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对顺丰控股上市绩效研究

2019-11-05 08:00李伟刚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速动计分卡顺丰

□ 李伟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1 引言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居民消费结构得到了极大改善升级,电商和新零售带来的快递业务量连续五年增长率超过了40%。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务院对优化快递业的政策环境,增强快递服务能力与提高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为我国快递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据统计,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00.6亿件,同比增长28%,是2008年的33.4倍;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957.1亿元,同比增长24.7%,是2008年的14.5倍。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快递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有7家快递企业成功上市。但在快递企业成功上市的背后却有许多因上市所带来的不足与缺陷,在一定程度制约着快递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了解和分析快递企业的上市绩效对于快递企业的未来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2 文献综述

平衡计分卡是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基于财务或价值指标,甚至超越财务或价值指标,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战略绩效评价工具[4]。黄昶(2019)依据当前物流企业在其绩效评价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物流企业运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评价需要结合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立足于物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建立具有预测性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当下的绩效评估做出相应的改进[1]。于雅清(2019)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对农产品物流进行研究,认为农产品物流企业可以基于平衡计分卡采用“流通加工一体化”策略,对于促进物流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梁艳明(2018)通过研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况,利用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分析维度思想,构建了评价第三方物流的绩效评价体系,并且把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与平衡计分卡作了对比研究,表明平衡计分卡在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价中的综合性、优越性[3]。从以上学者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平衡计分卡作为一个具有综合性的绩效评价工具在物流行业中运用广泛,因此,本文以平衡计分卡为评价顺丰控股上市绩效的工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 顺丰控股上市绩效分析

3.1 财务维度

本文分别选取顺丰控股上市前两年(2015-2016)、上市当年(2017)、上市后一年(2018)财务指标,从盈利、偿债、营运和成长四个方面,并结合快递业的特点,以全面研究顺丰控股上市前后的绩效变化。

3.1.1 盈利能力

根据深交所相关数据,顺丰控股2016年净资产收益率最高,为20.38%,2015年到2016年呈上升趋势,从3.55%上升到20.38%。2016年-2018年呈下降趋势,从20.38%下降到12.46%,但是下降幅度开始放缓,表明顺丰控股上市之后的净资产收益率有所改善。因此,可以认为虽然上市后顺丰控股盈利能力相对于2016年有所下降,但上市后净资产盈利能力有所改观并较平稳,间接反映了公司经营绩效上升的趋势。同时,销售净利率自2016年呈现下降的趋势,且下降幅度正在扩大,从7.2383%下降到4.9089%,2018年逼近2015年的3.7594%的水平,一般认为企业销售净利率越高,企业的经营能力越好,所以,可以得出上市后顺丰控股经营绩效有所下滑的结论。这可能是相关物流成本的提升以及主营业务的缩减所导致的。综合所得,顺丰控股在上市之后盈利能力有所下滑,这也许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及企业战略调整相关。

3.1.2 营运能力

根据深交所相关数据,顺丰控股存货周转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从2016年的168.8601%下降到2018年的118.0665%,但下降的幅度开始放缓且远远大于2015年的3.7436%的水平,这表明顺丰控股上市之后存货周转率有所改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上市后顺丰控股的存货的流动性有所增强,获利能力以及短期偿债能力也有所提升,即公司经营的效益增强。

3.1.3 偿债能力

根据深交所相关数据,2015年到2017年的速动比率呈现下降趋势,从1.1795%下降到1.1387%,2017年接近与1,但2018年速动比率为2.5971%,与以前年度相比过高。一般情况来说,速动比率维持在1:1比较正常。如果速动比率过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就比较大;如果速动比率过高,表明速动资产占用的资金过多,企业投资的机会成本增加。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上市以后,顺丰控股增加了在资金上的投入,从而增加了其升级转型的机会成本,使得速动资产占用资金过多。同时,资产负债率自2016年有所下降,从53.4231%下降到48.4547%,但相对于2015年的20.0369%仍然过高。因此,上市以后顺丰控股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使其偿债能力增强,但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表明顺丰控股在偿债能力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3.1.4 成长能力

