:琴材以存放数十年自然乾燥的梧桐木造琴面,因纹理紧密,不易开裂,传声较佳。梓木造底板,耐朽不伸缩,刨面光滑。

2.斲:在琴材上绘画琴式样,将面板修挖成琴坯,用斧头斲出琴面形状。琴底须首尾平直及修出轻微弧度。

3.挖:面板的内部是槽腹,槽腹须以不同凿修挖,因槽腹厚薄弧度影响共鸣和音色,所以修挖槽腹要不时结合底板,上下左右敲叩琴体以查验声音虚实。

4.镶:已修挖的琴坯镶嵌不同的硬木配件。黏合剂多以生漆调和麵粉而成。琴面上镶有13个“徽”,“徽”一般在批好灰胎才镶嵌。

5.合:面板和底板用生漆黏合剂黏合後,再用黏合剂将麻布均匀黏上琴坯表面,以拉紧琴坯及防日後面漆翘裂。

6.灰:完成木胎製作,髹上由生漆和鹿角灰调成的灰漆。琴坯须分多次上灰漆,灰漆乾透後成为灰胎。

7.磨:须依所髹上鹿角灰数目而选用粗幼不同的砂纸多次打磨。

8.漆:已打磨灰胎的琴坯可髹漆。生漆在温暖潮湿的天气才容易乾透,所以大多在春夏间完成。漆工完成後,用钢刀在琴背刻上琴名和铭文。

9.弦:完成打磨面漆後,可用试音器测试琴音,如无杂音才可张弦调音。新蚕丝弦要多上几次才会稳定。

猜你喜欢
生漆琴棋书画黏合剂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赴一场风雅,赏诗词中的琴棋书画
神秘的“东方树液”——生漆
一斤生漆的“分量”——“漆农”刘照元的平常生活
新版“琴棋书画”
会琴棋书画的猫鼠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黏合剂与助剂”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
中日彩色生漆加工工艺的比较研究
兰炭黏合剂市场前景广阔
无醛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涂料印花黏合剂的制备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