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容”与“纳”

2019-11-11 08:56肖红丽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10期
关键词:陶行知后进生性格

肖红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古人讲:大地宽容,故万物生长;大海宽容,故宝藏无量;天地宽容,故云彩飞扬;宇宙宽容,故日月争光。人也一样,宽人者,人宽之;容人者,人容之;爱人者,人爱之;尊人者,人尊之。用博大的胸襟填充渺小的自己,会让一个矮小者成为顶天立地的巨人,反之则异然。

我们的世界缤纷多彩,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尽相同,任何人都无法把自己的行为规范到统一的标准中,更没有办法把思想观念强加于人,而我们又必须共同在一起生活交流交往,这就需要学会宽容。

面对处在人生中既懂事又不懂事的叛逆期的学生,他们很容易学会撒谎、抵赖、狡辩等手段,处在人生中容易学坏的时期,处在人一生中的十字路口。我在领取仪器时经过检查完好后,给每一组学生发一套实验仪器,让他们做实验,学生都比较好动,按照实验规则仪器学生都知道怎么样使用,可总有几个同学不听,在实验一半的时候有同学说仪器坏了。我走到旁边看看说:“谁不遵守规则弄坏了仪器,自己承担相应的赔偿。”这一组的一个女同学很放肆地指着我说:“老师,你没有证据,你看到是我们弄坏了的吗?不信你查,拿出证据来啊!”听到学生这样说,我很心寒,但接下来我该怎么做呢?我觉得这是一个严肃的教育问题,如何把这样的学生教育好,值得我们去研究。

陶行知的四颗糖教育思想引导我,对于这个学生用陶行知的教育方法让她感到自己的错误行为,真正地改过自己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所有教育者的职责,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是我一直探索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一直把教育好学生作为自己的最高责任。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一定可以实现。

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走到一个集体里,在这里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肯定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要想让学校、班级成为他们的乐园,宽容教育是我们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

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孩子的性格不同,所以孩子们的喜好也就不同。有的孩子性格很开朗,接受新事物非常快;而有的孩子性格较内向,不爱表达,比较喜欢静,不是很容易接受新的事物;还有的孩子性格比较自卑,看人的目光很胆怯,平时喜欢独来独往,这样的孩子对新事物的接受相对迟缓一些。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实际出发,不要过难过易。

以兴趣引导学生,也就是说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顺着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教育。如是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肯听、肯学,容易引起兴趣,学习效果好。

教师的注意,常常比表扬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对一个学生的注意,这就可以在师生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并且鼓舞这个学生更加向上;反之,对一个学生长期忽视,不予注意,就等于抹杀了他的优点,以至否定了他的存在。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常把孩子比作初升的太阳,把后进生比作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學生这些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的呵护,我们对待后进生不可疏忽大意,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这些后进生,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倾听学生内心的话。有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吐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可不少教师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话,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再怎么忙,也不能以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对待学生,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说的话。

“化干戈为玉帛”,宽容比征服更显强大;“化腐朽为神奇”,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宽容是如此美丽,苍鹰逊它三分柔,蚂蚁输它一段刚。让我们的学生相互谦让,彼此宽容,明白容得下他人,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文宝)

猜你喜欢
陶行知后进生性格
猫的性格爪知道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如何对待后进生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性格描绘词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