根据深交所相关数据,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2015年为-17.7421%,2017年与2018年分别为23.6795%与27.9184%,与2015年相比,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表明市场销售份额开始增加,市场扩大,说明顺丰控股在上市后进军国际市场与冷链市场的策略有所成效。2018年净利润增长率已经为-6.052%,处于净利润增长率最低点,综合上市前后的均值来看,净利润增长率变化是呈大幅度下降趋势,从14.2056%下降到-6.052%,但上市后顺丰控股营业收入增长率均值明显高于上市前,这表明顺丰控股在成本控制与管理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顺丰控股在上市融资后虽然很多财务指标相对于早期有所好转与提升,但是在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与偿债能力方面改进很小甚至出现了更大的危机。从成长能力指标可以看出,顺丰控股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较大的潜力,成长性较好。

3.2 顾客维度

顾客维度主要回答“顾客如何看待我们”的问题。企业采取收入增长的战略,必须在顾客层面中选定价值主张。此价值主要说明企业如何对其目标顾客群创造出具有差异化而又可持续的价值。本文主要比较顺丰控股上市前后的市场占有率和申诉率来衡量这一维度。

表1 顾客维度情况表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2015年与2016年市场占有率处在8.2%左右,并且有细微的上升,但是2017年下降幅度比较大,虽然上市后顺丰控股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上升,但是并不明显。这表明顺丰控股上市融资并没有给其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带来较大的改善。申诉率是衡量快递企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衡量顾客满意度的重要指标。2015-2016年顺丰控股的申诉率大幅度上升,达到近几年的最高点。上市之后,顺丰控股的申诉率持续下降,达到很低的水平。这表明顺丰控股上市融资之后,运用资金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提高顾客满意度。

3.3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着眼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解决“我们的优势是什么”的问题。本文主要选取三项费用比重(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存货周转率来衡量这一维度。

表2 业务流程情况表

从表2可以看出,2016年顺丰控股的存货周转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可能与引进相关物流分拣智能化系统等科技有关,同时,2016年的三项费用比重也大幅度的提升印证了这一点。2016-2017年,顺丰控股的存货周转率逐年降低,但上涨幅度由20.1%下降到12.49%,表明顺丰控股上市后对其内部营运能力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并不显著。2016-2018年,顺丰控股的三项费用比较也相应的逐年降低,表明顺丰控股上市后开始控制三项费用,通过改善优化内部流程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营运能力。

3.4 学习与成长维度

学习与成长维度解决“我们是否能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的问题。在组织战略中,学习与成长主要说明组织的无形资产及他们在战略中扮演的角色。本文主要以无形资产、研发支出来衡量这一指标。

表3 学习与成长维度情况表

从表3可以看出,2016年,顺丰控股的无形资产大幅度上涨,同时开始有研发支出。2016-2018年,顺丰控股的无形资产与研发支出逐年增长,表明顺丰控股积极增强开发能力以顺应信息化物流、智能化物流的发展。上市后,顺丰控股更集中于无形资产的利用与研发投入,实施企业的转型升级,着眼于企业未来的持续高质量增长。

4 结论及建议

本文利用平衡计分卡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多个维度对顺丰控股上市融资绩效进行研究分析。综合以上分析,顺丰控股上市之后,虽然其财务指标很多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营运能力与偿债能力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风险。上市之后,顺丰控股着眼于提高快递服务质量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的投入发展,顺应信息科技时代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的高质量可持续的价值增长夯实基础。但是顺丰控股对于内部业务流程管理运营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这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风险点。

顺丰控股应加强企业的资本控制和管理工作,降低企业债务水平,改善企业资本结构,以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同时,根据顺丰控股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配置上市募集的资金,并且根据企业未来的战略发展需要,对具有广阔前景的项目进行提前布局。顺丰控股应加强内部业务流程管理,将内部业务流程进行精简去繁,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科技系统以增强企业的运营能力。

猜你喜欢
速动计分卡顺丰
打音检查无人机问世
山西顺丰鼓励有技能的快递小哥返乡创业
MD 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内部计分卡和外部计分卡
京东方偿债能力浅析
公司财务结构分析
——以云南白药偿债能力为例
平衡计分卡在紫鑫初元药业有限公司的应用
“顺丰”快递的成功之道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知识型企业创新激励体系研究
顺丰联手“三通一达”反水对抗阿里菜鸟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