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网络小说出海之鉴

2019-11-14 12:34郑晓锋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纯文学网络小说武侠

■郑晓锋/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前言

谈到中国网络小说,人们直觉其难登大雅之堂。与中国传统文学相比,其文笔较粗陋,思想较浅薄,自然而然的受到了一些人的轻蔑,甚至于嗤笑。然而正是这种被冠以粗制滥造恶名的网络小说,近年来却在海外掀起了一股狂潮,以其奇特的魔力,使西方读者沉迷其中,大呼过瘾。早在2014年12月,海外就出现了第一家中国网络文学英译网站Wuxiaworld(武侠世界网)。借助这个平台,许多民间翻译者亲自出手,自发地将中国网络小说翻译成外文。这些小说一经翻译,便受到了海外读者的热情追捧。除了武侠世界网,国外主流网络小说英文翻译网站还有Gravity Tales、Webnovel、Volarenovels等等。这些网站都属于民间组织的翻译网站,国外读者对中国网络小说的热情可见一斑。

二、现状与问题

中国网络小说的成功“出海”,似乎出人意料,但细想之下,又在情理之中。一向为人所轻视的网络小说,竟在海外大放异彩,令西方读者如获至宝。反观我们视如珍宝的纯文学,绞尽脑汁想要在海外推广,虽有文化政策加持,但反响平平,除了学者与学生做学问之外,恐怕少有人问津。中国纯文学在海外受到冷遇,应该引起国人的正视和反思。事实上,人们乐于欣赏一种通俗易懂的文学——网络小说。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他们读书多是为了消遣。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受众大部分是这些普通人。让我们转换方式,从这些普通人的角度思考,为中国文化的走出去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三、文献综述

无论怎么看待网络小说,单单就其在海外受欢迎之热潮,我们就不能否认,它在海外的传播是成功的。

梳理知网上网络小说与中国文化相关文献,总结如下。鉴于网络小说海外成功传播,首先有人对中国文化外译题材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如崔文佳(2016)认为应当抓住机会输出更具中国特色的文艺作品,让全球粉丝看到真正的中国文化;吉云飞,李强(2017),李欣然(2018)则更关注读者需求,认为文化的输出要受读者的喜爱才会有影响力。其次,有人对中华文化的传播提出了建议。如陈定家,唐朝晖(2019)认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应适应时代潮流,要借鉴网络文学的多媒介传播方式。最后,其他很大一部分文献主要谈论网络小说的翻译策略,试图单纯利用现有网络小说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如宋学清,吴昊(2018)等人主要对网络小说的译介提出建议。

综上所述,很少有文献以网络小说的视角,谈论中国文化传播的新途径。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武侠小说切入,复制网络小说的成功之道,以期对中国文化的传播略尽绵薄之力。

四、译本的选择

笔者认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可以选择翻译传统武侠小说。

第一点,纯文学和普通大众之间,天然的就存在着一堵墙。中国政府要想以纯文学为媒介在海外推出中国文化, 首先就必须打破这堵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至少到目前为止,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尽管我们努力地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仍然收效甚微。中国文化在海外大众之间的传播实际上困难重重。海外读者几乎不怎么关注这些作品。因为没有兴趣,就不会阅读。秉承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宗旨, 我们一直强调的是要注重原文本的文学价值, 拿出我们的精品文学。而读者本身关心的是可不可读,读起来有没有趣味。读者愿意主动接触来接触中国文化,才是最好的办法。

传统武侠小说首先是通俗文学,不同于纯文学,和网络小说一样,它讲究的就是一种阅读的趣味,这就是它的优势。这种“好看”“有趣”大大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与审美期盼。读者不会产生一种心理抵抗,潜移默化之中就受到了文本的熏陶。其次,传统武侠小说又不同于网络小说。网络小说的质量大多无法保证,带给读者的恐怕只有一种爽快而已。而一些武侠泰斗的作品在带给读者心理快感的同时,也传递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精神,比如金庸后期创作和修改的武侠作品,就兼具文学性和娱乐性。此外,我们谈到一个人的阅读习惯,他的阅读取向几乎是固定的。网络武侠小说已经在海外大获成功,同时武侠电影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它们吸引了固定的读者群体,那么承载传统文化的武侠小说如果能够以恰当地方式翻译到海外,未来也可期待。

第二点,当我们谈论网络小说,将之具化分类,从中便可以看出,海外爆红网络小说题材的固定化与趋同化,无外乎武侠玄幻与言情,而尤以武侠为甚。邵燕君(2018)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网络文学最受欢迎和期待的类型,在欧美主要是仙侠、玄幻和魔幻。郑剑委(2018)指出网络武侠小说是中国网络小说在海外传播的绝对主体,国外主流网络小说英文翻译网站,如武侠世界-全球最大的中译英小说翻译平台,翻译的大部分都是玄幻与武侠类小说。

