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为本,以德育人

2019-11-13 05:37
报刊精萃 2019年7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道德教育道德

福建省宁化县淮土中心学校 福建 三明 365400

搞好德育工作是形成良好的校风的前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校园德育工作,以道德教育为重点,切实发挥德育的“立德树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以下就新时期农村校园德育工作与学生道德教育问题进行探讨。

一、德育的基础是道德教育。

因此,德育不仅要突出道德建设,更要强化道德教育。首先,要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道德教育的内涵。道德救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法制纪律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德育的统一体。

例如开展“四五”普法知识竞争活动,邀请派出所的干警到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知识讲座”,在新形势下,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学校组织开展“知心姐姐信箱”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成立“实话实说”队员体验小组,通过大量收集资料、调查采访、研究讨论、扮演角色、模拟情境等系列活动,使学生们增强了心理承受能力,知道如何用当的方法保护自己。

其次,要科学规划各教育阶段甚至各年级的道德教育内容,努力做到长计划短安排,抓落实、求实效。要求各年级的同学从平日的着装、语言、行为开始规范自己,改变平时动不动就骂人、打架等不文明行为,使全体同学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往日的不文明行为。

再次.要树立道德教育实践观,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课外教育活动是思想品德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它对小学生在良好品德的形成,对思品课教育质量的提高起着良好的作用。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以下几项活动。

1.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听活动。这里的视听是指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听讲座报告等。电视、广播、讲座报告等能让学生广泛接触到现实社会和自然界各种事物,接收大量即时信息,获取各方面的新鲜知识,特别是与思品科关系密切的新闻内容,有许多内容就是教材内容的生动体现,就是直观形象的教材。例如教《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后组织学生观看了科教片《宇宙与人》,坚定了崇高科学、拒绝邪教的决心。还有教《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请交警同志到学校做报告。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把每天所看到,所听到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每月底召开一次本月新闻报告会,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

2.结合课文教学的读书活动。这里的读书特指读课外书。如:教《热爱老一辈革命家》,课后要求每一位同学读一本介绍老一辈革命家的书,在班队课上讲一个老一辈革命家故事。每学期与少先队合办一次“读书读报知识竞赛”活动,并对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

3.复习巩固性的写说活动,“说”主要指学生说。晨会课的十分钟新闻,班会队会课的班队干部演讲,思考与练习中有代表性的说一说,新学期第一课的《做学校小主人》由学生唱主角,鼓励学生就教材中的观点,时事中的热点,校园中的景象等大胆发表见解。“写”是指学生写调查报告,写合理化建议,写队报或手抄报,抄写名言谚语卡等,与人交流欣赏。

二、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树人为本,以德育人。

首先,德育的重点工作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品质,是人的各种素质的深化和活化。学生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可能或因懈怠懒情而浅尝辄止,或因自命不凡、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而一事无成。因此,发挥德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强化道德教育,对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次,德育的“立德树人”理念要靠道德教育去强化,道德教育对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实际能力有着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具有良好的为人处事能力,做人的学问有许多,为人处事的原则也很多,但足最核心主要的是具有良好的道德、高尚的情操、谦逊的风格、过硬的人品。一个人品低劣的人,其方法,技巧再熟练、再高明也是很难长久地立足于社会的,中国有句俗话,要做事、先做人,可见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为人处事、与人共事、人际交往的实际能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道德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和原则,而且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

三、学校德育的最终目标,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并变成个人自觉的道德行为。

首先,道德教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具体说是学生的言论和行为。如果学生的言论和行为真正达到了道德要求,那么道德教育才能说达到了目标。

其次,德育质量的检验标准之一是学生道德品质状况。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检验道德教育的重要标准。对学生来说,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是其道德品质培养、实践、展现的场所。学生的道德品质必然要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人的良好道德晶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体现其社会价值和意义。为了体验如何关心家庭的琐事和父母操持家务的不易,我们开展了“今天我当家”活动。双休日,自己独自上市场采购食品和日常用品,了解食品价格,性得合理支配手中的钱,回家后,自己动手洗菜、做饭,许多学生手忙脚乱、满头大汗,看似简单的活做起来还挺费劲的,通过这一实践,不少人从此不敢在父母面前唠叨菜煮得不好吃。

综上所述,学校德育要树人为本,以德育人;突出道德教育,以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和实践为重点,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培养“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精神,强化“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识,营造“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氛围,激励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立、白强,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道德教育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品质培养势在必行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跟踪导练(五)(2)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道德
“好奇”的代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