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19-11-14 12:34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证书育人院校

■舒 玲/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新时期,学前教育备受关注,传统的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对于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并不重视,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并通过考试就能获得毕业证书,而实际的教学实践能力却是比较有限的,对此,提出要落实“1+X”证书制度,对此,需要高职院校强化教学改革,提升实践教学的重视度,切实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

一、“1+X”证书制度内涵及其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影响

职业教育实施“1+X”证书制度改革,其中,“1”应该是指学历证书,“X”应该是指代表某种技术技能的资格证书,不同的专业对应不同的资格证书。目前,从政策层面讲,中职和高职学生只要拿到一个学历证就可以毕业,但这并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色,也难以区别于普通教育。现在这个改革有可能会正式出台明确的制度,除了学历证之外,还要再取得一个X证书。对此,高职教育必须要克服职业教育普教化,同时还要克服职业教育的技能化。既不能普教化,也不能技能化,育训要结合。这对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1+X”证书制度要求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强化理论和实践的教学统一,重视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让人才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一)强化实践实习工作开展,促进理论实践统一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提升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关键,对此,在具体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走“以生为本”理念,探索“全程实践、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大学—幼儿园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路线。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要进一步创新机制,搭建协作化平台。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强化与幼儿园的协作,依托幼儿园处于基础教育一线的优势,构建校—园协作人才培养新机制,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实习机会。通过建立合作关系,让众多省优质幼儿园积极接纳学生见习、实习、就业,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指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任课教师全部进入幼儿园,现场指导学生在各个岗位进行实践锻炼,这对于切实提升专业实践育人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要实现“1+X”证书制度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相关高职院校还要强化理实融合,生成复合型课程。在已有的经验及对用人单位调查的基础上,学前教育专业将一部分教材为主的静态显性课程转化为融入“基于教师教育专业成长过程”的动态复合型课程,基本建立以课程实践、教育实践、社会实践为一体的全程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活动贯穿在四年学习的全过程,组成一个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内容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还可以通过开展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开展“课程游戏化——幼儿园活动设计与观察分析专题研讨会”,促进一系列理论课程生成实践因素。加大各类实训室向学生开放的力度。

(二)开展入园实践体验,在实践中感受学前教育的真谛

为形成“合作共赢、资源共享、联合培养、优势互补、共生发展”的学前教育师范生与幼教机构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实践育人模式,强化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统一,寻求更多的实践学习和交流经验。目前,深入幼教机构实习实践是幼师生专业技能和师范生素养提升的根本途径,而学前教育专业和用人单位协同育人是确保师范生获得教师教育知识与提升教育实践智慧不可缺少的环节。对此,相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院校要进一步持续加强幼教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的力度,成立专项实践教学小组,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构建在校专业教师与园所骨干教师共同备课模式,形成“一对一”的交流与学习机制,共同完成领域教学活动方案设计,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资源“互利共赢”的良好成效。

例如,组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进入附属幼儿园,聆听优秀教师的师德主题分享、参观幼儿园教学设施、参与相关课程体验,接受“体验式”的入学教育,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前教育实践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参与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感受到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也能够深入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学生有机会和幼儿接触,了解到幼教是一个集爱心,细心,责任心的职业,并不是只是唱唱歌、玩玩游戏、读读故事之类的简单工作,明确幼儿教育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也是培育教师本身,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

为了形成有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教师教育培训、课题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相关高职院校还应该就如何与园方建立人才培养方案研制、课程开发、教学团队建设、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多方面合作机制展开广泛讨论,为形成有效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达成高职高专幼师生“融园模式”的成效,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在增强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技能提升方面促成效。

(三)强化专业学生专项技能训练,奠定学前教育基础

就学前教育教师的现实工作来看,需要教师具备的专业技能比较多,要想获得学前教育专业的资格证书,必须要强化多方面专业技能的培养,提升综合实践教育能力,对此,在教学中,学校要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多方面技能培养,通过相关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培养更加具有岗位适应性的专业学前教育人才。对此,相关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学前教育教学技能比赛、三笔字比赛、简笔画比赛、钢琴弹唱比赛等多种活动,从说课、试讲、三笔字、简笔画、个性化才艺等方面全面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结合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平日观察,留心及早发现苗子,有意识重点培养,提升职业能力。

三、结语

“1+X”证书制度下,要求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要有更加专业的学前教育能力,这突显了学前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此,相关院校要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工作开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入园实践计划,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实践教学锻炼,并通过具体的专项实践教学技能训练,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更多优质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人才。

猜你喜欢
证书育人院校
IES四大核心期刊证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安徽医学》统计刊源证书
少就是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