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情话中的语篇连贯

2019-11-14 12:34朱雅文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土味情话显性

■朱雅文/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一、前言

语篇连贯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对其进行的相关研究和论述有很多。但是语篇的概念却没有很明确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Halliday & Hasan (1976)、张 德 禄(1989)、黄国文(1988)、胡壮麟(1994)等人都提出了自己对语篇概念的理解。尽管理解不完全一致,但我们发现只要具备了结构的衔接、意义的完整、语义的连贯、交际的成功等特征,无论长度如何的话语和书面语我们都可以称之为语篇。

2018年,社交媒体中的一种另类的情话闯入了我们的视野,并迅速流行开来——它就是土味情话。虽不似传统的情话有着华丽浪漫的辞藻,充满了诗情画意,但它能产生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反差,赋予情话诙谐幽默的特性。土味情话有的表面看似没有明显的衔接手段但其在语义上是相互联系的,可以传达出完整的意义,并能够成功完成交际功能,具备了成为语篇的特称,因此属于语篇。语篇的连贯有两种:一种为显性连贯,一种为隐性连贯。显性连贯主要是靠显性衔接来完成的,如:语法手段衔接和词汇衔接。隐性连贯则依赖语境、语用和人们共享的知识来完成。由于土味情话出人意料的特性,它大多靠的是隐性连贯,本文还分析了在隐性连贯除了语境和语用知识,修辞所做出的贡献。

二、语篇的连贯

国内外对语篇连贯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自Halliday & Hasan(1976)的 cohesion in English(《英 语 中 的 衔接》)一书之后,连贯开始受人们的重视。Van Dijk(1977)把连贯看作是语义概念和他的宏观结构论。Brown &Yule(1983)重视语言外的语用策略如:语境、社会文化知识等对连贯的影响。Widdowson(1985)把连贯看作语用概念,从言外行为理论阐述连贯。还有把连贯视为作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Givon(1995)。朱永生(1997)以系统功能的视角从话题、主位推进讨和衔接手段论语篇的连贯。张德禄、胡壮麟等也都对连贯进行了研究。对于这些学者的不同看法,我们提取其中的共同点,那就是语篇的连贯不仅靠形式上的衔接,也靠形式之外的语境、语用、心理等因素达成连贯。本文将从显性和隐性这两方面来讨论土味情话中语篇的连贯。

(一)显性连贯

语篇的显性连贯指的是语篇表面有明显的连接手段,使语篇内的不同成分之间在意义上的联系清楚明了。刘辰诞在书中提到衔接的方式在语言学界有广义和狭义,本文这里指的是狭义的衔接,仅限于非结构性词汇语法手段,指把篇章内各小句及以上单位联系起来的语言系统自身的形式,通常分为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两大类,这都属于是在语言内部建立起来的连接纽带。

Halliday & Hasan提到的语法衔接有指称、省略、替代和连接。指称是指对同一个指称对象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去指称,遵循了经济原则,不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是篇章更加简洁。省略是对句中的一些基本结构的省略,语法上需要但在语境和语义中都明了无需再提,可以免去不必要的重复,使语言简练明了。替代也是避免重复、使语篇变得紧凑的一个手段。连接指的是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的一种衔接,是通过连词、副词等实现的。连接使句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明显。

词汇衔接则包含有重复、同义词或近义词、上下义词和词汇搭配等手段。重复能使意义更连贯。使用同近义词可以使篇章的词汇显得多变,不至于使语篇显得单调。使用上下义词的衔接效果同上。词汇搭配是词汇形成统一个词场,有助于语篇语义的连贯和人们对语篇意义的理解。

(二)隐性连贯

上文提到的显性连贯手段都只算是形式上的连接,是属于表层的连接。当语段中没有明显的衔接手段时,不意味着它是不连贯的,因为语篇的连贯还可以靠隐性的手段。遇到隐性连贯的语篇时,我们必须借助其存在的语境、人们的语用知识、共有知识和推理能力等,来实现语篇的连贯。

我们在理解隐性连贯的语篇时要依靠语境,是因为没有语篇是能够脱离语境真空存在的。语篇必定产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我们要分析它一定会考虑其发生的语境,从而推测出看似不连贯的语篇想表达的真实意图。语篇产生于我们对语言的运用,因此理解语篇的过程中离不开交谈者的语用知识和共有知识。我们需要利用这些知识来对语篇中隐含的意义进行有效地处理,否则我们就不能很好理解由隐性连贯形成的语篇。如:

(1)A: Hey girl, do you love water?B: Yes! A: That means you love 80% of me.

