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带教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2019-11-12 07:51杨如江
长沙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讲授儿科插管

杨如江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由张学新于2014年正式提出,也可简称为 PAD 课堂.自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正式提出后,国内关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便从未停止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将课堂一半时间用于教师的知识讲授,一半时间用于学生的讨论式学习[1].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存在很大不同,它倡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讨论式学习的方式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探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先进教学模式,目前很多教师均在自身学科教学领域应用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且取得一定成效.但关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却极少.基于此种情况,有必要对如何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中有效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研.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以滁州城市职业学院附属医院的60名儿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为验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成效,将60名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0人,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在实验组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习带教教学,在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习实习带教.

1.2 研究方法

具体研究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如下:(1)文献研究法.通过知网搜索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相关的文献研究资料,获取理论上尤其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策略方面的指导.(2)行动研究法.2018年9月-2019年3月期间,对30名实验组同学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习带教.(3)数理统计法.行动研究结束后,进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效果验证.运用SPSS19.0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具体结果实施深入分析.

2 研究过程

本次研究过程中,对实验组30名同学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应用策略如下:

2.1 有效的新课导入

任何有效教学模式的应用均离不开新课导入.研究表明,有效的新课导入有助于促进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率提升.因此,实习带教教师决定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前,必须在新课导入的设计方面多下功夫.

例如,在儿科模拟技能临床理论教学中,执教“气管插管术”时,教师是如此实现新课导入的:用多媒体呈现案例:李欣怡,女,5岁,因犯重症肺炎入院治疗.入院第二天时,在吸氧状态下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据诊断,该患者目前的血氧饱和度降为80%,二氧化碳潴留、氧分压低.请问在此情况下,作为住院医生的你应做何处理?问题提出后,同学们立即陷入思考,并纷纷给出答案.经过教师肯定,最终一致认为此事采用气管内插管的急救方式更为有效.通过该案例的直观呈现和问题讨论,最终有效呈现本节课学习主题——气管插管术.该新课导入策略的有效应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新课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同样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倡导将课堂一半时间用于知识讲授,一半时间用于学生讨论式学习,但为激发学生新课学习兴趣,提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效,有效的新课导入必不可少.新课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成效的提升可起到有效引领作用.

2.2 科学的知识讲授

知识讲授环节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应用环节.为提升知识讲授环节的教学效率,实习带教教师需提前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安排知识讲授进程,尽可能利用课堂一半教学时间高效率实现知识讲授.

例如,在儿科模拟技能临床理论教学中,执教“气管插管术”时,实习带教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确立的教学内容主要为:(1)基本概念(2)插管前准备;(3)导管的选择;(4)导管插入深度的估计;(5)操作步骤等.确立完基本教学内容后,为节省课堂板书时间,特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具体的知识讲授过程中,教师一边呈现多媒体课件,一边围绕多媒体课件相关知识内容进行拓展性讲授.通过教师的高效率知识讲授,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内容.

如若课堂知识讲授内容较多,实习带教教师还可提前要求学生对本节课进行预习.预习可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基本知识内容,如此一来教师讲授时不需要覆盖所有教学内容细节,只需引导式、框架式的精讲教学内容主干、重点及难点即可[2].

2.3 积极的讨论学习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创新之处在于把讲授与讨论在时间上错开[3],讨论式学习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亮点,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因此,在本次教学实验中,教师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时,在学生的讨论式学习引导方面下足了功夫.

例如,在儿科模拟技能临床理论教学中,执教“气管插管术”时,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式学习,教师设计的讨论问题为:气管插管操作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讨论问题虽然仅为一个,但却需要学生通过广泛、深入讨论方能获取正确答案.为帮助学生尽快获取正确讨论结果,教师还要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模拟操作.通过学生的分组积极讨论,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显露声门是气管内插管术的关键;(2)显露声门的操作要迅速正确;(3)应将喉镜的着力点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4)导管插入声门必须轻柔,避免使用暴力;(5)插管完成后需认真核对导管的插入深度,需科学判断是否有误插入食管的可能性;(6)……

虽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秉承“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4],倡导学生自主展开讨论.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实习带教教师不应充当甩手掌柜,应积极认真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并适时参与至学生讨论中,引导学生讨论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同样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4 必要的课堂结尾

在对分课堂的结尾阶段,教师需对整个对分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有效总结,并对学生在整个对分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实施科学评价.此做法亦是必要的.

