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模型的智慧教室发展方向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11-07 01:47付从荣邓月霞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9年10期
关键词:智慧教室信息技术

付从荣 邓月霞

摘   要: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智慧教室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给教育行业注入了全新活力。文章基于SWOT分析模型,对智慧教室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可以为未来智慧教室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教室;SWOT;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19-0019-05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开始广泛地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经济建设和军事发展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对于教育领域的影响直到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后才引起广泛关注,同时迎来了智慧教室的建设热潮。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开始对智慧教室的建设进行大量研究。黄荣怀[1]提出智慧教室建设应满足内容呈现、情境感知、资源获取、环境管理和及时互动五个方面要求。程敏[2]提出智慧教室建设必须结合学科性质从空间设计和技术设计两方面入手。聂风华等[3]构建了智慧教室的“iSMART”系统模型,在该模型中,智慧教室由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网络感知(network Sensor)、可视管理(visual Management)、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实时记录(real-time Recording)、泛在技术(ubiquitous Technology)六大系统组成。当然也有众多学者对新技术在智慧教室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基于SWOT模型,本文分析了智慧教室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遇、挑战,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智慧教室的发展方向,可以为智慧教室的建设提供参考。

二、SWOT分析方法

SWOT分析是一种在战略管理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战略分析方法,最早由Edmund P.Learned等人于1969年提出,随后由K.J.Andrens于1971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中给出了制定战略过程中的SWOT分析框架。[4]所谓SWOT分析法,就是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自身内部环境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外部环境的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进行明确定位,从而选择最佳发展方案和计划或战略决策的有效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的指导思想是在全面把握企业内部优劣势与外部环境的机会和挑战基础上,制定符合未来发展的战略,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利用机会、化解挑战。[5]

图1是SWOT的基本分析模型,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分析的问题有四种基本情况。杠杆效应(优势+机遇),发挥内部优势,抓住机遇获得发展;抑制性(劣势+机遇),处在劣势状态下时,通过自身调节将劣势向优势转化,从而适应外部机遇;脆弱性(优势+挑战),以优势状态迎接挑战获得发展;问题性(劣势+挑战),此时企业面临严峻挑战,需要规避内部劣势,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化挑战为发展动力。

三、基于SWOT模型的智慧教室发展方向定性分析

1.智慧教室发展的优势

(1)教室环境的多样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及在课堂上的应用,逐渐改变了课堂的结构和形式,使教室成为一个以多种技术手段为途径,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能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现代化教学场所。智慧教室环境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教室环境的设置与应用,教学内容实现了由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源相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加工者和情感体验的反馈者,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接受知识的帮助者,而配套有智能决策和智能评价等系统的智慧教室能对这种转变起到重要的促进和支持作用。

(2)教学观念的先进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递。近几年,课程与教学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不少课堂教学方式已经发生转变,但是教学思想依旧沿寻积习,部分课堂依然属于讲授型教学。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逐步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此处的“教”包含“教师”、“教学”,“学”包含“学生”、“学习”两重意义。智慧教室是信息技术发展于教学上的新成果,而以“学”为中心,构建智慧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是智慧教室的目的所在。智慧学习环境是普通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6]可以说,以“学”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顺应了时代对教育事业的要求,是智慧教室的又一大优势。

(3)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智慧教室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另一大优势则体现在创新上。智慧教室作為新的教育环境,给我国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独特的信息化背景使其在教学方法上有更多的选择。[7]真实、具体的教学具有复杂性的特征,智慧教室的空间和技术环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更容易引起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生成性。未来课堂首先应定位服务于支持课堂教与学主体的自由与发展,其次应定位于建构课堂要素(人、技术、资源、环境等)之间的和谐关系。[8]智慧教室的设计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而作为面向未来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如创造力、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等)的新行式,它又是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自由与发展的体现。

2.智慧教室发展的劣势

(1)智慧教师匮乏

信息化背景下,智慧教室的操作需要依靠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智慧环境的掌握更为智慧教师的培养增加了难度。智慧教育环境中的教师,担任着培养具有较高思维水平、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突出、创新性强、社会适应性强的学生的任务。祝智庭等[9]阐释了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教师特征:一是要具备智慧教育的先进理念;二是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三是要具有良好的数据素养;四是要拥有出色的终身学习能力。相对于老一代教师转型为智慧型教师来说,培养年轻一代教师朝智慧型教师发展更简便快捷。但也凸显了一个问题,年轻一代教师往往缺乏足够的任教经验。而智慧型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不健全,致使智慧型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贫乏,逐步打造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层次合理,同时掌握信息技术、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智慧型教师队伍是刻不容缓的。

