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发展研究

2019-11-12 07:06曾一兵
长沙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综合体长沙市

曾一兵,熊 玮,成 黎

(长沙学院体育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022)

1 体育服务综合体概念的界定

1.1 体育服务综合体的提出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以体育设施为载体,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综合开发.”[1]同年,国务院颁发的46号文件中提出了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的主要任务.2016年7月发布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又将体育场馆服务业归为重点行业.由此可见中央对体育服务综合体发展的重视,也可以看出体育服务综合体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相关文件的颁布和相关政策的提出,为城市体育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为体育服务综合体带来了契机.

1.2 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内涵

自国务院提出“体育服务综合体”这一术语以来,不同领域的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解析,虽解析不全相同,但都大同小异,核心理念几乎一致,本文通过对各领域专家对“体育服务综合体”解析的归纳、整合与理解,并与体育产业行业相关专家讨论、交流,认为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出发点是整合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提供更好的、更高端的、更便捷的场馆,其出发点是便民,其核心是实现体育服务,其手段是聚集和发扬城市体育文化、促进商业功能聚合,其目标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综合性城市.

1.3 体育服务综合体的特征

体育服务综合体源于城市服务综合体,保留了许多城市服务综合体的特征,有着较高的综合性和较强的凝聚能力,但体育服务综合体又区别于城市服务综合体,体育服务综合体是以“体”为主,充分彰显体育独特性[2].体育服务综合体将体育场馆、休闲娱乐、康体健身、旅游等融合在一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身意识越来强,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对运动场馆、健身会所等场地的需求不断增大,也对场馆的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2014年相关政策提出之后,对未来体育场馆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的场馆不再停留在“锻炼”阶段,而是朝着健身、休闲、娱乐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2 建设长沙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必要性

2.1 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以体育设施为载体,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综合开发.”[3]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是实现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重要方式,体育场馆是促进体育消费、发展体育产业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发展体育服务综合体,将有利于拓宽民营资本流向,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合作方式,充分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增强长沙市体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4]据2015年长沙市体育产业调查显示:全市拥有各类体育及相关产业单位数11182家(含个体户,下同),从业人员48608人.其中,企事业法人单位1069家,从业人员20296人;个体户及产业活动单位10112家,从业人员28311人.体育产业增加值迈上新台阶,达到42.65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49%,其中:企事业单位实现增加值23.92亿元,个体经营户实现增加值11.42亿元,其他单位实现增加值7.29亿元.从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分区县(市)情况看:芙蓉区5.91亿元,同比增长12.7%;天心区6.75亿元,同比增长17.3%;岳麓区2.21亿元,同比增长25%;开福区5.88亿元,同比增长19.9%;雨花区5.81亿元,同比增长28.7%;望城区1.64亿元,同比增长7.6%;长沙县8.48亿元,同比增长17.6%;宁乡县3.09亿元,同比增长22.5%;浏阳市2.83亿元,同比增长24.9%.

图1 长沙市各区县(市)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情况

表1 长沙市各区县(市)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情况

2.2 体育场馆普及的需求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育投入由单一的政府投入转变为多方面的行业投入,体育场馆也由事业型逐渐转变为经营型[5],国家体育总局对体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20多个运动项目中心,长沙市体育发展也随之进步.长沙体育设施状况得到不断改善,到2015年底,全市有各类体育场地7669个,其中:游泳场馆185个,羽毛球场44个,田径场559个,篮球场2398个,排球场184个,足球场559个,乒乓球馆278个,网球场10个;射击场4个.休闲体育运动也蓬勃兴起,到2015年底全市共有台球室151个;高尔夫球练习场8个,攀岩场地5个,卡丁车场1个;健身路径1724个;漂流场地15处.全市平均每万人体育场地拥有数13个;人均拥有体育场地1.2平方米.但相对于我市经济总量的上升而言,体育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还远远不足,体育场馆不普及、设备不齐全、建设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等问题屡屡重现,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建设将打破这一局面,将实现体育场馆的普及和满足人们对运动场馆的要求,达到一定的经济消费水平.

2.3 人们对体育场地、场馆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长沙市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体育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现有大型体育场馆资源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这是当前体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体育服务综合体属于一项高度集中体育服务的举措,能够保障体育领域实现自身的供给侧改革,丰富服务供给和体育产品,提升体育公共服务的水平,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体育需求.

3 推进长沙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发展的建议

3.1 制定相关标准

体育服务综合体虽然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术语,也是行业界所重点关注的对象,但目前为止,对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发展并未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标准,这将会是体育服务综合体发展的一大阻碍.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标准是积极引导体育服务综合体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厘清体育服务综合体边界的重要依据[6].首先,提出建设标准,在建设过程中制定科学的建设评估体系;其次,把控设施标准,吸取体育产业发展好的国家建设经验,采用先进的、前沿的、符合群众口味的设施装备,建设符合当代发展的设施标准;最后,建设好服务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服务行业逐渐成为领头行业,人们越来越重视服务水平,在其他外在条件平等的前提下,服务做的怎么样就成了人们做抉择的重要标准,因此,做好服务标准的把控,是发展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关键,也是发展我省体育产业的关键.

3.2 推动融合发展

将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建设融入城市发展中,以城市的发展带动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发展,统筹规划,提高运营效率、完善服务体系,将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在体育服务综合体区域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将各个行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借助各行业发展的力量壮大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发展[7].

3.3 采用互联网+体育场馆的结构

互联网是人们不可或缺的时代产物,互联网+体育场馆的结构对体育场馆的运营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可以使体育场馆的运营更加智能化,更加高效化,更为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发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互联网+体育场馆的结构对消费环节也有一定的影响,“互联网+体育场馆”正在扩展体育场馆的消费空间,更是改变了消费者的传统消费观念和习惯,也使得消费者的行为更加便捷,提高效率,使体育消费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体育场馆的概念也为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互联网,重新构建体育场馆的功能结构,同时对体育服务综合体融入各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充分运用体育场馆的空间,结合互联网+模式,打造多维的、融合的发展平台.

3.4 加大政府投入

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合理布局.既要严格控制新建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规模和数量,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又要根据长沙市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体育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建设工作,加强对现有体育场馆的转型升级和改造,完善其服务功能,以提高现有体育场馆的公共服务能力[8],总体上增加长沙市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3.5 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建设和运营体育服务综合体

在体育服务综合体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增加市场透明度,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综合技术、市场、品牌等多重要素,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资本输出等形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优势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活力,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出全方位、多角度的长沙市体育产业混合所有制的创新模式,逐步实现综合体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

4 结语

随着我国体育的发展,长沙市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春天,长沙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建设是我省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必须坚持发展体育服务综合体,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制定相关建设标准、积极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建设和运营体育服务综合体,并将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建设与其他各行业融合发展、采用互联网+模式促进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综合体长沙市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长沙市控编减编工作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