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9-11-14 12:34梁若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职业专业过程

■梁若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合理的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才能够保障儿童的健康成正,进而能够学习众多的知识。因此,相关最高职应该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方面分析市场的需求,从而能够开展针对性教学。然而,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众多的隐患,相关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经验创建应对措施,培养出能力较高的师资,为学前教育输送众多专业水平较高的人才。

一、学前教学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

(一)基础能力方面

据实际调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大部分都会从事幼师的工作。首先,作为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需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与此同时,在面对幼儿的过程中应该有耐心,并且能够后信心的观察学生的举动。其次,还需要具备科学的素养,全方面分析幼儿的兴趣爱好,进而能够开展针对性教学,促进幼儿天性的稳定发展。最后,学前教育人员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进而能够清晰的将自身所想表发。除此之外,还应该改善自身的交流模式,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放慢语速,促使幼儿能够理解老师表达的意思。不仅如此,还需要掌握计算机能力,进而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设置相应的教学课件。

(二)具备教育的专业能力

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来讲,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职业知识,同时需要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学前教育学生应该掌握幼儿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以及各个年龄段幼儿之间的差异。并且需要掌握与幼儿教育有关的政策与法律规定,强化自身的认知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其次,教师应该掌握职业相关的专业技能,设置合理的团体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

(三)综合能力方面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学习的能力,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以及相关能力。首先,学前教学专业学生应该不断学习当前先进的教学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而能够适应当前教育的需求。其次,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这个行业,教育儿童的时应该具有一定的耐心,并且需要尊重每个幼儿,加强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以朋友的身份与幼儿相处,避免幼儿对教师产生一种恐惧感。最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观察的能力,进而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掌握幼儿的情绪,帮助幼儿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二、高职教育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存在的偏差

(一)对学前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的认识不足

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无法有效的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与此同时,还会有部分课程过于重视艺术技能的教学,过于强调学生单项技能的培养,进而忽略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进而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进入幼儿园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及时胜任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众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的教学效率。总之,目前部分高职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认识不够充分,

(二)未能开展针对性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

据实际调查,部分高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未能设置针对性课程,严重影响学前教学专业的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首先没有将学生职业能力充分的体现到课程教学当中;其次,过于重视理论课程与艺术课程,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实践活动,对保教的能力不够重视。最后,实践课程的分配不够合理,而且相关课程几乎都会安排在学生毕业前期,并没有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开展,进而导致课程分布出现失衡的状态。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

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日后的教学提供帮助。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学校过于注重一项教学,甚至会出现理论课程与实践出现脱节的现象。与此同时,部分学校过于重视实践教学,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将学生看做主体,促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虽然部分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却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教学,严重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合理的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的体系

无论是从事哪个职业都需要必备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质。而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能力,指的就是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儿童教育的相关知识,进而能够提高幼儿学习的效率,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类活动与实践当中。与此同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单一的培养学生的技能,而是需要开展多方面综合培养,进而能够胜任自身的工作。与此同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需要自我构建,学习方式,提高自身的能力,促使其在幼儿园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适应幼儿的教学方式,顺应时代的发展。

(二)完善以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在实际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职业能力的结构优化当前课程的教学模式,并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明确教学的重点。其中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以及儿童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与此同时,还应该开展网络答疑课程或者在学校的课程进行问题答疑,促使学生能够明确课堂所学的知识,将其应用到日后的教学当中。除此之外,还应该开展艺术类课程,促使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其中主要包括音乐,钢琴、舞蹈、绘画等相关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够锻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为其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不仅如此,相关高校在培养学前儿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还应该全方面分析当前对幼儿教师的需求,进而能够开展针对性教学,避免盲目遵循学校的课本教学,而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日后工作。

(三)合理的构建实践培训的体系

众所周知,理论知识教学是课堂的基础,而实践教学,作为发展和提高。因此在实际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构建实践教学的体系,确保学生能够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的水平。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造实习的机会,适当的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到某个幼儿园或教育机构去学习,进而能够在实践中了解自身的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练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然而,不仅需要高职教育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也需要根据自身的能力,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吸取他人的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确保自己能够在毕业的过程中顺利找到教育工作。

(四)建立健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高职教育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开展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同时还需要定期的开展评价,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能力同时能够规范学生的学习情况,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当中。在开展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将多方面能力添加到其中,评价学前教育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能够为其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为我国教育行业,培养众多的人才。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培养出专业能力较高的教育人才,则需要全方面分析教育的改革的需求,完善教育的水平与效率。与此同时,不仅需要学校对课程的改善,学生也应该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而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能力。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与实习,促使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成为社会需求的教育人才。

猜你喜欢
职业专业过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职业写作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