武侠小说包括功夫,神异,志怪等类型。网络武侠小说则脱胎于传统武侠小说。传统武侠重写实,而网络武侠小说,比如仙侠,古典玄幻等虚幻题材,其实都是武侠小说的变体。传统武侠小说广泛结合了儒家、道家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在国内也有一众粉丝。以金庸,梁羽生,古龙等为代表的武侠小说家,其作品既有对生命的思考与剖析,也有对人性的关怀与怜悯。所谓“侠”,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气节,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标识。读传统武侠小说,也能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尽管一直在强调要输出中国文化,但武侠文化却似乎鲜有人关注,武侠小说的输出也为人所忽视。网络武侠小说在海外的火爆,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契机:利用武侠小说推出中国文化。

五、译者的选择

我国的一小部分武侠小说也曾被翻译到国外,比如《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鹿鼎记》、《射雕英雄传》等等,这些官方实体书籍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传播范围有限,受众有限,其所遇到的传播问题,与中国纯文学如出一辙。

武侠小说作为通俗文学,其独特的娱乐性,应当可以给中国文化的输出带来优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武侠小说对国外读者的影响几近于无。究其原因,译者在其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就翻译而言,首先是要了解受众的态度。受众是否接受,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打开西方市场,中国文化才会有大众传播的可能。对于读者而言, 任何阅读都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武侠小说晦涩难懂,对于西方读者而言,本身就是一种“负担”。加之中西文化不相同,因此为弥合文化间的距离,为读者提供阅读的便利,译者的选择至关重要。以Wuxiaworld(武侠世界)网站为例,笔者查询发现,该网站目前列出29位译者(或译者团队),大多为亚裔,通晓汉语和英语。基于此,笔者认为武侠小说的译者首先要擅长中文和外文,其次他要通晓中西方文化,最重要的是他要熟悉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期待,所谓的“接地气”。译者不能“接地气”,它所宣扬的中国文化就始终不能为西方读者真正理解和接受,翻译的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笔者认为,武侠小说的译者应当为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华人译者。

六、翻译方法的选择

本文以武侠世界网的将夜为参考。

与纯文学相比,武侠小说最大的优势显然就是他的可读性。因此, 在翻译时, 放在首位的,也应当是保持它的可读性。翻译的受众是西方读者,翻译的目的是要让西方读者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了解中国文化,尽可能保持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笔者发现译者总体上采取了异化策略,译文整体上也保持了忠实,但在词语和句子层面进行了改造,以求译文的简约通顺,因而他采取的翻译策略也比较灵活。

(一)直译法

例: 御书房

译: The Imperial Study

译者翻译时较常采用的策略就是直译法。武侠小说中存在大量独具特色的词语,饱含中国元素。译者保留这些词语的意义与结构,保存了中国元素,但有时候直译法也会干扰西方读者的信息接收。

(二)解释法

例:太上感应篇

译: Article on the Response of the Tao

解释法是网络小说翻译的基本方法之一,由于文化差异,译者有时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地对原文做出合理的解释,降低读者文字接受难度,以强调文章的可读性。《太上感应篇》是经典,太上劝人作善之书。译者直接译为“Article on the Response of the Tao”,不干扰信息传播的情况下,进行解释,让原文通俗易懂。

(三)删减法

例:书籍早已翻的页角发卷,显得破旧不堪,若不是被桑桑用棉线密密缝住书脊,只怕偶一翻动就会化做几蓬纸钱迎风而去祭穷酸的先贤。

译:The corners of the book looked dilapidated and worn out from extensive reading, so much that it would’ve fallen apart completely had Sangsang not carefully sewn it back together.

武侠小说中有大段的特色描写性文字,虽然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很精彩,但是如果试图保持字面上的对等,原封不动照搬给西方读者,就会减慢其信息的接收效率。因此在翻译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目的是保持阅读的流畅,不为西方读者增加阅读难度,凸显其可读性。原文中“只怕偶一翻动就会化做几蓬纸钱迎风而去祭穷酸的先贤”译为“it would’ve fallen apart completely”,表面上删减了原文,但他保持了故事性的完整,并没有干扰读者阅读。诸如此类的诸多情节,译者都进行了灵活处理,适当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删改,以求读者的接受。

(四)音译法

武侠小说的一些词语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由于文化差异,这些词语在目的语文化中并不存在,而显得难译,用解释法一言两语又很难向读者解释清楚,对于这些难译的词语,就可以采用音译法。诸如文中“昊天”译为“Haotian”,“气”译为“Qi”。

七、结语

武侠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通俗文学作品,异于网络小说,其饱含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目前理应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优秀载体。中国网络小说已经为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所接受, 笔者认为借鉴网络小说的成功之道,中国优秀的武侠小说也能为西方读者所接受,中国文化也得以进一步传播。

猜你喜欢
纯文学网络小说武侠
武侠风
为什么当代人都不喜欢看纯文学?
极限之光
武侠影后郑佩佩
我国网络小说改编为影视产品的利弊分析
当网络小说逆袭之后……
50 SHADES OF ONLINE LIT
纯文学杂志的读者呢
文学的保暖内衣
关于纯文学的论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