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为例

2019-11-14 12:34彭小慧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语法阶段教学法

■彭小慧/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高职院校英语语法教学现状

在目前高职院校中的语法教学仍沿用传统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记和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语法规则,分析例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语法规则,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教师评讲总结,然后是课后练习。整个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单调枯燥。不利于高职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平铺直叙和缺乏互动的教学方法也使得学生丧失学习语法的兴趣。

高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小,语法知识非常有限。刚进大学,还没有建立起任何的英语能力。但又意识到语言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对于英语听说有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但却认识不到学习语法的重要性。

由于“教”和“学”两方面的问题,造成目前高职院校英语语法教学的困境。对学生来说,由于语法知识有限,英语能力的提升也十分有限;对老师来说,语法教学没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渐渐失去激情,产生职业倦怠。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教师“教”的激情。

二、任务型教学法

什么是“任务”?学者们对任务的定义各不相同。在国内的研究中,普遍受到人们认可的是Candlin 1987年在教学法基础之上提出的。他明确的指出任务是一系列不同的、持续的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同伴合作或者在社交环境中以小组形式进行。(Candlin 1987:10) 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自 1980 年起, 国内外的学者们都对任务型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开展了很多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任务型教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同的贡献。其中广受关注是Ellis所给出的对任务型教学的定义。Ellis指出任务型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基础之上,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任务,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规划完成任务计划,通过学生自己的逻辑思考,小组合作,来完成既定的任务。在此过程中, 不断提高他们知识结构(Ellis2003:12)。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通过设计真实的生活任务,由实施和完成任务来习得知识和技能,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锻炼,锻炼中又能学到知识。任务型教学法用于英语教学,国内外教师对此做了许多研究。但是,大多数教师是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本科的大学英语教学或者是针对学生的阅读或口语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探索的是对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英语学习积极性不够高的高职学生,在传统上相对枯燥的语法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能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研究

(一)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Willis把任务型语言教学分为:任务准备阶段、任务实施阶段、语言聚焦阶段。(Willis, 1996:52)任务准备阶段主要是主题介绍和任务的引入。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或音频等相关资料等引入教学任务。同时,教师简短介绍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任务准备阶段还包括语言知识的准备,教师可在已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复习或头脑风暴等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语言输入。教师可以强调新的语言知识,以便帮助学生建立大概的语言知识结构,明白任务要求,为接下来的环节作出准备。

第二个阶段是任务实施阶段。Willis把这一阶段阶段分成三个子步骤:任务、规划和报告。在任务阶段,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和创建一个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也很重要。如果学生完成任务过程遇到困难,作为观察者的教师可适当提供帮助,老师也不用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在规划阶段,学生为课堂报告作准备。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帮助。在这一过程,应该重视语言的准确性。语言准确,表现出色的课堂报告,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对学习的兴趣和知识的掌握。报告阶段是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最终展示。每个小组选取代表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都可以相互借鉴学习。

第三个阶段语言聚焦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两个部分,分析和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任务中使用到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在语法结构、单词、短语等方面的敏锐性。根据各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老师做出总结。分析之后,教师在课堂主题基础之上布置练习任务。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点,加强记忆语言形式 。

(二)任务型教学方法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任务准备阶段

课堂导入:导入环节要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可使用不同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音频等。在这次教学中,使用一段两分钟的采访视频。内容是姚明和Thomas Wu回答China Daily外籍记者在两会上关于中国体育发展前景的问题。老师提出问题:What did Yao Ming and Thomas say in the video clip?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主题。

复习相关语言知识: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教学中涉及到不同句型的需作出相应变化,所以复习句子的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可以为后面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打下基础。再次使用视频,让学生找到视频中使用了哪些句型,并作出复习。从主题介绍到知识复习,视频就起到了前后衔接,使讲解环节自然过渡的作用。

布置任务:任务的目标要明确,难度适中,可操作性强,有一定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要说明完成任务的方法途径,时限,任务结果的展示方式。在这次教学中,设计了“传话筒”游戏,小组(四人)讨论周末生活。一人提问,一人回答给另一名组员,这名组员再传话给提问者。第四位观察员作笔记。这样学习小组成员都参与进来。由小组选取两名同学作课堂报告,一名同学介绍自己的周末生活,另一名同学再使用间接引语介绍。

2、任务实施阶段

任务实施阶段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环节。这一环节包括三个步骤:执行任务,规划汇报,课堂汇报。执行任务:小组分工,全部组员参与“传话筒”游戏。教师巡视教室,观察任务执行情况。游戏结束后,小组作出总结。规划汇报:对于“周末生活”作出总结,形成出面或口头的总结。选取两名代表作课堂汇报。课堂汇报:由同学代表作出总结介绍,老师点评。

3、语言聚焦阶段

在这一阶段对学生刚才所使用到句型中作出总结衍生,从语言意义转向语言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语法规则。这一阶段包括分析和练习两个步骤。在分析阶段,通过上一阶段同学们的课堂汇报,总结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规则。引导学生发现其中时态,人称等的变化,并找到其中规律。再从陈述句延伸到疑问和祈使句的变化。

练习阶段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这一阶段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增加语言的熟练度。可采用不同形式,如听音频,口头转述,或者是给出文本材料,完成书面练习。完成练习后,教师给予点评,总结和分析。课后练习仍然可采取不同形式,对本次的内容复习和巩固。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教学中,课后练习是学生观看一段采访视频,然后做好笔记,尽可能多的使用间接引语,以书面形式,还原视频内容。

(三)反思

通过采用任务型教学,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练,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从课堂氛围能够感受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给予教师积极的反馈。大多数学生对于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中,时态、人称、时间等的变化能做到基本无误。教学效果良好。

四、结语

英语语法对于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如果教师只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和解释,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任务型教学体现了英语教学的目标。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完成一系列任务,以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这一系列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
语法阶段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