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2019-11-14 12:34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职业英语教学

■赵 雪/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日益提升促进了国际合作的日益频繁,社会各领域急需高素质高技能的英语人才,而传统的高职英语多集中于灌输式教学模式,存在重考试成绩轻职业技能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所以如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逐步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即高职教育应加大职业能力培养力度,提升教育教学与社会岗位要求的适应性。但现实中,高职英语教学仍沿用以往教学模式,以教授教材知识为主,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教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对语言应用、互动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因而高职毕业生英语综合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占据优势。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转变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注重理论知识教授的同时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一要多方面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与就业岗位需求,二要基于职业能力培养创新英语教学,三要加大多媒体应用力度,以达到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时代性与适应性的目的。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存在一定滞后性

在传统理念影响下,不少高职教师教学理念滞后,与现代教育理念不相符合,对英语教学实施起到了一定阻碍作用,难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更别提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因而大多数高职学生英语综合水平低下,难以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式,难以提升就业竞争优势。

(二)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以普通教材内容与教学方式为主,没有结合专业实际适当调整与创新,故高职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困难,难以准确、高效地阅读专业资料并加以表达,换言之,无论是英语阅读还是英语表达均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长期以往,高职学生逐步形成错误认知,即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完成教师既定学习任务,未考虑到日后工作需要,具体学习过程中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英语技能培养与自身综合发展。

(三)教学目标相对模糊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人才需求尤其是英语人才需求,但部分高职院校进行英语教学时,过于注重学生成绩,对学生综合能力不够重视,对英语课程特征与高职专业特色缺乏充分的认知,没有将理论知识教授与职业能力培养相联系,从现实层面来说,此种教学目标相对模糊的高职英语教学无法顺应社会需求,达到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目的。

(四)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观察发现,当前高职英语教师所接受教育模式相对传统,以通用英语教育为主,缺乏企业锻炼机会,亦缺乏参与培训机会,所掌握行业英语有限,所以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英语教师难以将通用英语与行业英语相结合,拓展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内容与行业相脱节。另外,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人数相对较少,每位教师面临诸多工作量,难以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研读教材之外的内容。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建议

(一)树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

教育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高职英语教学需要摒弃传统理念,转以教师为本理念为以学生为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制定与时俱进教学模式,以学生英语基础为依据进行职业能力培养;依据专业特征开展目的性教学实践,将新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职业能力培养全过程。高职英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思维,在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与高职教育现实的基础上实施英语教学,在把握就业岗位需求与英语人才规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打造高效英语课堂,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同时创新学生英语思维;高职院校需要制定符合潮流的教育思想,借助这一思想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英语水平。

(二)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职业化

教学内容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对学生职业能力掌握力度起着直接作用,所以改变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内容针对性与职业化至关重要,落实到具体,一方面需要打造职业化课堂,教学作用发挥与课堂讲授有着密切相连的关系,教师需要做好课堂教学准备工作,全方面挖掘与整理教材内容:以对话式方式促学生互动能力提升,以阅读内容把握促实践能力提升,以听力训练促综合能力提升。另一方面需要引进职业化内容,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学习能力,英语基础也存在差异,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力度:将岗位公开面向集体学生并突显岗位场景化特征,模拟岗位职业情境,使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下获得所需技能,取得相应进步;构建专业模式开展英语教学,基于专业要求进行领域划分与教学活动设置;注重英语专业性的同时重视英语趣味性,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只有将教材内容与英语歌曲相结合开展趣味化教学,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

(三)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转变教学目标

市场经济的更新发展细化了社会分工,这一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即专业课程是转变学生被动学习、提升职业能力与素养的前提,所以,高职院校应紧随潮流,高度重视英语教学并不断开发与创新英语专业课程体系。高职英语教学以帮助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知识、把握英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即能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使用简单口语与他人交流互动并积累更多经验,为日后就业铺垫基础,也就是说,高职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素养,使学生英语素养与市场发展需求相符合,使英语技能成为学生就业工具,这就意味着开展英语教学时,需要不断引进新的内容,丰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之中,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英语素养培养是一个过程,首先应强化学生社交能力,以专业性质分析与评估英语课程,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明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任务;其次应强化学生集体社交能力,英语学习强调集体学习,相对应地,学习任务以集体任务为主,故英语教师应在开展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落实英语集体教学,二者相结合的方式更有益于深化学生集体社交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集体精神与创新意识。

(四)充分发挥教师积极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教育者、引导者等多种角色,其能力与素养对英语教学成败起着决定性影响,所以创建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是改善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的关键。所谓高素质高技能,即英语教师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掌握丰富的教学经验,还需要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对此,高职院校首先应诚邀英语行业的专家来校授课或开展讲座,充分彰显英语魅力;其次应安排在校教师参与行业培训,通过培训获取行业英语知识,通过学习了解英语教学知识,通过实践提升职业能力;再次应制定在现实需求基础上的实践制度,这里所提及的实践制度既包括行业制度也涉及企业制度,使教师对市场资源、行业信息形成清晰认知,进而积累一定经验,给予职业英语教学充分支持,第四应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现行制度与政策并提供一定倾斜,使用激励措施激发教师学习与培训,拓展教师现实指标权重,包括行业学习指标权重与企业培训指标权重;最后更新职能评定规范与科研项目参与标准,将教师实践经历视作职称评定主要规范之一和科研项目参与主要标准之一。结合现实,上述措施是基于职业能力培养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措施,有利于提升教师综合水平,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考虑到高职教学实际与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具体实践中,不仅需要提高对职业能力的重视程度,而且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职业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职业写作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我爱的职业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