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种实践活动为契机,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2019-10-28 03:23谢林洁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作文写作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谢林洁

【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在教会学生作文知识和技巧的同时,更要以文本内容教学为抓手,以多种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汉语语言资源为依托,引导儿童写真话、达真意、抒真情,这样的作文教学着眼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长期坚持,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作文写作;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1

作文教学在当前小学语文课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风格。教师应践活动为契机,发挥其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表达自己,并写出自己的特点。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在实践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施策略。

一、语文作文常见的写作方法

语文作文常见的写作方法,是通过观察和收集书面材料,在平时教学中,必须为作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例如,关注父母的生活和工作,写一篇生动动人的家庭作文;关注季节的变化和鲜花,可以写不同季节的色香味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帮助学生积累更多信息,形成自己的作文素材库,让学生多多热爱生活,成为一个对生活有兴趣的人。作文教学是教师在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策略。例如,在撰写与家庭有关的作文时,要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语文,感悟到生活中一些真实的情感,观察家长的工作生活,日常起居等生活内容,才能写出丰富的文章。学生通过这些生活的感悟,养成积极思考的思维习惯,这样就会真正提高对作文的兴趣。

二、多样化实践活动为依托,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一)在生活实践中观察感悟,实现作文内容的生活化

当前,绝大多数小学语文作文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很难有生活化的内容可以表达。此外,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没有真正认识到作文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而不注重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事实上,生活素材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写作平台。大自然如同百科全书,供给了人们大量的生活材料,因此,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自然,用笔发对自然的感情,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比如,学生在过完多姿多彩的儿童节之后,就可写《我们自己的节日——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在参加完运动会之后,有学生写了《同学,你真棒!》,使作文生动地反映生活,提高他们的创作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从家庭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把家庭中的温馨、愉快以及孩子与父母之间最真实的情感抒发出来。又如,在母亲节,让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随后通过作文将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还有学校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学校各班级组织校园赶摆活动,孩子们穿着节日盛装来到校园操场,校园里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摊位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有自制的特色小吃,还有手工艺品、绿色农产品等。参加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了传统赶摆的节庆内涵和勤劳致富的过程,也深刻体验了本土民俗民风,增强了学生对特有的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了解。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关于赶摆的收获相关的作文。

(二)开展以积累词汇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活动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脑子灵、记得快。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对他们进行一些积累训练活动。在每堂课的前几分钟,跟学生做一些“成语接龙”的游戏,可以达到丰富学生词汇的目的;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所阅读过的课文或者书籍中摘录出自己认为很美的句子和词语等。在游戏活动中进行词句的训练和培养,启发学生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和写日记、写读后感的习惯。只要坚持下去,学生就会积累到丰富的作文材料,作文素养也会显著提高。

(三)指导学生观察人事物,赠锻炼学生观察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那还是要经常开展一些活动,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如果是观察物,可以指导学生从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动静等各方面去观察。如果是观察人,指导学生要着重观察人物的外貌、行动,仔细听其语言,体会其心理活动;例如,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给学生播放着重描写人物心理、表情变化的影片片断。观察景物,则重点观察景物的特征,如颜色、状态、大小和变化等等,还要提醒学生学会多角度去观察,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即使是观察相同的事物,也可以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长期的观察积累,就可以解决学生作文时“无米下锅”的问题。

(四)通过表演活动,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说话必须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通過开展多种多样的比赛活动,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比如利用活动课举行讲故事、演讲比赛;在课前进行即兴才艺表演、即兴词语接龙、开展辩论赛等。在口语交际课上,通过朗诵、播报校园新闻、相声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敢于说话、积极说话,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敢于大胆说话的目的。

三、广泛搜集选材,分析整理利用

要告诉学生积累的材料应该是广泛的,多种多样的,包括生活中、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也包括天文地理、人物景观等等。但在广泛搜集的同时也要有所选择,可以引导学生多搜集一些人们特别感兴趣又新鲜的事物。新时代的小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要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且,对获得的这些“积累”要经常分析、整理,在活动中要注意用脑、用心积累,记录,并养成思考的习惯,这样知识才能在写作需要的时候从脑子里“蹦”出来。

四、结语

总之,以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加强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通过对课堂活动的创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词汇和写作情感。因此,教师应将写作教学与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形成创新的写作思维,从而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陆阳.小学作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版),2011(5):43-44.

[2]刘兴立.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7(30):146-147.

猜你喜欢
作文写作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分析
浅谈《论语》教学对学生作文写作的启示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