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行为与价值观教育探究

2019-11-14 12:34杨谨鸿曾红权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消费观消费行为人生观

■邹 玲 杨谨鸿 曾红权/.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已成为社会消费大军的重要部分,他们的财富观、消费观一方面容易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中传统理财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又乐于打破传统的消费观念,建立时尚的消费观,形成潮流超前的消费理念,其具体表现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代大学生毫无理财观念的消费行为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接下来分别从自身认知、消费信息、外部环境三个维度进行分析解读。

一、自身消费认知不足

大学生年龄正处于18-25岁左右,依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与亲密感对孤独感两个时期。他们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财观念,缺乏自我认知,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容易出现偏差,自然会影响自己的消费行为选择。“追风消费”,“享乐消费”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在张柏阳、杨燕玲、杨尧等人以实证调研过程中,符合“追风消费”心理购物的人数达到256人,占比48.6%,符合“享乐消费”心理购物人数达73人,占比13.8%。另一方面他们这一群体正处于获得亲密感的阶段,渴望与异性建立亲密的关系,自然需要花费人情消费来维持与异性的亲密关系。攀比心理、炫耀心里在他们消费理念中占有大量市场,他们通过消费来赢得异性的认可与赞同,以满足自己的自尊心虚荣心。

二、消费信息干扰影响

笔者通过大量访谈及部分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消费水平并非处在高水平消费阶段,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经济来源大部分来自于家庭的给予,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导致消费指向个性化,层次化特征。这时“追风消费”“过度消费”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非常普遍,近几年一些网路平台推出的借贷项目异常火爆,反射出大学生群体消费的超前、非理性特点。他们的消费行为容易受到消费信息的干扰。笔者通过对影响大学生购买因素调研发现,大学生群体选择“商家促销宣传,网络、电视等媒体大量的宣传”这一因素的人数为320人,占比67.94%。商家通过多种媒体的过度宣传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选择,自然会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建立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外部环境方面制约

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理念必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直接影响。在此我将外部环境的影响分为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

家庭父母的财富观,消费观,理财观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父母干预严格控制子女的日常花销,父母教育引导,父母管理溺爱放纵,父母焦虑牢骚, 把金钱看得过重,这四个维度都会对子女的消费观产生影响。学校是大学生消费观形成的关键场所。学校有义务有责任对学生实施正确的理财教育,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财富观、人生观提供思想的引导。社会是大学生消费观形成的检验站。“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社会的风气对大学生的财富观、消费观会产生直接影响。

大学生理财价值观需要正确引导,而梳理曾国藩的理财价值观,能为当代大学生理财价值观教育提供现实的参考意义,并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消费观、人生观。

(一)修身养德,树立自己的财富观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今日进了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了一分业,由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

这段文字反映出曾国藩对待自身德行与学业的看重远远超过财富。进一分德胜过一升谷,修一分业便算余一文钱。对待德业两者态度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很多人财富观正处于由懵懂走向成熟之际,对自己追求的目标尚不明确,这时容易受到外来享乐主义、金钱主义的诱惑,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建立正确的财富观,是当前高校理财教育的当务之急。

反观当代大学生群体有一部分人对自己的学习不闻不问,彻底追求其他方面的享乐,好恶逸劳;有一部分人对财富对物质的过分追逐甚至是自己丧失了自我走上违法道路。修身养德要求大学生:(1)努力学习,扎实自己的学业,让自己每天过得充实有收获;(2)提升自己的德行,树立良好的财富观,对财富不盲从不崇拜。

(二)勤俭持家,形成自己的消费观

“书、疏、鱼、猪,一家之生气;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余在外无他虑,总怕子侄习于‘骄、奢、逸’三字,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一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一个‘骄’字。”

通过曾国藩写给子侄的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亲人的家庭教育非常严格。家里姑嫂不可以讲铺张讲排场,各子侄辈必须步行,不可以坐轿骑马,各位女儿不要太懒,最好是学习烧茶煮饭。治家最讲究“勤”和“俭”两字,有了这两字,家运自然会兴旺。这说明家庭理财教育对学生消费观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

反观一些家庭,父母追求铺张奢侈的消费及对子女过度溺爱满足子女不合理的物质需求,这两点是当前家庭理财教育的一大弊端,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表现,另一方面父母或祖辈对子女的教养方式表现出过度溺爱,会导致他们不断索取,认为所得即必然,继而提出不合理的物质需求。

(三)廉洁奉公,建立自己的人生观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 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 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曾国藩为官从政30多年,通过科举入仕,由小小的翰林院庶吉士到晚清朝廷中兴之臣,一生保持一介寒士之风,两袖清风,为官清廉。他认为当官第要义以不爱钱为本,廉洁自律,才是圣人之所为。面对权力与诱惑,有多少人能够克制自己,不为其所迷?当前国家大力反腐倡廉,打虎拍蝇,有多少人迷失在金钱与权力之中不能自拔,最后身败名裂为他人所笑。

现实中,从八荣八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建设公正法制社会,反腐行动一直在路上,国家对廉洁文化的崇尚为当代大学生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一块良好的精神沃土。而社会学校的理财教育能够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辅助作用。学校和社会应当建构理财教育课程体系,宣扬廉洁文化风气,组织廉洁主题活动,当代大学生应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对金钱财富不迷恋,不盲从,为以后步入社会提前打好预防针,戴好廉洁教育的第一粒扣子。

猜你喜欢
消费观消费行为人生观
正确认识消费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90后”消费观
消费观
《巴萨罗缪集市》中的市场消费行为与社会流动性焦虑
中国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