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的鉴定及输血处理1例

2019-11-12 07:17许金鹏王爱华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血型交叉抗原

邢 昕,许金鹏,王爱华

自身抗体阳性引起的交叉配血困难一直是困扰临床输血工作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中某些自身抗体具有类似同种抗体的特异性[1],被称为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2],对于鉴定出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后,临床输血处理中应避开类抗体特异性的红细胞抗原进行输注,而不必考虑患者自身相应的抗原[3]。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完成1例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的鉴定,并筛选到相合的血液输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女,70岁,干燥综合征确诊10余年。因重度贫血入院,血红蛋白过低(34 g/L),申请输注红细胞悬液,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既往无输血史。

1.2试剂与仪器ABO血清抗体(批号:20171229);Rh(D)血清抗体(批号:20181802);人 ABO 反定型红细胞试剂(批号:20185336);RhC、c、 E、e 标准血清(批号:20185301);不规则抗体筛检细胞(批号:20187035);谱细胞(批号:800246497);抗IgGC3d 试剂(批号:20175001);所有试剂厂家均为上海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贝索离心机;恒温水浴箱。

1.3血型血清学方法ABO血型鉴定、Rh系统抗原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检、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特异性鉴定及放散试验均按照操作规程和相应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2 结果

2.1患者血型血清学检查及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患者:O型,CCDee,抗人球试验阳性,自身抗体谱检测阳性,见表1。

2.2患者抗体特异性鉴定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检阳性,符合抗-C及抗-e反应格局(表2);谱细胞鉴定抗体特异性可能为抗-C及抗-e联合抗体(表3);将红细胞三洗后制成压积红细胞,56℃放散10 min,取放散液加入相应的谱细胞反应,放散液抗体特异性鉴定也符合抗-C及抗-e格局。见表3。

2.3输血处理以类同种抗体对应的抗原阴性血液,即不含C抗原和e抗原的洗涤红细胞进行主侧盐水法、凝聚胺法及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同时选取相应抗原阳性的血液做相容性对照;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显示抗体对应的抗原阴性红细胞与受者血清反应无凝集,配血相合,而对照管则出现凝集。

表1 患者血型血清学检查及自身抗体检测结果

表2 患者血浆中不规则抗体筛选红细胞反应格局

表3 患者抗体血浆及放散液特异性谱细胞鉴定

3 讨论

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输血是临床交叉配血中的一个难题。血浆中的自身抗体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可使红细胞发生自凝或在交叉配血中与供血者红细胞发生非特异性凝集[4],因此很难选择到相容的血液制品;但是也有某些自身抗体既具有特异性的针对相应的红细胞上的某种血型抗原同种抗体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自身抗体的性质,抗体特异性和自身血型结果相矛盾[5],被称为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该类抗体不是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的混合物,它仍然是一种自身抗体[1],只是该自身抗体具有特异性类似同种抗体的特点。文献报道[6-10]多数患者为Rh系统的特异性抗体,少数为MNS[11]和Kidd系统,多见于结缔组织疾病、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严重的细菌病毒感染等。

关于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产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一些研究[2]认为药物,特别是甲基多巴类可能会导致自身抗体,进而产生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另一种假设认为[12],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是由于自身抗体导致的同种抗体的非特异性吸附。还有假设[13]提到同种免疫和自身免疫同时发生,并认为类同种特异性抗体是从自身抗体演变而来。

该文中患者Rh血型系统为C抗原阳性和e抗原阳性,血浆抗体特异性鉴定符合抗-C和抗-e的联合反应格局;红细胞上放散下来的抗体,对照谱细胞抗原列表分析为抗-C和抗-e,抗体的特异性和自身血型结果相矛盾,实验结果符合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的特性。患者无输血史有妊娠史,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确诊为干燥综合征10余年,抗SSA抗体、抗BPO及抗RO-52均为阳性。此个案中笔者倾向于自身抗体具有类似同种抗体抗-C和抗-e的结构,非特异性吸附于红细胞上,从而形成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交叉配血中选择了抗原C和抗原e阴性的红细胞,主侧盐水法、凝聚胺法及抗球蛋白法无凝集无溶血,输注过程中无输血不良反应,24 h后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上升10 g/L。

临床上患者血浆中的自身抗体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很难选择到相容的血液制品,在病情危急紧急输血时,配血方案是在“最大相容性为主要输血原则”的基础上选择交叉配血中主侧凝集最弱的洗涤红细胞供临床输注[14],然而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具有同种抗体的特异性,在为患者输血时,最好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红细胞进行输注,可明显延长红细胞的存活时间[15]。该文中患者的输血处理就是在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鉴定后,选择了抗原阴性的红细胞输注4 U,在后续的随访中,患者血红蛋白上升到了60 g/L,红细胞输注有效。

猜你喜欢
血型交叉抗原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连数
连一连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双线性时频分布交叉项提取及损伤识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