(2)教学评价机制亟待发展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健全的评价机制是对信息化背景下智慧教室应用成果的积极反馈和检验,传统的课堂评价标准不足以综合评价智慧教室下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现有的评价主体、内容、手段和模式机械单一,良莠不齐,仅以知识获得作为衡量教育的标准,忽视学生多方面才能的发展,未能肩负起以能力为本位,对接学生整体素质的拓展。在智慧教室的发展进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应从多方面考虑。一方面,教学评价应该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处理与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数据,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实现总体和个体数据的智能性跟踪评价。[10]另一方面,要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对学生智慧发展的评价。[11]这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恰当运用教学机制,适时地把握教学,生成资源。只有对学生学习过程给予及时地反馈与评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此外,应将学生看作独立的个体、成长中的发展主体,探索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困惑、疑问、欣喜和满足等学习体验,做到着眼于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学生主体的差异发展来评价学生。

(3)组织管理需要完善

智慧教室作为信息技术急速发展下新兴的智慧学习环境,它在组织管理上尚不完善,表现为“一校一模”、“多校一模”、“一校多模”等不同的组织与管理模式。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智慧教育下的智慧教室得以快速发展,在此契机下,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提升,建设有德行的学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急需组织管理的完善。胡沛然等[12]提出PWP“三位一体”全过程控制方法,即对于学校智慧教室的日常管理,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日常的物业管理方面,均采取“事前”检查、“事中”反馈及解决和“事后”复核。郝琦蕾[13]提倡从学习组织管理制度重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文化创建三个方面实施组织管理变革,以适应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时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3.智慧教室发展的机遇

(1)政策支持

《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发展逐渐走上征途,《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中就人工智能发展制定了新的目标。钟志贤等[14]揭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演进的三个发展阶段:初步起始阶段(1989-2000年)、迅速发展阶段(2001-2010年)和全面推进阶段(2011-2016年)。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加快,教育现代化已基本实现。新时代,新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给教育事业增添了新动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中提出:坚定不移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切实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促进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发展。

(2)经济支柱

经济和政治自来是一体的,党和国家对教育大力支持,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在信息化背景下,更突出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力求创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教育。在这样的契机下,政府、企业、学校直至家庭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这对智慧教育环境的建设尤其是智慧教室的发展大有裨益。

(3)技术支撑

进入21世纪,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多个国家围绕智慧学校、智慧教室不同程度地展开了相应的规划、部署与建设活动,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国外智慧教室研究开始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1988由罗纳德·雷西尼奥提出的“Smart Classroom”。[15]早在2000年,美国安纳伯格学校改革机构(Annenberg Institute for School Reform)及其成员提出了智慧教育系统;2006年,新加坡政府在“智慧国2015”计划中着重推出了智慧教育计划;2011年,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颁布了《智慧教育推进战略》(Strategy for Promoting SMART Education)[16]。自2008年“智慧地球”概念提出后,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富媒体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与教育相结合,建设智慧教室也成为研究的焦点。

4.智慧教室发展的挑战

(1)教学观念需改变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一直都是教学手段上的改进,其对于教育领域的影响更多是锦上添花,没有对教育结构变革形成影响。《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对企业部门的技术发展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教育领域的现象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问题所在,教育信息化能否提升教育生产力关键在于教育系统结构上的变革,而不是教育手段上的缝缝补补。仅是教育环境的改变并未让智慧教室的存在发挥更大意义。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在地区差异方面,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沿海经济环境最好,中部次之,西部經济发展滞后,经济发展给教育带来巨大的发展前景。反观经济发展滞后区域,教育也都较为落后。智慧教室投入运营需要大量的开支,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是机遇,可以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有益探索,从而采用最优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3)实施操作面临困境

智慧教室建设面临以下困境:标准上烟囱林立,厂家各行其是;认知上鱼龙混杂,概念炒作横行;功能上舍本逐末,重管理轻教学;实施上急功近利,重实体轻数据。[17]一则表现为智慧教室尚无国家和行业规范。2018年6月7日发布的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36342-2018)描绘了智慧教学环境建设的总图,但对智慧教室的体系建构、要素内容和判断标准并没有明确界定。在教育行业和市场中,把富媒体、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当做智慧教室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不少集成了前沿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设备、设施都被冠以智慧的名义,除了集成度更高、功能更加多样外,并没有智慧可言,形成了“只见形式不见内涵”的“伪智慧教室”。二则表现为轻视教学,轻视“数据”建设。在智慧教室建设中普遍存在将人员管理、设备控制、环境调试等管理功能作为重点,兼顾课堂互动、发言提问和课后评估等简单教学应用,虽然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便捷性,优化了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体验,但仍无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和痛点,只是隔靴搔痒。在学校层面,不少学校更愿意在看得见的“政绩”上下工夫,只是单纯地建设几间甚至几十间智慧教室,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但真正的智慧教室“数据”建设投入甚少。这样一来,智慧教室就徒有其表,沦为普通的多媒体教室。