这句利用了人体中有大概70%—80%是由水构成的这一共有知识。如果没有这一基础就难以理解这一语篇想要传递的意义,会觉得说这话有点莫名其妙。但有了这一共有知识后,这对话就成了幽默风趣搭讪手段。

三、土味情话中的连贯

说起“情话”,我们想到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想到的是《凤求凰 琴歌》中的“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想到的是秦观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等这些充满诗意的醉人情话,抑或是影视小说中的“浮生万千,吾爱有三:一为日,二为月,三为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深情告白。就在2018年,我们会发现有一种另类的情话突然闯入了我们的视野之中,即“土味情话”。这类情话没有动人的诗句和华丽的辞藻,但它以一种接地气的方式踏入了情话圈。它用看似不相关的句子,达到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传情效果。这类情话虽不够雅致,但足以动人心弦。

分析网上搜集到的土味情话,我们会发现它们有的在形式上有明显的衔接,但大部分则需要人们的语用知识、推理能力等去发现其内部的语义的连贯,这两大类是土味情话中的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

(一)显性连贯

土味情话篇幅很小,为了达到在短时间内就撩动人心的目的,一般就是一句或几句话构成,因此它的连贯很少由省略、替代和连接等语法衔接完成。它的显性连贯的类型大都是词汇衔接:

(2)A:咱俩友谊的小船翻了。B::为什么?A:小船不翻我们怎么坠入爱河呢?

友谊的小船这一说法是来自英文friendship的趣味解释。友谊的小船翻了是朋友之间委婉表达不和你玩了,友谊终止的意思。通过词汇衔接中的重复和搭配使得语篇连贯。问答句子中小船的重复使用,和答句中倾向于出现在相同的词汇语境里的船和河这两个词,使句子产生衔接力,整个语篇连贯。传递出说话人A想和说话人B开始一段美好的恋情。

因为土味情话有出其不意的传情特点,所以在表面衔接的情况下,有时也需要人们运用语用和共有知识来等去发现其内部的语义的连贯,理解句子真实意图:

(3)A:我觉得你跟地球好像哦!B:为什么?A:因为你很有吸引力。

(4)Are you a bank loan? Because you got my interest.

这两个语段是通过词汇衔接手段之一的词汇搭配成为合格的语篇。这里的词汇搭配与传统意义上的修饰成分和被修饰成分间的共现关系不一样,是指词汇在意义场中的习惯性共现关系。 如:doctor和 ill、solve和 problem等。这里说地球我们也会想到地球引力。说到银行贷款就会想到相关的利息。正如Halliday & Hasan所提到的如果有些词汇原本就有出现在相似语境中的倾向,一旦他们在相邻句子中出现,就会有衔接力。这两段话都是依赖这种方法形成衔接的。但仅靠表面的衔接我们并没有理解说话者想表达的真正含义,因此我们还要根据语境利用上我们的共有知识去理解拥有多个意义的“吸引力”和“interest”在这里的真正含义。

(二)隐性连贯

土味情话为了达到出其不意,撩人于无形的目的,使用最多的就是隐性连贯了。这类情话没有明显的语法或词汇衔接,看似不相关的句子之所以能称之为语篇,靠的就是人们对其语境的感知了解和人们掌握的语用知识和共有知识来实现的。语境是渗透到了每一个语篇中,理解语篇不能离开其所在的语境,我们每一个例子都可以算得上是利用语境理解语篇的例子,因此我们不单独举例来说明,我们主要了解一下语用知识,共有知识和修辞是如何帮助语篇达成意义上的连贯。

(5)A:你不累啊?B:为什么会累?A:可你都在我脑袋里跑一天了。

这里与语用学中的虚假语用预设很是相似。“虚假语用预设是预设的一种超常操作现象。”(邹涛、曾江霞2001)邹涛和曾江霞认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把非双方所共有的知识作为预设信息,因此这种预设信息是对于交流双方的其中一方来说的未知的。产生这种虚假预设的原因有两个:非故意和故意。非故意是交流的一方错估了另一方拥有的知识范围。故意则是为了达到某种意图故意为之的。在这句话中问话者就是故意把未知的信息处理为预设信息,他问话者说“你不累啊?”以一种隐含的方式表达了问一个杜撰的语用预设:答话者应该感觉很累。答话者回答的是为什么会累,他正确理解了问话者的语用预设。接着问话人以“你在我脑袋里跑一天了”来解释为什么说“你”会累。以一种含蓄地方式表达了“我”想“你”想了一天。通过对语篇表面用词的深入解释,揭示了隐含意义,展现了语篇间的逻辑联系和语义相关。