例如,在儿科模拟技能临床理论教学中,执教“气管插管术”时,教师通过列表方式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总结.总结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并要求学生拍照记录,课后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如此评价性说道:“同学们,在本次对分课堂教学过程中,你们的表现总体令教师满意.首先,在新课导入和知识讲授阶段,你们能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听讲,与教师展开积极互动.其次,在问题讨论阶段,你们一边进行模拟操作,一边积极展开小组内讨论.此点均值得肯定.但仍有部分同学在此过程中表现得并不好,具体表现为:不时玩智能手机,不认真听讲;未积极参与讨论等.希望这部分同学在下次对分课堂中能切实改正此点……”

课堂结尾的知识总结与教学评价是对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因此,无论之前的知识讲授与学生讨论时间如何紧张,最终必须留出一部分时间用于知识总结与教学评价.有效的知识总结与教学评价为提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成效的有力抓手.

3 结果

3.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应用的有效性分析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对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有效性的认识

本次实验结束后,为验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成效,特对两组实验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对照组76.67%的同学认为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是有效的;实验组93.33%的同学认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是有效的,二者之间差异比较明显.由此可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成效是显著的.访谈中有实验组学生表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给予我们更多的课堂讨论时间,用于对重难点知识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同学们普遍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应用是有效的.”

3.2 研究对象对应用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分析

表2 研究对象对应用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由表2可见,在本次实验研究过程中,对照组同学对应用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为66.67%,实验组同学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满意度为96.67%.二者之间同样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可见,实验组同学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普遍能够接受,并呈现出较高满意度.访谈中有实验组同学表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儿科临床实习带教实际,对于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大家普遍能够接受,且十分满意.希望教师在未来能够多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教学.”

4 讨论

本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提升了实习带教成效.研究对象普遍认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是有效的,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呈现出较高满意度.为提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成效,认为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应切实把握好如下几点问题:

4.1 知识讲授时间应弹性控制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将课堂一半时间用于知识讲授,此要求仅是一个大致上的要求.试想,如若课堂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较多,教师仅用一半课堂时间用于知识讲授很难高效率实现知识讲授.此时,教师不应过分碍于对分课堂的知识讲授时间要求,应适当延长知识讲授时间,直至将所有知识内容讲深、讲完、讲透为止.例如,在儿科模拟技能临床理论教学中,执教“气管插管术”时,实习带教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确立的教学内容主要为:(1)基本概念(2)插管前准备;(3)导管的选择;(4)导管插入深度的估计;(5)操作步骤等.当讲授至“气管插管的具体操作步骤”时,课堂时间已过去一半,但基于“气管插管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本节课重难点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并未停止知识讲授,而是继续进行“气管插管的具体操作步骤”的知识讲授,直至完全讲授完为止.诚然,如若课堂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较少,教师则可提前结束知识讲授,腾出更多时间用于学生的讨论式学习.总之,知识讲授阶段的时间应弹性控制,不必过分拘泥于时间上的限制.

4.2 科学设计课堂讨论问题

学生课堂讨论的成效如何关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成效.为提升学生讨论成效,建议教师在设计学生讨论问题时应反复斟酌,让设计的讨论问题更有价值,更能凸显其应有作用.例如,在儿科模拟技能临床理论教学中,执教“气管插管术”时,教师设计的讨论问题为:气管插管操作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此讨论问题的设计围绕本节课教学重难点展开,具有一定讨论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不同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教师在对分课堂中可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亦可设计多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设计的课堂讨论问题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设计的问题应贵在精.另外,教师呈现完讨论问题后,应给予学生充足讨论时间,让学生将问题讨论深、讨论透.

4.3 教师进行积极反思与总结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从诞生至今只经历5个年头.很多儿科临床实习带教教师对该教学模式并不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因此,对于该新型教学模式,建议儿科临床实习带教教师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做好积极反思与总结.反思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形成的有益经验.例如,在儿科模拟技能临床理论教学中,执教“气管插管术”时,教师进行的教学反思为:(1)知识讲授阶段的课堂教学时间过长,超出课堂一半时间.下次知识讲授内容较多时,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提前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提升知识讲授效率.(2)部分学生课堂讨论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可能与教师的低效引导相关.因此,下次对分课堂中应积极引导学生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参与讨论.教师进行的有益教学经验总结为:(1)新课导入虽占时间,但却必不可少.只要新课导入有效且占用时间不长即可积极应用.(2)在课堂结尾阶段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非常有效,下次教学可继续应用.

5 结论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它符合儿科临床实习带教实际,有利于提升儿科临床实习带教的教学有效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的应用过程中具体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有效的新课导入;科学的知识讲授;积极的讨论学习;必要的课堂结尾.为提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成效,具体应用过程中还需切实把握好如下几点问题:知识讲授时间应弹性控制;科学设计课堂讨论问题;教师进行积极反思与总结.

猜你喜欢
讲授儿科插管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圆梦儿科大联合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