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路径研究

2019-11-14 12:34颜福维湖南信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情怀

■颜福维/湖南信息学院

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的重要环节。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使得部分大学生被不良的风气和思想所侵蚀,导致他们对爱国主义精神定位不准,因此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对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意义重大。

一、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的现状

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在教育学和社会学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在社会及学校、家庭生活中所形成的对于祖国的思想和行为,对其进行有针对、有目的的思维影响和情感引导,从而利用思想来影响自身行动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当代大学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主要存在一些以下问题:

一是家庭环境的爱国主义渲染不明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开支的压力日益增长,因此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工作中。导致很多家长无法在孩子的家庭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中树立榜样,正面引导作用不足,甚至部分家长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明显,这对孩子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使得自己孩子缺乏对祖国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的缺失。

二是部分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的内涵认识不到位。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量稂莠不齐的信息涌进我国,在信息如此爆炸的时代许多年轻大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辨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这就导致一些不健康的思想给当代大学生思想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一些西方国家自诩主张“人权”、“自由”大肆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多党制”有多么民主自由,这无疑又给处在迷茫期的大学生造成爱国能够与爱中国共产党和爱社会主义分开的错误理解,迷失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的真正内涵。

三是目前普通高校对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力度不足。就目前来说全国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的方式非常单一,集中于课堂宣讲的形式。对于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仅通过课堂的理论宣讲、短片等言语上的培养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应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切身感受祖国的历史与繁荣。

二、大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为报效祖国而学习的热情,自觉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不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对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大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爱国感和国家荣誉感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国主义是深深存在于中国人民心中的,它集中体现于对国家的高度自豪感、荣誉感。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正值这一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怀油然而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为自己是中华儿女而感到骄傲自豪。

(二)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明确自身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命题,这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赋予人民的重大使命。与老一辈相比,新时代的大学生身处祖国发展最好的时期,不用经历民族危亡和山河破碎的苦难岁月,和平年代的大学生更应当时刻牢记今天的岁月静好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负重前行艰辛拼搏,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他们把个人理想与奋斗融入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不负人民和时代的重托。

(三)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导向,是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凝练,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概括。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新时代大学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三、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因此,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从培养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行三个方面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一)培养爱国之情,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我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首先,需要各个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思想上教育和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当前存在的国内国际矛盾和问题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性、辩证的看待;其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中坚力量,更应该明确身上的责任与使命,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家国情怀;最后,青年作为爱国主义思潮和行为的主力军,需不断提高自我意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

(二)砥砺强国之志,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而科技创新是中华民族科学的重要支撑。新时代大学生首先应做科技创新的奋力开拓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现社会主义强国奉献自己的力量。其次,把爱国奉献的热情转化为创新创造的不竭动力,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最后大学生应当珍惜人生中最具创新创造力的宝贵时期,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和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三)实践报国之行,突出实践品格,提升实践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只有进入实践才能发挥其价值。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不仅需要情感和思想,更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首先,新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历史和参观红色基地了解祖国的发展同时可以看到身边的变化,在广泛的爱国主义实践中增强爱国主义的亲身体验,更加坚定地把爱国热情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其次,在日常生活,践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青年志愿者等实践活动体验爱国主义情感,并形成强烈的爱国意识,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后,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暑期三下乡活动,黑土麦田等公益项目,为国家攻贫脱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结语

爱国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是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当前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关键是要怀爱国之情,存忧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情怀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