双关是一种修辞手段,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意义双关:谐音双关是利用相同的读音使语句拥有双重意义,意义双关则是利用词的多义使语句拥有双重意义,我们分别举例:

谐音双关:

(6)A:你知道我住在哪个路吗?B:花园路。A:不对,是阿姨洗铁路。

这段对话表面看没有衔接手段,提问住在那条路,正确答案的内容让人觉得有些答非所问。看似没有逻辑关联,不属于语篇。但是答话人利用对日语的共有知识:即知道日语“我爱你”的发音,正确理解了问话人想要表达地喜爱之情,问话人也就成功地达成了交际意图。日语“我爱你”的罗马音为“aishiteru”,在中文中发音很像“阿姨洗铁路”。利用这一谐音让看似不相关的话语有了关联,能够被人理解,成为一个可以接受的语篇。

意义双关:

(7)A:我身体很好,可以扛米袋子、扛煤气罐子,却扛不了一样东西。B:什么呀?A:扛不住想你。

这段对话表面上看感觉答非所问,因为根据“扛”字的两种意思:用肩膀承担物体;支撑忍耐。前面的都为“扛”的第一个意思,惯性思维我们就会把最后一个扛也理解为承担物体,会想到底扛不了什么物体。但是问话人后面给出的答案出其不意地使用了“扛”的另一种意思,表达出了对答话人的浓浓的爱慕之情。可谓是接地气版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两者看似不搭调,却通过“扛”的多义性使句子产生连贯,形成一个完整合理的语篇。

析字式:

(8)A:你今天特别讨厌。B:为什么?A:讨人喜欢,百看不厌。

通过对“讨厌”二字的拆解和重新解释,把看起来不相关的问与答紧密联系在一起,听后出人意料,实现了出其不意传和略带幽默的传情方式。两个句子的完美衔接实现了语篇间的意义连贯,保证了语篇在传达意图方面的流畅。

(9)A: You know what’s on the menu? B: What? A: ME-N-U

对话询问菜单里有什么,回答却没有相关信息,而仅仅只有菜单二字,看似无厘头,其实问话者把menu拆分成了me and you(我和你),向答话人传递出表白信号,你什么时候考虑一下我们俩?通过对menu的拆解保证了交际意图的完整传递,所以能成为语篇。

比喻式:

(10)A: Are you a camera? B:Why? A: Because every time I look at you, I smile.

(11)A: Are you a 45 degree angle?B: Er? A: Because you’re acutey!

比喻式的土味情话开头都会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随着之后的解释让人恍然大悟。句(10)把人比喻为相机,我们一般拍照时就会笑,就像我看到你一样,把每次见到你的喜爱之情具体化为拍照,不自觉地就笑,让人清晰地感受到这浓浓的爱意。句子展现出了合理的逻辑联系和语义相关。将句(11)的答句acutey拆分成为acute(锐角)和cutey(可爱的女孩字)。同时利用了a cutey和acute的谐音,使人们理解前面把人比作45度角的原因。问话的意图就是为了引出后面夸赞的话,这一比喻使得看似奇怪的问答形成语义连贯的语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显性连贯会在语篇中呈现出表面的形式衔接,就像本文分析的土味情话中显性连贯主要是词汇衔接来完成,这种是由土味情话的特性和篇幅决定的。隐性连贯没有表面的衔接,要求人们通过语境、语用和共有知识来理解内部隐含的语义连贯。在土味情话中我们还发现了修辞也可以是一种隐性连贯的手段。只有正确理解语篇的隐性连贯,我们才会体会到土味情话中那出其不意的撩人之意。正是这类隐性连贯使得土味情话这种出其不意、幽默风趣的传情方式成为可能。

猜你喜欢
土味情话显性
土味生活里有最真实的人间
土味情话
现代生活的“桃花源”
这些高级情话值得收藏!
“土味”不土
用美食说情话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
因为爱所以爱 对闺蜜的告白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