四、信息化背景下智慧教室的发展策略探析

本文根据张沁园[5]的研究《SWOT分析法在战略管理中的应用》,并借鉴刘宇[18]的“SWOT分析框架”,建构了信息化背景下智慧教室发展的SWOT分析模型,如表1所示。

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

1.完善智慧教育理论体系

自从“智慧地球”这一概念推衍到教育领域以来,智慧教育、智慧校园、智慧学习、智慧教室、智慧课堂等新生概念逐渐占据了教育事业的一片领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党和国家对新时代信息技术越来越重视,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新科技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这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智慧”该如何定义?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学习者将会获得哪些发展?与传统教育相比优势在哪里?智慧教室与普通多媒体教室差别有多大,有何区别与联系?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继续研究,以“学”为本,解决一个个问题,进一步加强智慧教育理论研究,厘清相关概念内涵与特征,明确学习者与教师的角色发展,逐渐完善智慧教育理论体系。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智慧型教师

教师作为传道、受业、解惑的主体,其劳动具有复杂性、示范性、创造性和专业性。这是所有教师劳动具备的特点,而智慧型教师表现得更突出。首先,要具备智慧教育的先进理念,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智慧型教师需要充分认同和理解智慧教室所体现的“以‘学为中心”的思想,改变传统的知识讲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智慧型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现代社会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创造力、思维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智慧型教师教学的任务与追求。其次,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云平台、“互联网+”等带给我们全新的认识,智慧教室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些必要的信息技术。智慧型教师在日常授课、生活中,应积极探索新知识、新信息,由此在面对飞速发展的知识网络时,才不至于无话可说,无内容可教。最后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更迭的时代要求我们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是智慧型教师的目标所在,而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则是自身的不懈追求。

3.敢于创新,加强智慧教室学科教学应用

把课堂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教与学融合、交互作用与影响的动态过程,其核心标志是具有立体化的互动交流能力。[19]智慧教室不仅限于师生间、生生间言语上的交流讨论,更借助智能化的移动学习工具和应用支撑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多维互动交流,完成多方协作、知识探究和意义建构,从而促进学生的智慧生成与发展。在未来,基于此的创新型教学方式将层出不穷,基于智慧教室的教学与学科相结合也将纳入学者的研究范围。在智慧教室建设上,应因地制宜探索在某一学科上的应用,区别学科间的差别与联系,以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优势,更能体现智慧性,建设专一的具有特色的智慧教室,从而杜绝建设形式上的智慧教室。

4.课堂教学结构变革

教育系统由多部分组成,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学校教育。学校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实现传统课堂的根本转变,智慧教室的意义就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组织作用,又能突出学生作为课堂主要组成部分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新型教学方式,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把集成的技术手段真正地为“人”所用,让一切信息技术来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这才是智慧教室存在的价值。

五、结束语

智慧教室作为一种典型的智慧学习环境,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重要支点。但在智慧教室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20]本文通过进行信息化背景下智慧教室发展的SWOT分析,探索智慧教室的进一步发展。在以后的研究中,应重点关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教学应用,探索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变革,并以智慧教育学科应用为引领,助推教育教学创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荣怀,胡永斌,杨俊锋等.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2):22-27.

[2]程敏.信息化环境中智慧教室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2):101-107.

[3]聶风华,钟晓流,宋述强.智慧教室:概念特征、系统模型与建设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7):5-8.

[4]张赤东,郑垂勇.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SWOT模型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3):106-109.

[5]张沁园.SWOT分析法在战略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2):62-63.

[6]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1):75-84.

[7]李葆萍.智慧教室中影响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选择的因素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3):50-55.

[8]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9]祝智庭,魏非.面向智慧教育的教师发展创新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7(9):21-28.

[10]王济军.智慧教育引领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5):53-58.

[11]吴晓静,傅岩.智慧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J].教育探索,2009(9):11-13.

[12]胡沛然,沈宏兴,王志香等.基于智慧教室的全过程控制管理模式实证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0):283-286.

[13]郝琦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校教育发展研究——对一所县域中学变革实践的解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4(5):105-111.

[14]钟志贤,曾睿,张晓梅.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演进(1989-2016年)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9):14-23.

[15]张亚珍,张宝辉,韩云霞.国内外智慧教室研究评论及展望[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1):81-91.

[16]鹿星南,和学新.国外智慧学校建设的基本特点、实施条件与路径[J].比较教育研究,2017,39(12):23-29.

[17]殷斌.智慧教室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J].现代信息科技,2018,2(12):135-137.

[18]刘宇.MOOC冲击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的SWOT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5(4):26-31.

[19]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56,73.

[20]李利,梁文洁,薛锋.智慧教室环境中的课堂互动教学现状分析——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案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3):115-121.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智慧教室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浅谈未来教室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